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膚病護士先進個人事跡材料範文

經過近半個世紀、三代醫護工作者的持續努力,在上海,麻風的患病率、發病率逐漸下降,於1990年在全國率先達到了“基本消滅”標準,這在麻風流行國家的大城市中,實為罕見。不過,散發病例仍不時出現。1998年,孫玉鳳在對城市流動人口中麻風病人的調查中,發現一對朱姓父子患病,有嚴重畸殘和下肢潰瘍,附近居民非常恐懼。病人早出晚歸,孫玉鳳與調研團隊就多次起早摸黑去家訪,卻屢遭拒絕。好在,功夫不負有心人,她以真心實意的關愛贏得了信任,父子二人最終被確診為瘤型麻風,有較強的傳染性。待病人病情穩定後,她又積極聯繫他們戶籍地民政部門,幫著解決治療和生活保障等問題,最後親自陪護患者回到江蘇興化。

XX-XX年,當她發現院內先後有30多位麻風休養員伴發白內障,嚴重影響了生活質量,便努力幫他們去別的醫院做復明手術。為了做成這件事,孫玉鳳奔波不斷,一面要向外院工作人員講解麻風知識,消除恐懼心理;一面要安慰病人,打消他們怕受歧視的念頭,還自己陪伴護理。在孫玉鳳和姐妹們精心照料下,這些休養員白內障術後無1例發生併發症。她總結經驗,發表了《25例麻風治癒者白內障手術的護理》、《麻風性兔眼及角膜病的護理》等多篇論文,多次參加全國會議交流,受到專家好評。

“本來只知道麻風病人受歧視,整理沒想到,連我們這些醫護人員也被人另眼看待。”孫玉鳳說,那時她每次去相親,總會第一時間介紹自己的職業,一看對方有疑慮,便不再見第二面;直到有一天,終於遇到一個能夠完完全全接受她、支持她工作的人。“他是圈外人,我們的女兒今年讀大二了。”孫玉鳳笑起來。

“沒想到,麻風康復的差距如此之大”

麻風病人大多會有不同程度的畸殘,又由於他們普遍缺乏康復知識,不懂得如何保護受累的器官,往往致使病情進一步加重,導致失明、潰瘍長年不愈,潰瘍發生癌變甚至不得不截肢。

第一次參加中英麻風病康復項目,孫玉鳳大開眼界,看到了我們在麻風病康複方面的差距。於是,她連續XX年參與這個項目,與醫生密切配合,率先在醫院裡開展針對殘疾患者的康復知識培訓,指導他們自我護理,直到學會。病人老楊足部潰瘍20餘年未愈,極其痛苦。XX年入院後,孫玉鳳一面鼓勵她樹立信心,一面不怕髒臭,用專業護理技能為她清潔傷口,促使癒合。她還與鞋匠一同改進了病人的鞋子,避免潰瘍再發。老楊的潰瘍治癒後,不僅能參加兒子的婚禮,不久又找到了自己的生活伴侶。孫玉鳳與同伴不斷推廣足部潰瘍患者的護理經驗,並總結髮表了論文《22例麻風截肢和使用假肢的護理》。

昨天,孫玉鳳啟程赴京參加頒獎儀式,臨行前告訴記者,對自己25年前的選擇無怨無悔。雖然如今已轉崗到護理部,但只要有麻風病休養員邀請“孫同志”一起過生日,她總去,因為那些時刻,她最開心。

編輯推薦:
兒科護士先進個人事跡材料
人民醫院優秀護士先進個人事跡材料
護士先進個人事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