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信用社主任先進事跡——農民致富的貼心人

兩年來,**信用社累計發放貸款4600萬元,支持民權門批發交易中心和金鐘河蔬菜貿易中心,使之不斷發展壯大。目前兩個交易中心已擁有總資產2。6億元,年創利稅XX多萬元,年成交額達50億元。一躍成為華北地區最大的農產品批發交易市場。並帶動**區XX多農戶進行蔬菜交易。看著趙沽里村越來越富裕,帶動更多農戶致富,**心裡特別高興。

本著這樣的思路,**和**信用社以創新的方式,積極支持村鎮產業調整,幾年來,他們與地方政府共同策劃,先後建立起以糧油、蔬菜等8家物流配貨和商貿中心,帶動了3470戶農戶的蔬菜生產和1320戶農戶的運輸產業。實現了地方發展、農民致富、信用社增盈的“三贏”局面,開創了金融市場新領域。

看到自己在基層開展實踐取得的成功,**很受鼓舞。她體會到農村信用社,一定要融入地方發展的思路中,大膽為農民增收想辦法,提早介入,以創新的手法做工作,只要大家心往一塊兒想,勁往一塊兒使,就一定會有結果。

**在發展,市區在延伸,**鎮9個村隊中,有5個村隊已經城市化,許多農民轉為城鎮居民,**地區的產業結構也在發生變化。外來人口、外來商戶日漸增多。新情況、新形勢,農村信用社怎么應對?**把挑戰看作是信用社發展的機遇。

她大膽創新,把農村信用工程的成功經驗嫁接到城區。她與**市物流貨運中心緊密合作,在物流業的商戶中開展信用工程建設,創建了全國第一家“箱式”信用共同體。

也就是說,將物流中心視為一個行政村,以管委會為載體,組成有信用社、管委會、商戶代表多方參加的信用商戶評審小組,對轄區商戶逐戶進行信用等級、授信額度的評定。信用社最終以此為依據發放商戶小額貸款和聯保貸款。

在**物流貨運中心,**帶人逐戶走訪,以9項指標對經營者進行綜合評定。評定出信用商戶286戶,共發放貸款12656萬元。這些信用商戶不用抵押,不用擔保,僅憑一個小小的信用證就能及時拿到信用社的貸款,還可以享受利率優惠。

此舉受到商戶們的好評。“現在搞物流,資金周轉快,需求量較大,自有資金總不夠用,到銀行貸款,條件又不具備。信用社和物流中心這么一聯合創新,真是太方便了。”從事西北地區貨代業務的張連成深有感觸。去年一年,資金順暢了,多賺了好幾萬。

物流中心老總非常佩服**的膽識。因為有了資金保障,物流中心又吸引了來自全國各省市20多家新客戶入駐。看到客戶們生意興隆,財源茂盛,物流中心乾脆把位置最好的六間房子全都讓給了信用社。

**這一創新之招,實現了物流貨運中心、商戶、信用社的多贏,取得了良好經濟效益,也為農村信用社的發展改革做出了有益探索。這一舉措得到市政府、中國銀監會和中國人民銀行領導的充分肯定,上海、廣東等21個省市的金融單位紛紛前來參觀學習,**和**信用社的這一經驗也在被譽為“適合城郊型經濟的**模式”。

初戰告捷,**又緊鑼密鼓,經過半年多精心培育,**新溫州商貿城信用共同體成立,新評定出120家信用商戶,信用社給他們發放貸款1380萬元,支持他們發展。

這些原籍大都在江浙地區的商戶激動地說,多年來我們在外經營,很少有獲得貸款的機會,人家把我們當外鄉人,不信任我們。為拆藉資本,每年要付出高昂的利息。**把我們當自家人,以誠相待,大力支持,我們一定要誠實守信,合法經營,把“信用商戶”打造成致富的金字招牌。為**經濟發展做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