團委申報省志願者事跡材料

七、積極尋求,爭取援助。

學校團委積極爭取上級支持,如團省委和xx移動發起的“富民惠農”活動,省教育廳、省財政廳的彩票公益金活動,市教育局的“張明為助學金”活動,中國香港燭光教育基金曾德豪先生愛心捐助活動。最近,伍龍助學基金啟動儀式在學校舉行,為貧困生贏得了50萬助學基金。這些募集款項較好的為他們緩解了求學的壓力。學校還與明視眼鏡店合作,開展了為全校師生免費愛心配鏡,為師生免費修理各種小電器的活動等。

八、聯繫社區,密切合作。

推進“中學生進社區”志願服務活動。學校團組織保持與學校所在社區團組織的密切聯繫,廣泛參與社區青少年事務治理體系共建工作,做好“中學生進社區”志願服務活動。並挖掘和利用社區中的有效教育資源,以公益性活動為載體,以社區青少年活動基地為依託,開展青少年實踐教育活動和“研究性”、“探究性”學習活動,做到了活動有計畫、有步驟、有成果、有總結。建立青少年社區參與綜合評價系統,實現學校評價和社區評價的統一。

九、加強保障,著眼長遠。

縣第一中學是一所地處縣城的xx省示範性普通中學,生源覆蓋範圍為全縣各鄉鎮中學及周邊縣、市、場的部分國中。為了充分發揮省級示範性高中的示範作用和縣一中的龍頭作用,整體推進我縣教育事業的發展,我校向全縣各高中和各鄉鎮國中提供儘可能的支持和幫助,特別是對相關薄弱學校提供力所能及的支持與援助。儘管本校由於建設新校區負債較多,財力十分有限,但近幾年來我們還是應想辦法每年對縣屬高中和八所鄉鎮中學進行了資金、物資、師資、文化、情感等扶助。學校團委積極回響學校號召,充分發動青年骨幹教師到相應學校指導教學教研,力求每校每期不少於三人次。充分利用本校現有的教育資源,組織薄弱校教師進行集中培訓,寒暑假各辦一期,每期不少於10天。我校系清華大學教育研究所實驗基地,將邀請有關專家、學者或本校名優教師,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時間和機會,到各校巡迴演講與輔導。學校團委聯合政教處,廣泛地開展“手牽手,心連心”等活動,讓學生志願者與薄弱校學生聯誼,締結兄弟班、姐妹班等形式,密切聯繫,增進感情、培養雙邊學生的高尚道德情操和高度社會責任感意識。

志願和奉獻是青年志願者的精神,也是我們在志願活動中一貫秉承的理念和作風。我們堅信,在平凡的世界裡,有了溫情,人間就是芳菲四月天;有了奉獻,人性就如熠熠生輝的金子。在年復一年堅定不移的志願活動中,我們的精神得以陶冶,品格得以提升,思想得以升華,並且這將帶動越來越多的人投身到志願者這一光榮的行列中來,為構建社會和諧,倡導文明風尚,推進精神建設貢獻自己的光和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