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屆三中全會學習心得體會5篇(大學版)

《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於11月15日晚發布,主要有“中國將放開‘單獨二胎’”、“研究制定漸進式延遲退休年齡政策”、“不設重點學校重點班探索全國統考減少科目”、“不準官員多處占用住房,探索實行官邸制”、“廢止勞教制度逐步減少適用死刑罪名”、“探索建立與行政區劃適當分離的司法管轄制度”、“加快房地產稅立法並適時推進改革”、“慎重穩妥推進農民住房財產權抵押擔保轉讓”等內容。對於關心法律的人來說,最關心的當屬廢止勞動教養制度和確保依法獨立公正行使審判權檢察權,推動省以下地方法院、檢察院人財物統一管理,探索建立與行政區適當分離的司法管轄制度。勞動教養創立於建國初期,當時中共中央的目的是鞏固新生的人民民主政權,1956年勞動教養制度正式在全國實行。自1982年之後,勞動教養制度在法律性質上及適用對象上均發生了極其明顯的變化。1991年11月國務院新聞辦公室發布的《中國人權報告》將勞動教養制度定義為行政處罰。勞動教養制度作為一種特殊的制裁手段,在我國社會發展的不同時期發揮著不同的效用,其法律性質、適用對象也因時代主題的不同發生巨大的變化。不可否認的是,勞動教養制度實施以來曾教育、感化和挽救過一大批輕微違法犯罪的人員,在預防和減少犯罪、維護社會穩定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但是,勞動教養制度存在根本的缺陷:首先,勞動教養制度違背了法治國家公認的基本原則,如法定主義原則、法律保留原則、比例原則和正當程式原則。《立法法》第8條規定:“對公民政治權利的剝奪,限制人身自由的強制處罰和措施,只能制定法律。”《行政處罰法》第9條規定:“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處罰,只能由法律設定。”明顯的是在《立法法》和《行政處罰法》頒行以後,勞動教養就已經失去了存在的正當性。第二,勞動教養制度與我國當前的法治建設格格不入。勞動教養制度沒有了法律依據,破壞法治統一,成為了國際社會攻擊中國政府違背《公民權利與政治權利國際公約》和侵犯人權的藉口。黨的《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對勞動教養制度的廢止回應了民意和順應了時代發展,對於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具有積極意義。另外,確保司法機關獨立行使審判權檢查權是十八屆三中全會司法改革的重點所在。司法機關的經費由本級財政保障,司法權運行必然受到地方勢力的干預,同時,司法機關內部管理的行政化也嚴重影響了法官檢察官依法獨立行使權力。要推動法院人財物統一管理和與行政區適當分離的司法制度。只有這樣,法院檢察院才能依法獨立行使司法權,保障人民的基本權利,維護司法正義,讓清白之人不受非法處罰,讓有罪之人及時得到懲罰,也只有這樣,司法機關才可以較快的定紛止爭,促進社會和諧穩定,為經濟的發展和人民安居樂業提供法律的保障。

在十八屆三中全會的號召下,我相信我們的黨一定會緊密團結在以xx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周圍,銳意進取,攻堅克難,譜寫改革開放偉大事業歷史新篇章,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不斷奪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勝利、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奮鬥!

十八屆三中全會學習心得體會2

中國共產黨第十八屆中央委員會第三次全體會議已經於11月9日至12日在北京成功召開了,在35年前,中國共產黨曾召開了改變中國和人民命運的偉大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同樣這次會議也牽動著千萬國人的心,對改革開放的深入和人民的切實利益保障有著重要意義的會議,也是一場相當鼓舞人心、指引改革方向的成功會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