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中小班化教學實施方案

一. 實施目的

XX學年我校七年級各班學生人數均為35人左右,已經具備了實施小班化教學的基本條件,為了讓學生學得更樂,發展得更全面,讓師生之間互動的頻率更高,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經學校研究決定,在七年級(3、4)班進行小班化教學試驗,為今後學校全面實施小班化教學,推進我校教學質量的提高積累經驗。

二.實施原則

實行由點至面,逐步推行的方式,在取得成績和經驗後擴大參與面。

三.具體措施

1.建立學習小組,明確座位安排

(1)做好前置診斷.

各班班主任和任課教師弄清學生的認識前提能力和情感前提特徵的現狀,為學生編排合作小組,確定學習目標,選擇學習方法。

(2)建立合作學習小組

根據前期診斷材料和七年級學生的心理特徵,再考慮到性別、興趣、現有水平,交往能力、組織管理能力等因素合理搭配、進行編組,每組人數以5—6名為宜。(男女生適當搭配、好、中、差生適當搭配)組員要進行訓練,做到既相互合作,又不過分依賴別人。組長定期或不定期輪換,輪換方法可多種多樣。

(3)明確座位安排

座位的編排多種多樣,根據我校的實際,建議以下安排:圓桌編排式(具體安排見示意圖一);面向黑板編排式;(具體安排見示意圖二)

2.實施討論合作學習,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按照“先學後教,當堂訓練”的教學模式,以分組學習的方式組織課堂教學。具體教學程式為:板書課題——學習目標展示——學習指導——學生自學——自學檢測——學生討論、教師點撥——學生小結——當堂訓練——布置課後分層作業。

為了加強師生互動,提高課堂效果,具體安排如下:

課前:

(1)教師樹立"以學生髮展為中心"的教學觀念

(2)教師要進行集體備課,備好學案和分層作業,要精心預設每堂課要討論的話題,以及準備課堂內即將由學生提問而生成的內容;

課中:

(1)安排好學生自我學習、小組討論時間

(2)交流時,採用首席發言人(小組推薦)和自動舉手相結合的原則,其他同學可以舉手補充

(3),在小組討論時,允許教師參與到個別小組的討論中,進行個別輔導

(4)充分尊重學生,及時表揚鼓勵有進步學生

課後:

(1)對分層作業要及時反饋;

(2)做好個別化教育的記錄

(3)對學習困難學生要實行作業面批,全班同學的作業每周至少要面批兩次

(4)每學期寫出一篇有關“小班化”教學的有質量的教學案例

四、工作要求:

1.加強組織,狠抓落實。通過學習不斷轉變教學觀,學生觀,教學方式和學習方式,不斷豐富自己的精神世界,不斷充實自己的思想內涵,不斷提高理論修養和業務水平,從而將超前的先進的認識轉化為全校師生共識和行動。

2.提高認識,全員參與。課堂教學改革是實施素質教育的突破口,就是要最大限度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真正實現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育價值觀三維目標的培養,首先教師要放手,把課堂還給學生,把學生變成學習的主人,可以通過專業引領,同伴互助,和機制激勵,回顧與反思,這些內動力來促使教師在實踐中接受新理念,體驗新課堂。

3.強化考評,務求實效。要強化目標意識,研究制定切實可行的質量目標,因材施教,分類推進,全面發展。要強化質量意識,把重點放在“備、講、練、輔、考、評”這些教學質量形成的關鍵環節上,不斷創新方式,激發效能,落實細節,夯實基礎,提升質量。從學生實際和學校實際出發,要做到教育經常化,制度化,學校進行督促檢查,全方位進行考核、考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