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書記事跡材料3篇

王福東,1959年生,1997年7月加入中國共產黨,原在孫崗鄉畜牧防疫站工作,XX年任孫崗鄉塘灣村黨支部書記。上任後,他堅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認真貫徹執行黨和國家新時期的富農、惠農和助農政策,以加強黨組織建設,鞏固黨的執政基礎為抓手,以農業結構調整為主線,以增加集體和農民收入為切入點,充分發揮黨員幹部的先鋒模範作用,愛崗敬業、腳踏實地、廉潔自律、心繫民眾、想方設法、克服困難,解百姓之憂,排民眾之難,堅持黨性,公而忘私,身體力行,帶領塘灣村全體黨員幹部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為全村經濟和社會事業發展做出了積極貢獻。XX年全村人均純收入達6500元。

在他上任村黨支部書記之前幾年,由於塘灣村兩委班子在幹部利益、民眾利益擺放位置上出現問題,以及支部內部、兩委之間鬧不團結等原因,導致班子軟弱渙散,喪失了凝聚力和戰鬥力,使村中管理一片混亂,幹群關係日趨惡化。村辦公室要么關著門,村幹部各忙自家事;要么開門後村幹部不幹事。老百姓越看氣越大,以至民眾出氣,罵幹部,最終達到嚴重對立,造成多次集體上訪事件。面對村里這種局面,鄉黨委十分重視,通過走訪了解和調查,鄉領導找到他,動員他回村參加黨支部的換屆選舉。當時王福東在種草養羊做文章,通過幾年努力全村養羊戶達40餘戶,農民得到實惠,幹勁倍增。他又針對該村荒山面積有XX余畝的狀況,抓住退耕還林契機,大力推進退耕還林工程,使全村每個農戶在此全部得到落實。

一、抓班子帶隊伍,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

王福東同志常講,村黨支部有沒有戰鬥力,村幹部在民眾心裡有沒有威信,關鍵在於支部一班人能否搞好團結,在處理事情上,能否做到公開、公平、公正。為了搞好支部團結,他始終堅持以大局為重,做到不利於團結的事不乾,不利於團結的話不說,尤其是當上村黨支部書記後,他更是把團結作為凝聚力量的前提,堅信團結出戰鬥力,團結出政績,日常生活工作中盡力維護班子團結,遇到事情都會徵求每個支委成員以及民眾代表的意見和看法,不搞一言堂或個人說了算,對於村內重大事項的決策,和民眾關心的重大事情,堅持做到辦事公正,處事公平,要事公開,在他的倡導下,村里實行了村務、財務、黨務三公開制度,增加了工作透明度,消除了隔閡和疑慮,贏得了民眾的理解和支持,兩年來,村里只因一些歷史遺留問題發生過個別的上訪事件。同時,他高度重視黨員發展工作,不斷為黨組織增添新鮮血液。為確保發展新黨員的質量,多次派專人調查發展對象的基本情況和以往表現情況,注重把符合條件的年輕致富能手發展成為黨員。

二、抓學習強素質,自身建設上台階

王福東始終認為,要做好新形勢下的農村基層工作,必須保持與時俱進的精神狀態,把學習作為一種責任,作為立身做人的一部分。他堅持把學習當作一件責任,十分注重自身學習,虛心向幹部民眾學習。比較系統地學習“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黨在農村的方針政策,堅定理想信念,提高領導水平和組織工作能力。在工作學習中用“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嚴格要求自己,認真細緻地進行思想解剖和自我反省,始終做到政治上清醒,立場上堅定,工作上勤懇,作風上務實,行為上自律,滿腔熱情為民眾服務和排憂解難。他十分注重對全體黨員的學習培養教育,不斷提高黨員的思想素質。村黨支部始終把建設高素質的黨員幹部隊伍作為一項根本的任務來抓,任務再重,工作再忙,從未動搖。特別是在今年開展的第三批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中,他帶頭學習黨的基礎知識和有關理論文章,帶頭為黨員上黨課,帶頭開展自我評議和自我剖析,帶頭查找班子和自身存在的問題,帶領一班人集中解決突出問題,謀劃全村經濟新的增長點,民眾滿意率達到98%以上。同時開展了以“做合格的共產黨員,首先要做一個合格人”的活動;村黨支部每季度召開一次全體黨員會議,堅持“三會一課”制度,教育黨員幹部講理想、講道德、講文明,開展了以“講傳統、比奉獻” 為核心教育活動,教育黨員幹部要牢記宗旨,樂於奉獻。通過以上活動的開展,進一步增強了全體黨員為民服務意識,黨員幹部的思想進一步提高。一位老黨員深有體會地說:“通過學習教育,使我進一步理解了黨的路線、方針,政策,要為本村經濟建設貢獻力量。”

三、抓經濟促發展,帶領民眾共同富裕

發展才是硬道理,為了全村的經濟發展,把小康水平推向新的台階,身為黨支部書記的王福東同志心裡裝的是民眾,他全面分析本村的發展形勢,拓寬思路,大力積極扶持農民發展林地養雞、大棚蔬菜等優勢產業。同時他積極廣泛發動民眾集思廣益,籌措資金為十個村民組修通了砂石路。

四、抓民心樹新風,推動精神文明建設

王福東同志工作嚴格自律,以身作則,幾年來,在他的眼裡,錢可花,但每一分錢都要花在刀刃上,為全村百姓辦事花錢值,但把錢用在迎來送往就不是我們村幹部應該做的。村民的生活水平在天天提高,其精神需求越來越大。王福東積極向上級爭取辦起了一個農家書屋,是農民朋友都能學到科技知識,極大的豐富了村民的精神生活。同時,王福東同志把創先爭優作為村民爭榮譽、趕先進的主要形式,並作為黨支部的一項重要工作始終擺上工作議程。堅持每月一小評,年終一總評,按照戶自評、代表認定、支部審核、張榜公布的程式,認真開展,規範操作,很好地糾正了民風的好轉。村裡有一村民過去嗜“麻將”如命,家人反對,鄰朋勸止,卻屢教不改。創先爭優活動開展以來,王福東同志多次親自做他的思想工作,他本人也改掉了打麻將的壞習慣,成為創先爭優文明戶之一。由於在王福東同志的帶領下,支部一班人團結戰鬥,齊心協力,各項工作紮實運作。建立健全了民調會、治保會、治安巡邏隊,這幾個機構分工協作,各負其職,在精神文明建設上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開展了評選“好媳婦”、“致富能手”等活動,通過典型引導,榜樣帶動,全體村民的精神文明意識得到進一步提高。

王福東同志長期以來牢記黨的宗旨,牢固樹立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思想,以實際行動認真實踐“三個代表”和科學發展觀,贏得了民眾的支持和擁護。在“xx”的開局年,他提出趕超先進村,讓全村民眾致富奔小康,並通過積極努力,創建生態先進村和文化先進村。如今,他正以百倍的努力,為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而忘我工作著,一步一個腳印書寫著一個共產黨員幹部的美好人生。

村書記的典型事跡材料
村書記事跡材料(2) | 返回目錄

*,現任*縣瓦店鄉大寒屯村黨支部書記。他所在的村曾是個祖祖輩輩沿襲著“種田吃飯,養豬過年,手工賺錢”生活模式的窮村,也曾是發生過“砸警車”惡性事件的亂村。就是這樣一個“多事村”,在*上任以後,實現了由亂到穩、由穩到強的轉變,實現了“三個文明”的快速健康發展。村黨支部先後八年被縣委評為先進黨組織,他本人則連續三年被評為*縣“兩個文明建設”先進工作者,連續十年被評為縣優秀共產黨員、優秀村幹部。

借民力,築村路,他不辭勞苦

“要想富,先修路”。大寒屯村道路常年失修,雨雪天泥濘難行,解決行路難是村裡的頭等大事。*創新思路,發出請柬,召集在外工作人員召開了大寒屯村有史以來第一次大聚會,會上他代表村“兩委“匯報了幾年來的變化和遠景規劃,鼓勵大家建言獻策,並為家鄉振興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在他的感召下,短短几天內就集資十萬餘元。這次籌資為村里修成南北路3條,東西路2條,共3500米平整寬敞的鋼渣路,而他卻瘦了十多斤。20*年至20*年,在他的努力下,通過爭取上級資金、協調外部資金和集體籌資,又分別對村里3條南北幹道和6條東西道路進行了集中硬化。現在,大寒屯村道路已四通八達,6200餘米平整寬敞的水泥路令老少村民交口稱讚,遠近村鄰刮目相看,但他卻沒有絲毫滿足。

強農基,促發展,他闊步向前

高產不高產,農田基本建設是關鍵。村裡有5000畝土地,老井因常年淤積,水位連年下降,幾乎成為枯井,根本無法抽水灌溉,村民怨聲載道。可沒有錢,又能怎么辦?*看在眼裡,急在心上。在經過慎重考慮後,*果斷決定,採取農戶出資、集體補貼的辦法進行。走東家,串西家,挨家挨戶做工作,他的真誠打動了鄉親,大家主動配合村黨支部工作,當年打深井10眼,架設農電線路2600餘米,大大改善了農業生產條件。但僅靠村民的力量是微薄的,孫天明太了解民眾的難處,他只能把困難留給自己,經多方聯繫,積極爭取,他獲得了農業綜合開發五千畝的項目工程。當年冬至次年春,大寒屯村一舉新增變壓器4台,打機井24眼,修復老機井38眼,安裝固定農田灌溉水泵24台,鋪設地埋線1萬餘米,水泥硬化中小型節水渠溝7500米和節水地埋管道1.1萬米,農田路旁、溝渠植樹2萬餘棵,鋼渣硬化農田道路2500米,並新建橋閘2座,豐水期便利村民渠灌和抽灌,為本村農田旱澇保收打下了堅實基礎。他經過多方考察把推廣“優質小麥”作為改變農民種植模式的突破口,邀請農業專家深入到田間地頭指導農民搞好田間管理,並為農民尋找銷路。民眾們滿意了,孫天明也笑了。目前,大寒屯村四輪車、三馬車已經基本普及,各種大、中型農用機車四十餘台,夏收秋種全部實現了機械化,小麥產量連年提高,加快了農民致富奔小康的進程。

重文化,興建設,他心繫教育

村國小是解放後由一所寺廟改造而來,雖經過幾次改造,但數十年來的風風雨雨,學校教室早已破舊不堪。再窮不能窮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他和其他村“兩委”商量,一再壓縮村里開支,並用好民眾集資來的每一分錢,對村國小實施改造,使一座2層22間的現代化教學樓拔地而起。國小生上課的場所解決了,可教師辦公環境還很差。他用村里壓縮下的3萬餘元為教師蓋了5間漂亮的辦公室,改善教師辦公條件,留住了人心,穩定了教師隊伍。為解決國中學生上學難的問題,他大膽嘗試,積極協調村里土地,吸引個人投資在本村建立了一所私立中學。既解決了本村學生就學問題,也讓十里八鄉的學生慕名而來。

移民風,變民俗,他情撒大寒

20*年春節,村黨支部向全村宣布,紅白喜事,取消吹唱班,一律改由本村民間文藝隊義務接送,同時宣布取締村民亡故火化後二次裝棺的陋習。在孫天明的倡導下,這兩項舉措不僅使村民們節約了大量開支,更使農村婚喪嫁娶講排場,比闊氣,大肆鋪張浪費的攀比之風得到了有效遏止。在他的提議下,村里投資八千餘元,由民眾自發組織,成立了2個民間文藝表演隊,設立了老年活動中心,建立了文化大院,購置了活動器材,極大地豐富了農村民眾的業餘文化生活。現在的大寒屯村,村容整潔,民風淳厚,民眾安居樂業。

“十幾年來,我沒有辜負民眾的期望,心裡很充實。”*信心十足地說,“永遠不能小富即安,在以後的工作中,我將繼續帶領支委一班人創新工作思路,強抓發展機遇,把基層組織建設、經濟建設、社會公益事業作為一個有機整體,抓緊抓好,為新農村建設開好局、起好步”。寥寥數語道出了他心繫民眾,勤政為民的心聲。

村書記先進事跡材料
村書記事跡材料(3) | 返回目錄

xxx,男,回族, xxxx年8月出生,xxxx年加入中國共產黨,現任xxx鎮聯星村書記。說起xxx,聯星村很多村民的第一句話就是:能耐大,是個“黑臉紅心”的村幹部。說他能耐大,是因為xxx靠著一雙手辦起了有兩百多頭奶牛的養殖場,是全村出名的“有錢人”;說他“黑臉紅心”,是因為xxx總是一副嚴肅的黑面形象,不苟言笑,但解決起民眾的困難來,卻毫不馬虎,真正把百姓的事記在腦中,放在心上。

勇挑重擔,帶頭致富。XX年,事業做的紅紅火火的xxx,被村民推選為聯星村書記,面對民眾的託付,xxx選擇了責任。聯星村是個回族占93%的少數民族村,村民頭腦靈活,見識廣,做生意、搞運輸、外出打工的村民很多,人均收入在全鎮也是首屈一指,但貧富差距大,有些村民生活仍然非常苦難。xxx上任伊始,第一任務便是入戶了解民眾疾苦,分析困難原因,發現很多民眾有致富願望,但缺少技術與資金。為此,xxx發動民眾搞奶牛養殖,不懂技術的他傳授,沒有資金的他幫助擔保貸款,就這樣,在xxx的帶動與幫助下,很多村民搞起了奶牛養殖,生活條件有了很大改變。聯星村人多地少,僅僅依靠傳統的種植,很難有大發展,必須做大做強本村特色產業。鑒於聯星村有種植螺絲菜的傳統,xxx與聯星村“兩委”班子商量,成立聯星村螺絲菜專業合作社,將本村螺絲菜產前、產中、產後進行規範,統一種子,統一銷售,並與本縣知名企業簽訂了收購協定,解決了本村螺絲菜收購難題,增加了農民收入。

心繫民眾,為民辦事。聯星九社是聯星村最偏遠的一個隊,緊靠第三排水溝,道路崎嶇,民眾出行很困難,尤其是下雨天更是泥濘不堪,機動車很難進出,民眾怨言很大。看到這種情況,xxx與村“兩委”班子協商,一定解決聯星九社民眾出行難問題。定了這個目標,xxx一趟一趟跑縣裡、鎮裡,積極聯繫相關部門,請求解決道路問題。終於,在xxx及聯星村“兩委”班子的努力下,在上級部門的幫助下,在聯星九社架起了一座“連心橋”,民眾的出行困難解決了。xxx不光解決關係民眾“大生活”的困難,民眾的“小困難”他也認真看待。聯星十社吳建國因幫鄰居搭牛棚,突然牛棚坍塌,他身受重傷,腳踝骨裂,肋骨多處折斷,躺在醫院無法救治,xxx得知這一情況後,積極為吳建國申請民政救濟,幫助他解決醫療費用,讓他安心治病;聯星九社楊文秀在家觸電身亡,因家庭貧困,無力操辦後事,xxx便擔當了楊家的“主心骨”,跑前跑後為楊家募捐善款,在xxx的帶動下,共為楊文秀家籌得喪葬費近六千元,讓逝者安息,更讓這個苦難的家庭在失去親人後稍感欣慰。

雖然xxx在民眾眼中是這樣一個嚴肅、敬業、奉獻的村幹部,但在妻子眼中,xxx卻不是一個稱職的丈夫。自xxx擔任村書記以來,妻子趙金鳳既支持又不滿,丈夫為村民辦實事,看著周圍的村民一個個富裕起來,她心裡為丈夫驕傲;但作為xxx的妻子,很多時候自己要獨自承擔家庭的重任,兩百多頭牛每天要餵料,要擠奶,這可是個重體力活,孩子的學習、教育更不能馬虎,可xxx對這些卻很少操心,村裡的事情紛繁複雜,哪一項不用心都不行。趙金鳳有時也有埋怨,也有不滿,但權衡之後,覺得為全村人謀福利比自家的日子更重要,身為妻子,要讓xxx毫無顧慮的去工作。

一路走來,xxx擔任聯星村書記已經快五個年頭,有苦有樂,有喜有憂,xxx說自己最大的願望是到卸任後,不要讓民眾罵就滿足了。既簡單又困難的願望,金杯銀杯不如百姓的口碑,xxx這樣一個普普通通的村書記,用實際行動踐行著共產黨員的誓言。

村書記的典型事跡材料
先進村書記事跡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