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七大精神心得:以十七大精神武裝當代大學生

黨的十七大是在我國改革發展關鍵階段召開的一次十分重要的會議。用十七大精神武裝當代大學生是確保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持續發展的客觀需要,是高校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的內在需要,是青年學生健康成長成才的現實需要。這是需要全黨全社會共同關注和支持、需要教育系統迅速回響的戰略命題。

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時代主題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濃厚的政治色彩和鮮明的時代特徵。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就是要把服務於大學生成長需要的個體價值與服務於政治教育需要的社會價值有機結合起來,同時在不斷汲取時代營養中增強實效性。用黨的十七大精神武裝當代大學生是當前首要的政治任務,也是當前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靈魂和統帥。

當前加強和改進思想政治教育的首要任務。當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發生著深刻變化,也出現了一些值得研究的問題,如結合國外學生事務管理的要求,把工作重點放在就業指導、學生服務、學生資助、發展輔導這些容易見效的具體事務上,而對這些工作背後最基礎的理想信念教育重視不夠。貫徹科學發展觀,必須把理想信念教育與學生髮展服務結合起來,統籌兼顧,協調推進;要把具體學生事務工作作為開展理想信念教育的重要途徑和有效載體,如在就業指導工作中滲透為人民做貢獻、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業觀念的教育,在學生資助中滲透回報社會、服務人民的社會責任感教育,在心理諮詢中滲透和諧文化、和諧社會等觀念的教育等,切實把十七大精神和要求落到實處。

新時期開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內容。用十七大精神武裝大學生,首先要用黨的十七大精神占領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渠道和陣地。要在大學生中深入開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教育,引導廣大學生確立“在當代中國,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就是真正堅持社會主義;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就是真正堅持馬克思主義”的重要思想。深入開展科學發展觀教育,幫助廣大學生進一步明確科學發展觀與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之間的關係,明確科學發展觀的科學內涵。要把這些教育內容迅速滲透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方方面面,切實做好黨的十七大精神進課堂、進教材、進學生頭腦的工作,把廣大學生的思想統一到黨的十七大對各項工作的部署中來,為大學生畢業後投身各行各業,推進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奮鬥目標奠定堅實的思想基礎。

創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法的內在動力。用十七大精神武裝大學生,不僅是當前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標,在這目標確立的同時,也同時提出了與之相適應的方法層面的要求,這就是我們創新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內在驅動。要進一步深入分析當代大學生這個群體的思想政治狀況、思維方式、行為模式、學習規律等等,在繼承傳統思想政治工作方法的基礎上,研究探索新的途徑、新的手段和新的方法,真正做到符合學生實際,符合時代特徵,符合教育規律,實現思想政治教育的“潤物細無聲”。一是要堅持教育方法與教育內容的協調性。當前的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能簡單地“新瓶裝舊酒”,而是要根據不同的教育內容來選擇教育方法,尤其像當前黨的十七大精神的學習活動,如果還是停留在讀學習讀本,缺乏學習平台、實踐手段和宣傳途徑,那還不能叫做得當的教育方法。二是要堅持教育方法與教育對象的適應性,當前隨著社會飛速發展,青年一代的成長非常迅速,經常是三四歲的年齡段就出現一個思想換代,而即使在同一個年齡段里,家庭背景、民族傳統、個性氣質等的差異也顯而易見,如果在教育方法上“一刀切”,顯然是不科學的。三是要堅持教育方法對教育對象的實效性,要反對形式主義,要提倡方法上的簡易而具有時效、自然而富有技巧。總而言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做到具體問題具體分析,這才是真正的科學發展觀,才是真正的科學方法論。

當前思想政治教育的重大課題

在中央印發的《關於認真學習宣傳貫徹黨的十七大精神的通知》中明確要求:“教育部門要切實抓好黨的十七大精神進教材、進課堂、進學生頭腦的工作,把學習黨的十七大精神作為大中學校思想政治教育和課堂教學的重要內容,融入到學校黨團組織各種活動中。”這是站在全黨全國的高度,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一個明確而又具體的要求。

以改革創新精神,推進十七大精神“三進”。多年的實踐證明,“進課堂、進教材、進學生頭腦”是開展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的有效渠道和手段。一是要堅持課堂教學的全員覆蓋。要適應工作要求,統籌整合資源,創新學習形式,通過“百萬首都大學生同上一堂課活動”,保證每一個大學生學習領會十七大精神。二是堅持教育途徑的全方位覆蓋。堅持書本導讀與網路解讀相結合,既要在思想政治理論課程中增加、滲透黨的十七大精神的重要內容,又要在校園網路上設定黨的十七大精神專欄,提供理論解讀、政策問詢、交流研討等渠道。三是要堅持教育過程的全時段覆蓋。堅持短期宣傳與長期學習相結合,既要在一段時期內大規模地宣傳十七大精神的理論要點,又要發揮高校社會科學學科優勢,加強十七大精神的理論研究,不斷破解大學生關心關注的熱點難點問題,形成長期學習的理論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