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屆三中全會學習心得體會5篇(大學版)

第四:縮小收入差距,構建橄欖型分配格局。收入分配的城鄉差距、行業差距、職位差距就像三把“剪刀”,減掉的是居民的幸福感,剪出的是不公感。收入差距過大已經成為降低社會幸福感的重要原因。很多時候,收入高還是低,靠的不是聰明才智和勤奮勞動,而是看你的屁股坐在哪兒。任由此種情況發展下去只會降低大家的工作熱情,危及社會的穩定。因此,只有把社會財富這個“蛋糕”分好,才有利於實現共同富裕。

誠然,30餘年的高速發展讓碩果與矛盾並存。我們雖然擁有了豐富的物質生活,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忽視了精神追求,甚至進一步擴大了貧富差距。但是,不可否認的是,從中央到地方,各級決策部門都在不斷反省如何協調發展與民生,如何讓市場經濟與社會和諧相適應。當前,我國改革進入攻堅期和深水區,每走一步都必須小心翼翼。但是我堅信,黨和全國各族人民會集中全體智慧,調動一切積極因素,敢於啃硬骨頭,敢於涉險灘,為努力實現美麗的中國夢而獻上自己應有的貢獻!

十八屆三中全會學習心得體會4

《詩經.大雅.文王》有言,“周雖舊邦,其命維新。”禮記也言“苟日新,又日新,日日新。”革故鼎新、推陳出新,這是自然萬物發展的規律,也是人類經濟社會亘古而上的脈絡。

作為歷屆全會以來最鼓舞士氣、激動人心的一次會議,十八屆一中和二中全會的主要議題是人事機構的變動。而在11月9日至12日在北京召開的中國共產黨第十八屆中央委員會第三次全體會議的關鍵性議題:提出綜合改革方案,就全面深化改革進行總體部署。在中國改革挺進深水區和攻堅期的當下,此次會議被寄予厚望。分析稱,本次會議將解決中國今後相當長一段時間內改革的方向性和路線性問題。

十八屆三中全會總結了黨的xx大以來5年的工作,回顧總結了改革開放的偉大歷史進程和寶貴經驗。xx同志在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報告中從歷史和時代的高度出發,科學地總結了過去5年的工作和黨的十三屆三中全會以來基本經驗,深刻闡明了我們黨在新世紀堅持舉什麼旗、走什麼路、實現什麼奮鬥目標等重大問題,對我國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作出了全面部署,是我們黨團結和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在新世紀新階段繼續奮勇前進的政治宣言和行動綱領。xx同志的報告高屋建瓴,立意高遠,內涵豐富,重點突出,思想深刻,是一篇馬克思主義的綱領性文獻。報告全面系統總結基本經驗,是我們黨理論創新的重要成果,標誌著我們黨對共產黨執政規律、社會主義建設規律和人類社會發展規律認識水平的進一步提高,對於黨和國家事業的發展具有長遠的指導作用。

歷史總是有一些看似巧合又一脈相承的節點。在黨的“三中全會”上,似乎都能找到為更強國家、更好生活而嬗變的鏇律與足音:十一屆三中全會,改革開放大業序幕開啟;十二屆三中全會,通過了經濟體制改革綱領性檔案《關於經濟體制改革的決定》;xx屆三中全會,確定了黨的經濟體制改革目標——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xx屆三中全會,提出了到XX年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奮鬥目標;xx屆三中全會,通過了《中共中央關於完善市場經濟體制若干問題的決定》;xx屆三中全會,中國農村改革邁上了新征程。因時而改、因勢而變,在這些大政方針的背後,無不契合著民心民情的脈搏,無不激活著民力民智的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