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鎮衛生院院長先進事跡

雖然衛生院家產殷實了,作為當家人,勤儉持家的本色沒有改變。他常說,“我們衛生院這個家是屬雞的,扒一下,啄一口,不扒就沒食吃;積累家產不容易,稍不節儉就會敗家。”對想到醫院蹭吃蹭喝揩油的對象,一律高掛“擋箭牌”,他也因此落下“鐵公雞”的外號。去年新投入使用的1800平方米的住院大樓,全部裝潢按一般預算要80多萬元,而他只用了30多萬元,就連審計人員也不大相信。但“鐵公雞”硬是一筆筆地摳省出50萬元。

20多年來,之所以能夠一直“以院為家”,是因為身後有一個始終支持他的小家。他的妻子攬下了全部家務,為的是不讓分心。1996年手術後,落下了繼發性癲癇、左側肢體功能乏力等後遺症。最初的兩年多,的妻子每天如影相隨地陪他上班,料理他的生活,這段情景至今不能忘懷。他愛人沒有工作,也沒有養老保險,經常半是埋怨半是擔憂地說,我家老徐這個人,職工的家屬他能安排,就是自己家屬他不安排,我老了不曉得怎么辦?回答說,在家洗衣做飯,跟在我後面永遠不會下崗,這是最好的工作安排。話雖回得巧妙,但心裡有個小九九沒說出:如果安排了你,就會少安排一個職工家屬。

20多年同一崗,“以院為家”自風光。比起同時期工作並轉入公務員隊伍的老同事們,多年“家門”未出的難免有一點遺憾。但看到衛生院的巨大變化,想到任職20多年來,和諧大家庭里沒有一封人民來信,先後兩輪改革測評時,“家庭成員”對自己百分之百的支持率,就有一種成就感。

家是心靈的港灣,家是奮進的動力,家是永遠的守候。“以院為家”的,用20多年的堅守向我們解讀並證明了這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