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十七大精神心得體會

按:以前都把教育放在文化類,當作是文化事業的內容,有記者發現,十七大報告提出了要“優先發展教育,建設人力資源強國”,並且把教育放在“加快推進以改善民生為重點的社會建設”這一章,顯示中共已經把教育作為民生議題看待,而改善民生又是當前中共施政排序中的重點,相信今後對教育應當會有更多的投入。

《對十七大報告“說文解字”剖析中共“解放思想”》

對於中共總書記胡錦濤在十七大開幕式上所做的報告,媒體多把焦點聚集在當局對於民生議題的重視;在另一個攸關政治體制改革的進展,似乎並沒有太多的關注。

作為一個擁有超過7300萬黨員的執政黨,要“集中統一”全黨認識,尤其在需要協商妥協的後權威時代,更是個艱巨的任務。作為五年一次的綱領性檔案,黨大會報告無疑是位階很高的政治宣示,因而更需要字斟句酌,謹小慎微。

中國及境外媒體在檢視十七大報告後都發現增加了一些新說法,比如“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生態文明”、“人文關懷”、“心理疏導”和“文化軟實力”等。

如果深入剖析,其實還能夠發掘出一些埋藏在字裡行間的金子,有助於了解中共在一些政策和立場上態度的變化。

有記者便發現,十七大報告中提到“要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同以前“轉變經濟成長方式”的提法不同,從“增長”改成了“發展”,並在18日的新聞發布會就教於中國國家發展改革委員會副主任朱之鑫。

不僅僅是字面改變

朱之鑫回答說:“由‘轉變經濟成長方式’到‘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絕不僅僅只是兩個字的改變,而是有著深刻的內涵,反映了我們黨對經濟發展問題認識的深化。”

他解釋說,經濟發展方式所強調的不僅是一個提高經濟成長的效益,還包括經濟結構的最佳化、經濟成長與自然環境的相協調,以及經濟成果的合理分配等。此外,用“發展”來代替“增長”,有利於正確區分政府和市場的作用,充分發揮市場配置資源的基礎性作用。

除了文字上的小變化,在報告中位置的更動,背後也大有文章。中共向來宣稱對教育高度重視,然而之前都把教育放在文化類,當作是文化事業的內容,有記者發現,十七大報告提出了要“優先發展教育,建設人力資源強國”,並且把教育放在“加快推進以改善民生為重點的社會建設”這一章,顯示中共已經把教育作為民生議題看待,而改善民生又是當前中共施政排序中的重點,相信今後對教育應當會有更多的投入。

同樣的例子也出現在報告對外界所關心的政治體制改革的呼應,雖然大體上並沒有給予太多的驚喜,然而“公民意識”的提法首次出現,卻代表著中共對待政治改革的態度已經發生微妙的變化。

報告提出要“加強公民意識教育”,而且後面還補充說明要“樹立社會主義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義理念”,與十六大報告對比,有本質上的進步。

五年前的報告只說要“認真貫徹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並沒提到“公民意識”,而且是放在“文化建設和文化體制改革”那一章;十七大報告關於“公民意識”的說法,出現在“堅定不移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一章。

五年來對於“公民”的態度也有明顯的差異。十六大報告同樣提出要“擴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參與”,十七大報告增加了“從各個層次、各個領域擴大公民有序政治參與”;十六大報告說“保障公民和法人的合法權益”是比較保守的講法,而且還加上了“完善訴訟程式”的民事司法前提,十七大報告直接說要“保障公民合法權益”,而且前提是“實現國家各項工作法治化”。

顯然,十七大報告對於“公民”的認識要比十六大報告更進一步。同樣是“民”,“公民”與“人民”的不同,就如朱之鑫所言,“絕不僅僅只是兩個字的改變”。

“人民”是個抽象的集體概念,是可以成為專政的權力基礎和藉口,不服從專政的對象往往都被冠上“人民敵人”的帽子而殘酷鎮壓。“公民”是現代民主政治的基本元素,是一個個有獨立人格和自由意志的政治個體,不是任何集團可以輕易壟斷解釋權的概念,也不是任何人可以隨便在政治上“代表”的對象,要成為公民在政治上的合法代表,必須經過一套公開公平的委託程式。

從這個意義而言,說中共確實有在十七大報告中體現它自身要求的“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並非溢美之詞。

當然,十七大報告的主要精神還是在堅持中共的一黨執政。從對“公民”的論述分析,可以理解為中共仍然以為中國社會還沒有達到公民社會的現代成熟水平,因此才需要“加強公民意識教育”。但是反過來看,一旦中國公民社會逐步成型,必然會要求一個更加開放自由的政體,十七大報告對“黨內民主”和權力監督的大篇幅闡述,毋寧說是為迎接那個時代來臨所進行的政治準備。轉自《聯合早報》

作者:葉鵬飛來源:《聯合早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