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十七大精神談落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體會

中國共產黨第十七次全國代表大會是在我國進入了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加快實施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第三步戰略部署的新形勢下,召開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代表大會。大會指出了新世紀新階段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對紀檢監察工作新的更高的要求。如何進一步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七大精神,切實擔負起黨和人民賦予的神聖職責?如何準確把握黨的十七大對反腐倡廉建設提出的新要求,推動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鬥爭深入開展?面對著新形勢、新任務、新要求,做為一名紀檢監察幹部,我認為真正做到在學習中加深理解、在理解中推動工作、在工作中開創局面。才能在領會十七大精神上有更深的認識,在服務大局上有更高的要求,在推進工作上有更實的舉措。通過對十七大精神的學習,結合自身工作實際粗淺談幾點對落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工作的體會。

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是加強黨的領導,深入推進反腐倡廉的重要制度保障,也是純潔黨風,預防腐敗的第一道關口。加強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就是要求每個領導幹部既要以身作則、嚴格自律,又要敢抓敢管、認真負責,切實抓好職責範圍內的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同時,各級紀檢監察機關要切實履行好組織協調職責,努力形成全黨動手抓反腐敗的整體合力。

一、加強教育宣傳,強化責任意識

黨中央、國務院《關於實行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的規定》下發以來,在貫徹落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方面我們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有少數領導同志仍然認識不足,有的把黨風廉政建設工作同經濟工作對立起來,認為當前的主要任務是抓經濟建設,反腐敗抓狠了,影響招商引資和構建和諧社會;有的把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當作是“軟任務”,認為這是黨委和紀檢監察機關的事,沒有放在應有的位置,“一手軟,一手硬”的問題沒有根本解決;有的對管轄範圍內落實責任制存在畏難情緒,不敢抓,不敢管。針對這些模糊認識,要首先從思想上解決不重視的問題。

一是加大媒體宣傳力度。每年的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和反腐敗重點任務分工後,要讓各部門各單位主要負責同志在報紙、電台、電視台上談一下反腐倡廉工作的開展情況,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的落實情況,開展工作的措施等公開向社會承諾,接受全社會的監督。開展反腐倡廉宣傳月活動,確定元月為黨風廉政建設宣傳月,宣傳月活動每年一個主題。使領導幹部警鐘常鳴,清清白白做官,認認真真幹事,爭當人民民眾的公僕。

二是抓好組織體系建設。自上而下建立健全組織領導體系,誰主管誰負責,誰分管誰配合,單位的一把手都是“一崗雙責”。基層單位黨政分工,但各自的職責分工不分家。形成“縱向到底,橫向到邊,各司其責,各負其責”的組織領導體系,使黨風廉政建設工作層層有人抓,層層有人管,一級管一級,層層抓落實。

三是健全和完善制度。各單位要建立與落實責任制相配套的目標管理制度、工作例會制度、工作聯繫制度、案件查辦制度、信訪舉報辦法、述職述廉制度及責任監督、獎勵制度等一系列相關制度,把落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工作具體化、秩序化。

二、細化任務,明確責任目標

認真落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的基礎是任務細化,對當年的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主要任務進行分解,落實到具體部門和負責領導。

一是明確“一把手”的責任。重申“一級抓一級、誰主管誰負責”原則,規定領導班子“一把手”是黨風廉政建設的第一責任人,全面負責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是本單位、本部門目標任務的主要承擔者。責任目標完不成,追究“一把手”領導不力的責任,領導班子發生違紀違法問題,追究“一把手”管理不善的責任。

二是齊抓共管,人人身上有擔子。班子其他成員向黨委(黨組)負責,既要抓好主抓的經濟建設工作、業務工作,又要抓好分管範圍內的黨風廉政建設工作,把黨風政風行風同經濟工作一起安排部署,一起檢查落實。職能部門各司其職,細化責任制內容,層層分解任務,分級簽訂責任書,明確每位黨員幹部應履行的職責。切實將上級精神落到實處。

三、認真考核,保證責任落實

為防止一些部門和單位在落實責任制中,重形式而輕實效的不良傾向,應注重保障機制的建立,重視抓好檢查考核,抓好責任追究等關鍵環節。通過檢查考核和責任制追究,保證責任制落在實處。

一是抓好檢查考核。把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的檢查考核工作納入監督檢查工作的總體部署當中,同經濟工作及其他業務工作一道進行。為使考核工作準確、客觀、公正,最大限度地量化指標,變無形為有形,使考核有依據。把考核重點放在第一責任人身上,考核方式通過半年初檢,年終集中檢查,對各單位領導班子和領導幹部進行述職述廉、測評、評議等方式,將考核情況與對領導班子配備,領導幹部業績評定、獎懲、使用結合起來。要進一步加強對領導班子成員動態管理,根據體制變化和人員調動,要及時調整和建立各級領導的廉政檔案,不斷完善基礎管理資料。認真落實責任履行情況自查及評價工作,並結合年終考核對領導幹部黨風廉政建設情況進行測評。

二是嚴格責任追究。責任追究是落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的關鍵環節,也是督促領導幹部認真履行責任制的硬性措施。在責任追究工作中,要賞罰分明,敢於動真格。黨風廉政建設責任追究制是一項具有強制性、威懾性的加強黨風廉政建設的重要措施。對考核結果能否做到賞罰分明,敢不敢對分管的責任人進行責任追究,關係到黨風廉政建設能否真正得到加強的問題。如果有規不行,違規不究,或者是重違輕罰,勢必造成制度荒廢,法紀松馳,問題更多。現在有許多問題屢禁不止,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執法執紀不嚴。因為,責任追究不同於一般的紀律處分。紀律處分的對象是直接的違紀者,對直接違紀者的處理儘管有時也會遇到一些干擾,但相對要容易得多。而責任追究的對象是沒有履行好領導責任而導致分管的單位(部門)、人員違法違紀的責任人(各級領導)。對這種追究責任者的處理要困難得多。因為,長期形成的“工作中出點問題是難免的”、“沒有功勞有苦勞”、“要以肯定成績為主”的思維方式,往往會“一俊遮百醜”、“以功諉過”而不了了之。或以經濟處罰為由,逃避執紀;或以集體決策失誤為由,逃避個人責任。使責任追究難以落實,特別是對“一把手”的責任追究更難。因此,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要得到很好落實,就必須嚴格執行責任追究制。責任追究必須敢於撞硬,敢於動真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