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德醫風建設先進個人事跡材料

作為一名合格的醫生,不僅要有精湛的技術,更要有高度的責任感,不能因為病人不懂、不配合就放棄治療。有一位外地來的持續胸腔積液患者,初步檢查後,主管醫生考慮為結核性胸膜炎。查房時,我發現目前的診斷並不能完全解釋患者的病情,於是動員患者做胸膜活檢。因恐懼檢查,患者及家屬堅決拒絕,但我們並未因此而放棄,我每天都要專門去看望這位患者,大家也都不厭其煩地做患者及家屬的思想工作。經過整整一周的努力,患者終於同意做檢查。結果出來後,證實為胸膜間皮瘤。家屬拉著我的手激動地說:“太感謝你們了,不是你們的堅持,不是你們大家每天做思想工作,可能會一直診斷不清,耽誤病情。”

有一位退休幹部對自己的疾病憂心忡忡、沒有信心,在門診找過多位醫生,一次,他在門口觀察等待近一個小時後,掛了我的號,看了一次病後,他就成了我的老病號。後來熟了,老人還主動給我介紹病人,逢人就說:“一開始找劉主任看病是覺得她態度好,有耐心,身邊的老病人多,經過這兩年多的時間,劉主任已經非常了解我的病情,每次用藥非常到位,我從以前大把大把吃藥,到現在只吃1-2種藥,氣不喘了,也不失眠了,精神也好了,我們這些老人就需要這樣的好醫生!”

每次出現大的疫情,作為省級大醫院,我們總是積極回響衛生廳的號召,在第一時間奔赴指定戰場,呼吸科更是首當其衝。XX年非典疫情發生後,受衛生廳指派,我和其他同事一起前往定西,確診了xxxx省第一例輸入性sars患者,回來後按照當時的隔離要求,我不能回家,也不能隨意走動。整整一周,住宿舍、吃速食麵,原定母親70歲的生日慶宴也因我取消。之後的禽流感、手足口病,還有今年的甲流,我都和科室同仁衝鋒陷陣,堅守一線。

xxxx年10月,甲流疫情肆虐時,為了做好防控工作,衛生部要求一線醫務人員及時接種甲流疫苗。起初,不少人有顧慮,怕疫苗不安全,不願接種。作為呼吸科醫生,每天都要接觸大量發熱病人,做好個人防護尤其重要,接種疫苗不僅僅是保護自己、保護家人,更是對病人負責。於是,為了消除大家的顧慮,我主動要求先接種,並開玩笑地說:“我先打,你們可以拿我做試驗,看是否安全。”

今年第一場大雪造成道路堵塞,交通事故頻發,我連續幾天穿梭於各科室會診,一天晚上半夜12點,又接到衛生廳的通知,趕到醫院遠程會診中心,指導下級醫院救治甲流患者直到凌晨3點。休息了幾個小時,我又去參加衛生廳組織的甲流督導檢查。下午三時按衛生廳要求,又趕往縣級醫院指導甲流危重患者的搶救,直到次日凌晨才返回家中。長時間的連軸轉,我終於堅持不住病倒了,在僅僅一天的休息中,醫院的、患者的電話不斷。第二天退燒後,我趕快回到工作崗位,院領導關切地說:“這段時間太辛苦了,還是好好休息一下吧。”但我心想,有這么多事情需要我做,有這么多病人等著我,怎么能安心休息呢。

值得欣慰的是,在醫院領導的高度重視、大力支持下,在全院各科室的共同努力下,我們收治的許多甲流患者都已經康復出院,我的同事們也都安然無恙。

其實一個人的力量總是有限的,集體的力量勝於一切。作為科室主任,在嚴格要求自己的同時,我努力尋求先進的管理方法,提供優質的服務質量,打造合理的人才梯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