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動黨支書服務就業先進事跡材料

陳慶林,男,**省**市**區支河鄉人,1972年生人,1990年參軍入伍,1991年11月加入中國共產黨,現任中共**市**區駐杭州市流動黨員支部委員會書記。

近年來,**區駐杭州市流動黨支部在書記陳慶林的帶領下,積極探索並建立“雙重管理”、“雙向聯繫”、“雙向服務”三位一體的工作機制,著力構建流出地與流入地黨組織密切配合、有機銜接的流動黨員管理新格局,尤其是積極應對全球金融危機的衝擊,為流動黨員和家鄉務工人員提供就業、培訓和權益保障等方面服務,收到較好效果,杭州電視台以“應對全球金融危機、服務流動黨員就業”為題,進行了專門報導。2011年,該黨支部被杭州市拱墅區委授予“先進基層黨支部”。

一、積極融入流入地黨組織體系,通過“雙重管理”模式,為流動黨員和家鄉務工人員就業創業爭取“主動權”。XX年11月,**市**區駐杭州市拱墅區流動黨支部正式揭牌。自此,陳慶林針對家鄉外出人員增多、流動黨員管理難度加大的實際,統一黨支部一班人思想,以“加強流動黨員管理,提供就業創業服務”為己任,主動融入以流入地黨組織為主、流出地和流入地黨組織共同管理之中,經常與拱墅區委組織部保持聯繫,自覺在所在地祥符鎮黨委統一領導下開展工作,堅持黨員“周學習”、支委“周例會”和黨員“傳、幫、帶”制度,建立並落實黨支部“雙向聯繫”、黨建工作“雙向匯報”制度,定期向當地和家鄉黨組織匯報黨支部自身建設、加強流動黨員管理、所屬黨員思想狀況和現實表現以及服務外出務工人員就業創業等情況。主動邀請駐地鎮、企黨組織領導為黨員上黨課,積極參與當地治安聯防聯治、黨員民眾結對幫扶等活動,特別是在拱墅區組織黨員向汶川地震災區義捐活動中,黨支部積極回響並發動支部全體黨員為災區捐獻13000元“特殊黨費”,陳慶林本人還四到家鄉,通過黨組織捐款5000元,充分體現愛心。陳慶林擔任支部書記一年多來,通過自身和全體黨員的共同努力,黨支部從各項工作的有效參與到組織體系的有機融入,贏得了當地黨組織和社會各界的關心和支持,為服務流動黨員和家鄉務工人員就業創業爭取了主動權。同時,黨支部還積極貫徹流出地黨組織的檔案政策,注重在優秀務工人員中培養入黨積極分子,吸納外出務工黨員,黨員已由當初的7名發展到13名,壯大了黨員隊伍,提高了黨支部的向心力和引領力,進而成為帶動和服務就業創業的堅強堡壘。

二、主動承接流出地黨組織重託,建立“雙向聯繫”機制,為流動黨員和家鄉務工人員就業創業當好“代理人”。為幫助家鄉實現有序勞務輸出,做大做強“勞務經濟”,陳慶林採取“雙向聯繫”的方式,為流動黨員和家鄉務工人員提供務工信息和就業門路,並鄭重承諾:“不讓一名流動黨員離散,不讓一名務工人員失業”。一方面,與外埠企業建立穩固的聯誼關係。通過發放名片、走訪企業、用工推介等形式,先後與浙江省杭州、寧波、紹興、湖州、台州等地400多家企業建立經常性聯誼關係,建立用工單位名錄,廣泛蒐集就業創業信息和項目資訊,並將蒐集到的信息及時提供給家鄉勞動部門和鄉(鎮)、村。另一方面,與家鄉黨組織保持定期聯繫。為流動黨員和家鄉務工人員設立個人行動電話和固定電話兩個“諮詢服務熱線”,並安排專人值班,接受務工諮詢,提供就業服務。及時了解家鄉的發展變化、勞動力就業狀況,並結合當地的用工需求和項目資源,有針對性地為家鄉的富餘勞動力轉移和招商引資“牽線搭橋”。2011年11月,他得知“浙江商會”在江蘇鎮江投資8億元,創辦鎮江市亞太五金城的信息後,專程趕往鎮江,與商家聯繫,尋求就業崗位,妥善安置了10多名家鄉務工人員就業。同時,還成功洽談了一項廣告宣傳業務,爭取了更多的就業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