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道供電局社區書記先進事跡

東區有一個居民,不幸遭遇車禍,下肢癱瘓,愛人也離了婚,曾一度對生活失去信心,家庭經濟困難,我主動做工作,幫其解決了對孩子的探視權問題,協助找來保姆,解除了其後顧之憂。連續幾年組織社區人員幫助其打掃衛生,買米買面,每逢春節都要申請局裡給予困難救濟,幫其渡過難關,使他樹立起生活信心。他逢人就說:“社區領導不是親人,勝似親人。社區就是我的家”。在社區開展的為失學兒童一日捐活動中,他座著輪椅,從微薄的生活費中拿出100元錢捐獻,表達了愛心。這件事也讓我們社區工作的同志深受感動。

三、做小事細心

有人說,社區工作是吃、喝、拉、撒、睡,事無巨細。的確,要做好它並非易事,多年社區工作的體會告訴我,小事不小,社區工作就是要從小事做起。要把小事做好,要害是要以滿腔的熱情、良好的服務、忠誠的態度才能贏得民眾的接納與認可。我堅持把解決好居民民眾關心的熱點、難點問題作為工作的突破點,發現一起解決一起,從不推諉扯皮,力爭克服拖拖拉拉的作風。譬如,幾年前,東區家屬院門前的排水溝年久失修,污水橫流,馬路一片狼跡,被大家戲稱為“龍鬚溝”。我接到居民的反映後,我及時安排人力物力對排水溝進行全面整治,道路面貌煥然一新,過往民眾都興奮的說:“有了社區和沒有社區就是不一樣。”

居民利益無小事。去年夏天,家住北區的一位居民,忽然患心臟病未來及送往醫院就病故,兒子、女兒均在外地工作,身邊再沒有什麼親人,我聞訊後,二話沒說,立即前去料理其後事,並通知其子女,派車接親送朋,送去了花圈,陪其親人到火葬場,跑前跑後忙了好幾天,他的兒女非常感激,買來了菸酒表示酬謝,被我婉言謝絕。

95歲高齡的張姓老人,居住在北區四號樓一單元一樓,**年7月2日下午7時許,老人上完廁所,一拉繩子,高水箱不下水,這下難住了老人。老人把電話打到我家裡,我即刻派人前去處理,,前後不到20分鐘,問題得到解決。老人逢人便說:“社區的成立為我們這些老人解決了後顧之憂啊!

南區3號樓一退休職工楊某打來電話,室內地漏堵塞,水溢出地面。當我接到這個電話後,立即安排兩位維修工前往修理,兩位師傅用絞鞭立即疏通,又把屋子地面污水清理乾淨。之後,老人專門寫來感謝信,稱讚高書記真是我們的好領導,居民服務的有心人。在信通公司工作的女兒也通過網上發來了一份熱情洋溢的感謝信。

東區還有一位居民李丙道因患癌症,住院治療期間我多次前往看望。病情惡化去世後,跑前跑後幫其親屬料理後事。像這樣的事我從未作過記載,也不知發生過多少次。我覺得,一個家庭一旦失去親人,死者已矣,但對於生者,關愛、問候就顯得尤為珍貴,作為社區的基層組織,這時應該主動把黨和企業的暖和及時送去,這也屬於自己份內的工作責任。

供電局一名老職工,在局裡看大門,上街買菜時,突發腦溢血倒在鬥雞菜市場。我得知後,立即趕到現場,為了平穩的將他送到醫院,叫了一輛平板車,將其送往三醫院搶救。做ct時,人已昏迷,半邊身子不能動,加之其愛人患病,部分生活不能自理,他已近50歲,女兒才一歲多,正是屋漏偏遭連陰雨,天又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我認為這個事我不管誰管。恰逢周六時間,我忙前跑後,把病人推在車子上,他大小便失禁,我忍著劇烈的惡臭把病人的褲子給換了。由於腦動脈出血,需要做開顱手術,家裡無人簽字,我即請示局領導後,代表家屬簽了字。醫生說希望很小,但不做手術又不行,搶救到深夜兩點多鐘,病人心臟停止跳動,家中的頂樑柱忽然坍塌,去世後,給老家打去了電話,幫助處理了後事,還為老家的侄子申請辦理了接班手續,將其安排在物業公司上班,隨後幫助解決了婚姻問題。他侄子現在對我非常尊重,經常感激不盡,說高書記把我家的事辦的好,我要好好的工作,才能回報啊!

為了使社區的工作更加便捷規範,我認為,服務工作應該深化、細化。**年,在我的精心策劃下,供電局社區服務中心於同年3月5日成立,同時開通了**服務熱線。24小時有人值班,實行語音提示和人工接聽,有事打一個電話,進一個門,找一個人,剩下的事社區來辦。值班同志做到居民來有迎聲,問有答聲,走有送聲;不管電費查詢、水、電、暖維修、政策諮詢、家政服務、還是科普培訓、健康教育,都做到誠心、耐心、虛心,不說一句外行話,不錯辦一件事,不說一個“不”字。不到一年時間,共受理各類居民服務49**余次,其中水暖維修1284次,用電維修983次,房屋維修228次,其它諮詢中介服務346次,緊急救助16次。**熱線的開通,極大的方便了社區居民的工作、學習和生活,受到了居民的普遍好評。分管後勤的局長深有感慨的說:“過去職工家屬有事一個電話就打到局裡,麻煩事比較多。社區服務中心成立後得到了解決,直接找我的人越來越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