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秀教師事跡材料:滄州的“張海迪”

——滄州師範學院教師吳洪鋒事跡材料

一、童年蒙難,戰勝病魔

吳洪鋒老家在青縣,在一歲半的時候,病魔摧毀了他的童年。連續多日高燒,使他與小兒麻痹後遺癥結下不解之緣。那時,兄弟姐妹較多,家庭生活窘迫,但是他的父母還是竭盡全力的給他治病。先後去天津、北京、保定等地求醫,雖然取得了一些效果,但是左腿落下了殘疾。

二、勵志求學,集“醫師、教師、律師”為一體

雖然他身有殘疾,但是父母並沒有放鬆對他的教育。在七歲的時候,吳洪鋒和同齡的孩子一樣坐在教室里讀書了,父母希望我用知識來彌補他身體的缺陷,更希望他通過學習來改變自己的人生之路。雖然求學的路上充滿了困難,但是憑著自己的努力,成績始終名列前茅。學習成績成了父母的驕傲,吳洪鋒希望通過優異的成績證明自己不比別人差,用優異的成績來贏得別人的尊重。由於中途治病,在初一後學業中斷了兩年,為了彌補自己失去的時間,就直接讀了初三。經過加倍努力學習,1991年到青縣一中讀高中,經過三年的努力學習,1994年考入河北醫科大學。他深知機會來之不易,在大學的5年裡,利用各種機會學習,發奮讀書,以便為將來工作打好基礎。1998年底,吳洪鋒報考了復旦大學中山醫院研究生。經過他的努力學習,取得了專業第一的好成績。最後還是因為身體的原因而被拒絕錄取。事情的結局使他明白腿部殘疾成了人生道路上最大的障礙,使他懂得對於殘疾人來說重要的不是殘疾本身,而重要的因為殘疾使他們失去了平等的競爭機會。

1999年7月,大學畢業回到青縣,他在青縣人民醫院做了一名醫生。在家人和別人看來在這裡工作已經不錯了。但是一段時間以後,吳洪鋒終於明白了不能就這樣消沉下去,不能因為客觀原因而放棄自己的夢想和追求。為什麼不可以以勇敢者的氣魄,堅定而自信地對自己說一聲“再試一次!”。他從小對人文科學比較感興趣,經過了解,發現法律是自己喜愛的學科。多年的坎坷經歷使他懂得要有所成就,就必須付出比別人多的代價。曲折路所經歷的東西是他最大的財富。只為成功找方法,不為失敗找理由。通過一段時間的學習下定決心報考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的研究生。他知道人民大學法學院是全國最好的法學院,競爭相當激烈,自己只有加倍努力才有機會獲得成功。在接下來的備考日子裡,白天堅持上班,只有晚上才能學習。當人們都在夢鄉的時候,他卻在挑燈苦讀,當人們在假期休閒娛樂的時候,他卻在閉門攻堅。功夫不負有心人,在xx年7月,他收到了中國人民大學的錄取通知書,他深知這張通知書的意義,所以非常珍惜。

xx年吳老師從中國人民大學畢業來滄州師範學院法政系教書,xx年擔任法政系副主任,在教育崗位辛勤耕耘至今。吳老師政治思想覺悟高,為人正派,作風樸實,具有強烈的事業心和責任感,在平凡的工作崗位上始終把教書育人、管理育人、服務育人貫穿在工作中,成績突出。

xx年,吳洪鋒通過國家司法考試,獲得了律師資格。

吳老師身為殘疾,在身體行動不便的情況下,通過不懈的追求,連續取得了醫師、教師、律師三師的身份,這在常人已不可能,可他以一個殘疾人的身份,卻實現了這樣一個令人讚嘆稱羨的目標,辛苦自知,這是他付出多少辛勞、艱苦換來的呀!

吳老師三師身份,備受學校師生、社會上矚目,成為小有名氣的人,被讚譽為“滄州的張海迪”,他的事跡感動了一批又一批的學子,激勵著他們刻苦學習,敢於進取。吳老師是真正意義上的“感動校園人物”。

三、教書育人 服務社會

如今,吳老師以“教書育人”為自己的主業,在兢兢業業奉獻中,以實際行動默默闡述“人類靈魂的工程師”的本質內涵。

“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吳老師一直承擔法學科專業基礎課程的教學任務,年年超額完成學院規定教學工作量,先後講授過的課程有《經濟法》、《公司法》、《智慧財產權法》和《西方法律思想史》等。其中《經濟法》和《公司法》作為法學專業學生的專業基礎課程和專業骨幹課程,多年來一直未曾間斷。在具體工作中,他能夠做到把好教學環節中的每一關,工作態度端正。備課詳盡、細緻,精心設計教案,能夠在教學過程中較好地掌握教學節奏。在課堂教學這一最重要的環節,他以知識的傳授為根本,注意與學生的溝通與交流,總是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為了更快和更好的提高課堂授課效果,傳授學生更多更新的知識,吳老師還非常重視專業知識的學習和工作技能的提高。無論是重複課還是新開課,他都認真準備每一堂課,不斷充實新的內容,並且注重授課方法,充分發揮教師、學生兩個主體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培養學生的嚴謹的治學作風,極大地提高了課堂學習效果。他教過的學生都肯定地說,聽了吳老師的課沒白聽,既學到了知識,又學到了許多做人做事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