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德規範學習幾點體會

一、對幾個主要概念的認識

規範:標準、法式,如道德規範、技術規範、語言規範

(一)師德:指教師的道德

道德一詞一說:源於拉丁語,意指風尚、習俗。道德一詞在我國古已有之。《論語·述而》:“老於道,據於德”。《孟子·公孫丑下》:“尊德貴道”。道德是分開講的。所謂“道”,是指人行走的道路,也指事物存在運行,生,天所由以遵循的法則,並引申為人們必須遵循的社會作為準則,規矩和規範。“德”即得,所謂德者“得也”,人們認識“道”,遵循“道”內得於己,外施於人,便是“德”。在古代,“道”的客觀性較強,主要指外在的規範要求;“德”則偏向於主觀方面,主要指人們內心的精神方面的東西。首先將道德兩字連用的是《荀子》勸學篇:“故學至乎禮而止矣,夫是之謂道德之極”。現在人們通常把道德理解為調整人們之間以及個人與社會之間的行為規範的總和。從嚴格的科學意義上來講,所謂道德是由一定的經濟關係決定的,依靠社會輿論、傳統倫理習俗和人們內心信念來維繫的,表現為善惡對立的社會意識和行為規範的總和,道德有時也指個人的思想品德、境界、修養及善惡評價,甚至用來泛指風尚習俗。

道德作為調整個人與個人、個人與集體、個人與社會之間關係的行為準則,其重要的社會功能之一就是對人類社會的具體生活和具體行為進行制約和引導。道德滲透到具體的職業生活職業行為中,就表現為豐富多采的職業道德,如:幹部道德、醫生道德、教師道德、律師道德等。職業道德是指人們在從事各種職業活動中,思想和行為所應遵循的道德準則和道德規範,也就是調整職業內部、職業之間、職業與社會之間的各種關係的行為準則。

二、師德及師德的特點

教師的職業道德是一般社會道德在教師職業中的特殊體現。教師道德是在教師的勞動過程中產生和發展起來的,它是人民教師處理和調節教育活動中人與人之間關係的特殊道德要求。教師的職業道德與其他職業道德有許多不同的特點。道德總的特點:利他性、自覺性、廣泛滲透性、穩定性、實踐性等等。

⑴師德意識要求高水準。這是由教師勞動的特殊性決定的,教師職業的勞動對象是人,而不是物;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是培養新一代的園丁。這種職業本身就決定了教師應具有崇高的精神境界和高尚的道德品質。向學生傳授科學文化知識是教師的神聖任務,對他們進行品德教育更是教師義不容辭的光榮職責。與其他職業勞動特別是工農業勞動、商業活動等不同,教師最大的特點是培養和塑造新的一代,所以不僅要用自己豐富學識教人,而且更重要的是用自己的品格教人,不僅通過語言傳授知識,而且是以自己的品格去“傳授”品格,即以自己良好德行和習慣去影響學生的心靈,使之成為健康、聰明、活潑的新一代,正由於此,教師被稱為“人類靈魂的工程師”,也正因為此,社會對師德水準的要求比較高,在人類道德史上,師德總是處在當時社會道德的較高水準上。

⑵師德行為要成為楷模。“德高為師,身正為范”江總書記在《關於教育的談話中》指出:“教師作為人類靈魂的工程師,不僅要教好書,還要育好人,各個方面都要為人師表”。為師要有知識,為表要有美德,人們形容教師:“人之楷模”、“以身立教”、“為人師表”等等。比喻成“園丁”、“紅燭”等等均是對教師道德行為表率性或典範性的要求。蘇聯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你們不僅是教課的教師,也是培養人的教育者,是生活的導師和道德教員。”烏申斯基:“教師個人的範例,對於青年人的心靈,是任何東西都不可能代替的最有用的陽光。”

⑶師德內容具有繼承性。由於教育過程所遵循的規律具有共同性,儘管不同的社會形態的教師道德要求不完全相同,但又具有某些共同的規範要求,這些共同性正是師德內容繼承性的基礎。我國歷代師德具有豐富的內容,這是我們民族寶貴的精神財富。如孔子的“有教之類”、“學而不厭,誨人不倦,言傳身教,為人師表”、“骨幹師德之風”。孟子也極為重視道德教育的作用,他主張“因材施教”,荀子認為教師學習禮儀是修身的重要環節,“故學至乎禮而止矣,夫之謂道德之極。”學習後還必須國中躬行。南宋大教育家朱熹提出:“博學”、“審問”、“慎思”、“明辨”、“篤行”(篤:忠實、全心全意)要求教師不僅要廣博地學習各種知識,並要認真地分析、思考,明辨其真偽、善惡、是非,並貫徹到自己的行為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