“課堂教學改革先進單位”申報材料

“以學定教”解決的是教學觀察點、起始點問題。教師在學生自學基礎上發現學生的困惑、分析學生的需求,進而精確教學定位。“以學定教”確立了教學的起點和方向,凸現了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就是教師教學工作的最大追求。“以教導學”解決的是教學支撐點、落腳點問題。教師在明確了教學起始點後,要給學生學習信心、方法等的支撐,引導學生順著教學路線走向教學目標,實現教學目的。“以教導學”確立了教學的地位和作用,凸現了“教是為了不教”這一教學終極目標。

2、基本實現了教師課堂教學認識的兩大轉變。

一是樹立“以人為本”的理念,實現教學價值觀從“教育是為了升學”向“以人為本,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實現教育的最大價值”的轉變,把課堂教學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定位在學生的終身學習和可持續發展上。

二是樹立“學生為主體”的理念,實現課堂教學從“以教為主”向“以學為主”的轉變,真正把學生看作學習的主人,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發揮學生的主動精神,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

3、初步形成了教師課堂教學行動的三種模式。

一是“小組合作式”,

小組分工:組內“小展示”由小組長負責,班內大展示由教師負責(或由教師請學生“代勞”),教師負責解決組長的問題,組長負責解決組員的問題。

自主:學習目標具體到組,到人,學生思考;合作:對教、群教,兵教兵,兵強兵,互補合作;探究:對抗質疑,爭辯深究。

倡導“三自”:自主學習、自主探究、自主交流;“把最有價值的思維留給學生”,鼓勵學生主動質疑,相互爭辯(簡化回答問題先舉手的程式),真正落實思維互動,避免看似熱烈而無思維價值的提問與討論的形式互動。

二是“導學案(講學稿)”式,導學案(講學稿)的編寫體現“提前備課、輪流主備、集體研討、最佳化學案、師生共用”的精神,通過教案、學案合一,“先學後教,當堂訓練”,實現“以學定教,以教導學”。

堅持“三講”:講學生提出的問題,講學生不理解的知識,講知識缺陷和易混易錯題;“三不講”:學生不預習不講,沒問題不講,有問題學生沒講之前不講。教學時師生共用導學案(講學稿),教師課後在學案的空白處填寫後記,學生則在學案的空白處填寫學習心得等。

三是“分層自主餐式”,課堂上留給學生“自助餐”時間,教師分層指導,練習註明難易程度,此做法讓優生“吃飽”,讓學困生“消化”,使優者更優,學困生更進步,減少厭學。

創新思維,建設有效的課堂教學模式,改善課堂教學的生態環境,為課改的健康、持續、有效實現裝上了驅動器。

教學是科學,是藝術,科學的發展在於百家爭鳴,藝術的繁榮在於百花齊放,仙桃二中將在收穫課改成果的同時,積極向各位同仁學習,直面課改帶來的挑戰,解決課改中遇到的很多理論和實踐問題,把課改繼續深入進行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