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工作者年終總結

4.與社區教師一起組織社區優秀青少年十餘人到自然博物館參觀。此類參觀活動豐富了社區青少年暑期生活,增加了青少年對自然知識的了解與興趣,參觀令社區青少年開闊了眼界增長了知識,使他們在假期中學到了書本上學不到的自然科學知識。在博物館內許多可操作、可親身體驗的項目大大激發了青少年的熱情,也增強了同學們的動手能力。此類活動深受社區青少年的歡迎。

5.在社區舉行新入學的大學生座談會。對社區內的大學生提出了希望,希望他們能夠多參加學校的社團活動,鍛鍊自己的能力。希望他們多關注社區,在有條件的情況下,多參加社區自願者活動,為社區發展貢獻力量。

6.組織衛生學校的學生到社區進行公益勞動。清潔環境、發放宣傳品、出板報。

7.完成牛街街道的布置的“雙合格家庭的徵文” 、“公共文明徵文”等。

以上這些活動我都及時地寫出信息上報。

在暑期共有青少年50餘人到社區報導,參加活動兩百餘人次。

通過圖表可看到,社區青少年活動的主要參與人以小學生、國中生為主,因此在制定青少年活動時更應多從這兩個年齡段少年的特點和需求出發。除此之外亦可看出高中以上的學生較少參加社區活動,他們的心智相對成熟,對社區活動的要求更高,對此社區活動應增強互動性與挑戰性以吸引更多的高年級青少年的加入。

社區的青教工作,要寓教於樂,以學生為主體,讓學生實際動手多做、動腦多說。社區把孩子組織起來,讓孩子在同伴中遊戲、活動。孩子的交往能力、品德的培養、性格的形成對孩子很重要,而這些不是書本上所能完成的,需要群體的實踐活動來形成。

(二)組織有益的文體活動,為創建和諧社區文化而工作

1.組織社區舞蹈隊開展活動。組織社區舞蹈隊員開會,組織舞蹈隊骨幹學習新舞蹈,堅持每周兩次組織舞蹈隊活動。對舞蹈隊的骨幹進行走訪,調動了骨幹的積極性。舞蹈隊在牛街舉辦的首屆舞蹈比賽中獲得了組織獎和三等獎。

2.組織讀書班開展活動,由於我大學時所學的專業是法律,到社區後針對社區居民的特點,為社區民開辦法律講堂。我將一些與居民生活息息相關的法律知識以通俗易懂的方式告訴居民。至今為止我已經進行過《消費者權益保護法》、《老年人權益保護法》等法律的宣傳講解工作。這種基層的普法工作使社區居民的法律意識得到了提高,更使我自身得到了鍛鍊。

結合社區居民特點,通過社區教師聯繫回民醫院的醫生為社區居民進行中醫藥養生知識的系列講座三講,深入淺出,通俗易懂的講解使居民清楚了常見病和平時居民使用的常見藥的關係,弄清楚了一些用藥的誤區。解使居民們對我國中醫藥學的博大精深有了進一步的了解,對中醫藥有了進一步的認識,認識到對於中醫成藥必須科學使用,什麼樣的病適用什麼樣的藥。

收集社區讀書班學院的優秀文章定期製作成《讀書通訊》,發到讀書班學員手中供學員交流。至今《讀書通訊》已出版三期。

3.在特殊日子裡開展專項活動。

在“三·八”國際婦女節,我根據社區內婦女們的特點,舉辦了一場別開生面的生活竅門交流活動。這次活動由我來主持,共有社區內婦女同志50餘人參加。活動中所見的各種生活小常識和小竅門都是我從網上蒐集並整理的,居民們都說這次活動上所學到的小竅門能在自己以後的生活中派上用場。活動符合社區內婦女們的特點,貼近社區婦女們的生活,也增進了社區居民之間的聯繫。體現出社區居委會成員對居民的關心以及對工作的細心,進一步融洽了居委會同社區居民之間的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