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德規範學習幾點體會

三、教師道德規範的內容

教師的職業道德規範概括起來,主要包括以下幾點:

(一)獻身教育,甘為人梯,忠誠人民的教育事業是教師職業道德的核心。

這是履行師德要求的思想基礎和前提條件,或稱教師的基本素質,教師就是要長年累月,默默耕耘,為培養後一代傾注自己全部的心血,認真教學培養後昆為天職,人們對教師也用了許多比喻,如:“園丁”、“春蠶”(吐盡最後絲)、“紅燭”(燒儘自己,照亮別人)、“人梯”(讓別人踩著肩膀向上爬),教師要有無私奉獻的精神,“樹人”是偉大的工程,並不僅僅是完成某門課的教學。

(二)以身作則,為人師表

古代早有“師表”提法,孔子被稱為“萬世師表”,指教師應當成為學生效法的表率。孔子最早倡導以身作則,他說:“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孔子從事教育一生,是“以身立教”的一生。他倡導教師要有良好的舉止、語言的修養,也很重視教育有道,受到學生的愛戴。

在學生的心目中,教師的言行往往就是道德的標準。一個好的教師,在學生眼中就是智慧的象徵、人格的象徵,可以說教師的思想、行為、作風和品質,每時每刻都在感染、薰陶和影響學生。有人說,教師的一言一行,都起著耳濡目染的作用,學生的眼睛是“錄像機”,耳朵是“錄音機”,腦子是“電子計算機”,教師的舉止影響太大了。

率先垂範是為人師表的重要表現,“身教重於言教”,教師應表里如一,言傳身教,要求學生做的,自己首先做到,要求學生不做的,自己首先不做,教師要身體力行。

(三)熱愛學生,誨人不倦

這是師道規範,教師要愛學生,這是社會責任,是社會的感情,教師對學生的熱愛,體現的是教師對祖國對人民對社會主義事業的愛的具體體現,責任感和良心,要貫穿整個教育過程的始終,當學生感覺到教師的愛時,才能有效地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熱愛學生並不是對學生的溺愛,遷就和放縱,而是要從各方面嚴格要求學生,俗話說:“嚴師出高徒”“教不言,師之惰”,但嚴格並不等於懲罰,教師絕不允許使用體罰,要嚴慈相濟,嚴中有愛,嚴中有度,嚴中有方,要使學生對自己敬而愛之,而不是敬而遠之。誨人不倦,即對學生要特別有耐心,希望學生“青出於藍而勝於藍”,堅持正面教育,正面引導、灌輸,在任何情況下,都要尊重學生的人格,不要傷害他們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另外對學生要不分彼此,不分厚薄,不另眼看待,一碗水端平,孔子有句名言佳句:有教無類,即對學生一視同仁,不分高低貴賤,遠近親疏,尤其對差生,更應當倍加愛護和關心。

(四)精通業務,學而不厭

教師的主要職責是把人類的知識、經驗傳授給學生,因而勤奮學習,精通業務,有比較高的教學水平和教學方法,這是一個社會責任問題,混糊現象在高校教師中是絕不能存在的,千百年來,一直將精通業務作為師德的主要內容之一,“道之未聞,業之未精,有感不能解,非師也”。

過去有一桶水的比喻,“活水”、“源頭水”,作為一個高校教師,要了解當代科研成果的最前沿動態,要講知識,更要傳授學習的方法,要精通一門學科,又研究相鄰學科,使自己具備廣博精神的學問和較高的文化素養。知識經濟、知識爆炸時代,要不斷汲取新的知識、新的成果,不斷改變自己的知識結構,以適應時代的要求。

學而不厭還應包括向自己的學生學習,韓愈:“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如弟子,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如是而已”。這是鼓勵教師博採眾長,包括向學生學習,這是高尚師德的又一體現。

(五)互相學習、團結協作

老師之間、老師和班主任之間、新老教師之間、同一學科或不同學科教師之間、教師與教輔人員之間都應當相互尊重、相互學習。在同事之間,能力有強有弱、有高有低,這是正常現象,客觀存在,要相互學習,互相幫助,取長補短,共同提高。

教師之間提倡有教學資料,公之於眾,不搞資料保密;有教學經驗,及時交流;有意見分歧,展開討論,不得互相攻擊,不能搞文人相輕,青年教師要向老教師虛心求教,老教師也要熱心關愛青年教師。

教師和領導之間,教師應當尊重領導,服從領導;領導也應尊重、信任和依靠教師,不要互相瞧不起,不能相互攻擊,更不應當利用課堂上傳授知識過程中進行攻擊。(英語30句一位老師批評學校在幹部中引起很不好的影響)

教師與教輔人員、與工人、幹部之間要相互尊重,教師要尊重他們的人格,學校職工要尊敬教師,以教學作為中心做好服務工作,為教師開展教學活動提供方便的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