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服務中心志願者服務事跡材料

此外青年志願者還教老年人學習英語、電腦、手工等等,值得一提的是,香港青年義工組的義工利用節假日專程到xx為長者提供服務,協助中心推行活動設計,如展覽設計、網頁設計。老年人紛紛感嘆,“想不到現在的青年人這么能幹、這么有愛心、這么細緻!”

(三)恤孤助困  愛心奉獻

中心同時關注社區中的孤兒和特困家庭的子女和邊緣青少年,發動志願者不僅從生活上關心他們,還從精神上關心他們的成長。如街轄內有一名孤兒叫xxx,剛上中學,父母雙亡,唯一能照顧他的爺爺也因病去世,他終日流落街頭。青年義工組獲悉該情況後,多方與其親戚聯繫,安排其表姐與他同住,積極聯繫區財稅局團委資助該孤兒,又專門派出一名志願者幫助他複習功課,令這名孤兒重新感受到家庭的溫暖。又如對xx社區居委會的孤兒xxx,青年志願者不但關心他的生活起居,節假日還帶他一起上茶樓喝茶聊天,輔導他學習功課,讓他擁有了正常家庭的孩子一樣的生活。再如轄內吸毒人員遺孤xx,其母不知所蹤,爺爺、奶奶不肯供養他,派出所幹警、居委會的志願者無微不至地照顧他一個月,直至xx幼稚園帶他體檢,同意接收其讀學前班,後還多方聯繫送他到一間國小寄宿讀書,星期六、日由志願者探望他,使孤兒不孤,感受到家庭般的溫暖,使他們避免走上邪道。此外與街婦聯、街工會聯合組織街轄內孤兒、特困家庭子女40多人參觀xx市新貌,對他們進行愛國主義和社會主義教育,提高他們的公~識。志願者用愛心去與孩子們溝通,得到他們的充分信任。

(四)便民利民  無處不在

在xx地區,哪裡有需要,那裡就有我們的志願者。他們積極參與“創一流服務水平,建文明和諧社區”活動,向失業人員宣傳政策就業政策,提供就業服務;指導殘疾人士進行康復訓練;為社區民眾提供法律諮詢、解答法律疑難,對孤老、特困、殘疾人士減收甚至免收費用法律訴訟;開設“一線通”熱線電話,熱情為轄內居民提供各類便民諮詢服務;組織環保清潔行動,開展愛國衛生運動,抗擊“非典”;積極參與晚上治安聯防執勤和清理文化音像市場等行動,為社區建設保駕護航。

三、最佳化機制  規範服務

實踐中,我們認識到,要使志願者活動深入持久地開展下去,就要不斷增強志願服務號召力、感染力和凝聚力,就必須建立一套良好的運行機制。

一是建立一套完善的管理制度。在市區民政部門和街道辦事處的指導下,制訂了義工招募制度、義工管理制度、義工服務規則、義工培訓與交流制度、義工獎勵制度等多項制度。中心向社會公開招募義工,根據義工的專長和技能進行分組,並建卡立冊,從而實行系統化、制度化的管理,形成有效的運行機制,增強了志願服務的號召力、感染力和凝聚力,使志願者活動走向經常化、規範化、長期化。

二是切實加強對義工的培訓與交流,提升義工的整體素質。一方面定期舉辦義工培訓班,由香港註冊社工和專業導師授課,在課程中引入遊戲和討論,培養義工與人溝通技巧,訓練他們擔任活動主持,讓他們認識參加義務工作不僅能夠奉獻社會、豐富生活體驗,而且獲得個人學習的機會。從這個意義上說,xx中心成了一所學校,為廣大青少年了解社區、服務社群、展示才華提供了廣闊的舞台,從而吸引轄外的xxxx、xx中學多所學校的學生甚至香港青少年長期到我街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