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小教學常規實施方案

中國小教學常規

教學是教師遵照教學大綱、課程標準,有目的、有計畫、有組織地指導學生接受思想政治教育、學習文化科學知識、培養各種能力的雙邊活動;教學工作是學校的中心工作,是學校全面貫徹黨和國家的教育方針,堅持“三個面向”,實現培養目標的基本途徑。

教學有一定的規律,教學工作應當符合而不能違反教學規律。所謂教學常規,就是根據黨和國家的教育方針、政策,以符合教育規律為前提,約定俗成制定的通常實行的規則。

教學常規的建立和貫徹,可以使學校的教學工作有章可循、有條不紊,可以有效地克服學校教學工作的盲目性和隨意性,從而建立正常的教學秩序,提高教學工作的整體效能,全面提高教學質量。

教學常規一般包括制定教學計畫、備課、課堂教學、作業批改、課外輔導、複習與考試、聽評課、教研與科研等環節,為全面提高我區中國小教學質量,現制定《威海火炬高技術產業開發區中國小教學常規》並公布實行,作為對學校教學工作的基本要求,對教學質量評估考核的重要依據。

一、制定教學計畫

學校、教研組、教師應根據上級的“教學計畫”或“教學工作意見”以及教學大綱、課程標準、教材等,結合實際情況分別制定具體的教學計畫,按照要求應先制定學年教學計畫,再根據學年教學計畫制定學期教學計畫。教學計畫一般應在開學前制定。

(一)學校教學計畫的主要內容:

1、確定本學年或本學期各年級的教學目標、任務,以及教學內容、教學進度。

2、提出完成任務的措施和要求。

3、確定教育理論學習的內容、形式與要求。

4、確立教改方向,確定教改課題與實驗教師人選,提出教改要求。

5、確定期中、期末考試閱卷要求,以及複習的內容與要求。

6、確定教師業務進修的目標,提出業務進修的要求。

7、確立校本教材開發項目,確定校本教材開發教師人選,提出校本教材開發要求。

(二)教研組教學計畫的主要內容:

1、根據學校教學計畫的要求,突出學科特點,確定各年級的具體教學目標、任務,以及教學內容、教學進度,提出具體的措施與要求。

2、確定教研活動的具體內容、組織形式及時間安排。

3、落實教改課題、教改內容、教改人員,制定教改實施方案。

4、確定課外活動的內容、組織形式及時間安排。

5、提出改進教學的具體措施及教學中應注意的問題。

(三)教師教學計畫的主要內容:

1、對學生的實際、教材的使用、教學大綱或課程標準執行情況的分析。

2、根據上級業務部門制定的“教學工作意見”以及學校、教研組教學計畫的要求,確定本學年(或本學期)所任班級的教學目標、任務。

3、分單元或章節確定教材的重點、難點,對教材內容和實驗內容提出增刪或改進意見。

4、以單元或章節為單位擬定教學進度表。

5、提出落實教學任務、提高教學質量的具體措施。

6、確定本學期教育理論學習的內容、時間,以及教研、教改課題與實施方案。

7、制定課外活動的計畫。

8、學年(或學期)結束時寫出教學、教研、教改總結。

二、備課

備課是教學的起點,備好課是上好課的基礎和前提,是提高教學質量的關鍵。不備課不準上課。備課要做到“五有”:腹中有書,腦中有綱,目中有人,心中有法,胸中有案;“五備”:備教材,備學生,備教法,備作業,堅持集體備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