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德規範學習幾點體會

(六)大膽改革,勇於創新

韓愈曾在《師說》中講: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這一論斷被歷來當作師者的座右銘。今天看來,錯了,這個論斷將學生當成客體,教師成為主宰,學生始終處於被動的,接受式的地位。這種模式只能培養出單純聽話的人,不可能培養出具有獨特個性和富有創造力的人,和我們今天提倡的培養具有創新意識和有實踐能力為主要內容的素質教育是大相逕庭的。今天的教師,處在改革開放年代,必須具備改革的思想,具備改革創新的觀念。

xx同志曾說:創新是民族進步的靈魂,是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在北師大百年校慶會上,xx號召教育創新。作為一個高校教師,要培養出具有創新思維,創造力的人才,教師自己必須具有創造性思維,在教育過程中,要注意發掘學生的創造性思維,注意啟發式教學,啟動學生的好奇心、好動心、上進心,同時教師也要不斷地學習,吸收新知識。

四、高校教師要善於養德

一個高校教師,令人羨慕的職業,應有自己的人格魅力,教師的人格魅力主要表現在儀表、儀容、教學語言和風格、生活情趣、師生感情等方面。我認為一個教師要善於養德,這是高校教師師德鍛鍊的基礎,高校教師要培養以下“六德”。

1、勤勉敬業之德。職業道德的核心是勤勉敬業,每一個高校教師要熱愛黨的教育事業,勤勤懇懇兢兢業業做好本職工作,愛崗敬業,教書育人,為人師表,教學水平的高低,有“才能”的因素,有沒有勤奮刻苦的精神,是師德問題,教師的工作精神狀態很重要,“勤”“績”是其具體的表現。

2、愛生奉獻之德。要有愛生之心,一切為了學生,為了學生的一切,為了一切的學生。近代教育家夏丐尊說:“教育之沒有情感,沒有愛,如同池塘沒有水一樣,沒有水就不能成為其池塘,沒有愛,就沒有教育”。蘇霍姆特斯基:“好的孩子人人愛,愛不好的孩子才是真正的愛”、別林斯基:“愛是鑑別教育的尺度。”教師的愛是一種強大的力量,它不僅能提高教學質量,也會促進學生的成人和成長。

3、誠實有信之德。教師要講信用,誠實做人,目前高校學風中、研究中,抄襲之風、剽竊之風、偽造學歷之風有抬頭趨勢。近幾年在北大、復旦、東大相繼傳出一批大師剽竊別人成果,影響很壞。端正學術風氣,加強學術道德建設是高校發展中時刻注意的問題,要誠信教育,要建立學術懲戒制度,要養誠實有信之德。

4、謙和團結之德。教師之間要謙遜和氣,講求團結,今天的學校經過多次合併辦學,每個教師在過去的崗位上可能都有值得驕傲的歷史。合併在一個部門、一個系部,要互相尊重,不能自以為是,要團結,不能劃小圈子,一切服從學校發展的大局,而不能拘泥於過去一塊的事業。

5、公道正派之德。師生相處,同事相處要正派,要講公道,而不謀私道;講公理,而不循私情。在育人過程中,要牢固樹立一個觀念:學生接受能力有強弱,學習進步有快慢,沒有教育不好的學生,不能因學生成績的好壞歧視差生。學校也是一個社會,社會不正之風也有影響,不能因親疏而影響對事情的處理,一碗水端平,一個態度待生。對學生“和風細雨”,不要粗暴,橫挑鼻子豎挑眼,甚至潑口大罵,污衊人格,對一個人民教師是不能允許的。

6、與時俱進之德。教師作為育人者,要與時俱進,不能停滯不前,首先在教育觀念上,要與時俱進,要提倡和實踐創造性教育,摒棄舊的傳統觀念,在人才質量觀上,要樹立培養具有創新意識、創新精神和開拓創新型人才質量觀,要拋棄過去那種培養高分低能的傳統模式。在育人觀上,由應試教育轉變到素質教育,由升學教育轉變為成才教育。在教育教學觀上,由教師中心轉變為教師的主導作用與學生的主體作用相結合,學生由被動的接受者轉變為教育過程的主動參與者和建設者。《學習的革命》中有一句名言佳句:“人的頭腦不是一個要被填滿的容器,而是一支需被點燃的火把”,我們不能把學生越教越死,不是由教師設定好各種框框,讓學生去鑽去套,而是要設法激發學生去尋找、去發現、去創造的熱情,挖掘他們的創造潛能。

“與時俱進”表現的第二個方面,教師必須要逐步培養創造性的思維,提高創新教育教學能力。在傳統教育的理念下,人們往往強調“惟上”、“惟師”、“惟書”觀念,偏向於順向思維,求固思維,忽視逆向思維,發散思維,應當改變我們正在“做”的思維方式,強調思維的廣泛性,求實性和開放性,要善於運用求異思維、多向思維、開放思維和反邏輯思維等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