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綜治工作站總結

第二,不斷豐富和拓展平安創建的內涵和外延。按照深化“平安下城”建設要求,以開展“平安進萬家”系列活動為載體,把平安樓道、平安社區、平安街道、平安單位、平安學校、平安物業等系列平安創建活動有機地組合起來,在下城著力打造一條“平安鏈”。區婦聯牽頭開展了創建“平安家庭”活動。各街道依託樓道黨支部開展創建平安樓道,要求做到鄰里糾紛有人勸解,不穩定、不安全隱患有人報告,歸正、矯正人員有人幫教,鄰里之間有人照看,困難家庭有人幫助“四有”標準。轄區長慶街道實現了樓道平安創建的全覆蓋。區建設局在全區123個物業管理小區開展了“平安物業小區”創建活動,評出“平安示範物業小區”10家。區公安分局認真貫徹國務院《企業事業單位內部治安保衛條例》,紮實開展創建治安安全單位活動,全區117家應創建單位中實創115家,創建達標率為98%,14家單位被評為“區級治安安全示範單位”,有力地維護了內部單位的政治、治安穩定。同時,在全區金融單位中普遍開展了創建“平安金融單位”活動,60家金融單位全部達標。區綜治辦、區教育局、區公安分局在全區31所中、國小開展了平安校園活動,31所中、國小都達到了市平安校園評比標準,其中有12家被評為“區級平安示範校園”。

第三,實施“牽手工程”,開展外來務工人員親情化管理服務。進一步確立“親民理念”、堅持“親情服務”、加強“親善管理”,不斷提升流動人口管理服務水平。工作中,堅持把服務融入管理的全過程。在社區專門成立“流動人口服務站”,為流動人口提供各種的便利,為外來務工人員提供醫療、計生、住房、子女上學、求職、社保、法律援助等幫助。各街道指導外來務工人員黨團支部不定期地組織大型的志願者服務活動,服務內容涉及法律、醫療、修理、勞動保障、戶口諮詢等。建立民工子弟學校,解決流動人口子女入學。堅持就近入學為主,並通過建立專門學校解決流動人口子女入學問題。在石橋地區創建了專門招收流動人口子女就讀的九年一貫制學校??明珠教育集團學校,當前開設有70個班近3400名學生,保證了流動人口子女與城區其他學生一樣享受連續性優質教育。學校在流動人口子女教育領域的實踐與研究也得到了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以及國家教育部的高度關注。建立民工醫院,解決外來務工人員“就醫難”問題。整合轄區內醫療資源,在石橋街道設立的民工醫院,凡是外來務工人員工會的會員,憑會員證可以獲得民工醫院“十免十減半”的醫療服務。目前,民工醫院共發放了5000多和“民工愛心就診卡”,已有200多人前來就診,並為500餘名外來兒童開展計畫免疫,為300餘名外來婦女進行了健康體檢。建立了“流動人口培訓基地”,加強法制教育培訓。各街道、社區有針對性地組織外來務工人員進行崗前技能培訓、素質教育,派出所還定期為他們上法制宣傳課,加強安全防範宣傳,提高其遵紀守法、文明行事和自防自救的意識。各社區文化活動室每天按時開放,外來流動人員可以進行各種文化體育活動,及時了解新聞時事和家鄉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