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林局政風行風建設典型事跡材料

農林局黨委在區委、區政府的正確領導下,按照“幹部經常受教育,民眾長期得實惠”的原則和“為農民服務,樹行業新風”的宗旨,認真貫徹落實區委辦印發關於《瀋北新區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重點工作任務及責任分工》的檔案精神,不斷加強黨風廉政建設和機關作風建設,使全局幹部職工思想政治素質和勤政廉政意識明顯增強。在開展的行業糾風工作中,將各項任務進行層層分解,各負其責,取得良好的效果。社會綜合滿意率逐年提高,在瀋北新區政風行風評比活動中,連續多年獲得第一名,在民眾中樹立了較高的威信,維護了農村的和諧穩定,為全區農業工作的順利開展提供了堅強有力的保障。我們的主要做法如下:

一、加強組織領導,紮實開展工作

為加強對糾風工作的領導,農林局成立了由黨委書記郭玉彥同志為組長,局屬有關單位領導參加的糾風工作領導小組。明確提出領導幹部不抓糾風工作就是失職,抓不好就是不稱職的要求,使責任追究制度得到有效的執行,把糾風任務逐項分解、細化,局黨委同下屬單位和部門簽訂了糾風工作責任狀,規定每季度召開一次協調會,研究解決工作中的問題,確保糾風工作紮實有效開展。

二、提高工作水平,確保農民享實惠

農林局的工作同農民利益息息相關,工作作風代表著政府形象,為此局領導高度重視糾風工作,著重源頭治理,重點抓好農民民眾關心的惠農資金和農村財務管理等10方面工作,不斷提高幹部職工素質,強化各項規章制度的落實,糾正和避免了損害農民利益問題的發生,讓農民享受到了改革和發展的成果,確保了農村經濟健康有序發展。

(一)加強中央惠農資金的管理

我區享受糧食直補和農資補貼的農戶為4.98萬戶,補貼面積為58.37萬畝,補貼金額為3775.63萬元,其中:糧食直補956.75萬元,農資補貼2818.88萬元;全區補貼標準為64.68元,其中:糧食直補為16.39元,農資補貼為48.29元。截止目前全區糧食補貼發放率達到100%。另外全區發放農機補貼資金1200萬元,新增農機具1300台套。

(二)健全農村財經制度,

按照我區出台的《關於進一步加強農村財務管理的若干意見》的要求,著重於建章立制,對全區農村財務監管做到有章可循。堅決實行“村會計委託代理制”,保持農村財會隊伍穩定。目前,全區村會計委託代理中心共聘用財會人員37人,其中:會計25人、出納12人。農村財務管理水平有較大提高。

(三)全面落實財務公開制度

村級財務要按規定內容實行月公開,民眾關注的財務熱點問題應隨時公開,委託代理辦要建好財務公開檔案備查。農民民眾要求審查財會帳目的,應事前寫出書面申請,註明要求查清事項,由紀委部門牽頭,相關部門配合處理。農民民眾要求社會審計機構查帳的,必須召開村民會議或村民代表大會辦理委託手續。今年新城子鄉新堡二村、蒲河街道黃泥村出現上訪民眾要查看帳目情況,兩鄉鎮按規定做了妥善處理。

(四)全面落實資產、資源管理制度

由區農經總站牽頭對各村資產、資源進行徹底清查,建立清查台賬;對以前違規發包的項目進行了清理,並穩妥做了處置,明確了今後無論資產處置還是資源發包,必須公開操作,按程式發包;在全區農村林權改革過程中,民眾反映個別村有違規操作的問題,在和鄉鎮密切配合的前提下,我們用仲裁的方式解除2份契約,重新完善了發包程式;同時全面開展了村幹部離任審計工作。今年村委會換屆前,組織對全區144個村進行全面審計,發現並處理了一些敏感問題,保證了村委會順利換屆。

(五)土地流轉工作顯成效

為推進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發展適度規模經營,推進農業現代化、產業化、解放農村勞動力,切實增加農民收入。新成立的瀋北新區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流轉服務中心積極開展工作,共接待土地流轉諮詢人員600餘人次,其中轉入登記52宗,涉及土地面積近10萬畝。轉出登記26宗,面積2650畝。全年又流轉土地面積127338畝,累計完成303892畝,占全區耕地面積的7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