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鎮建設新農村總體方案

五、規劃建設內容

(一)培植好產業,實現生產又快又好發展。

生產發展是新農村建設的基本前提。我鎮是典型的“三農”鄉鎮,農業是農村的產業基礎,農民是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主體,如何調動農民的生產積極性,發展區域經濟,增加農民收入,是生產發展的重要內容。因此,我們要立足於本地優勢資源,加大產業結構調整力度,實現農業增效、農民增收。首先,鞏固傳統糧畜產業,進一步加大糧畜科技措施推廣力度,提高糧畜產品科技含量,鞏固和發展好農民的“糧袋子”和“肉籃子”;其次,是加快產業結構調整步伐,走以蠶桑為主導,苧麻、香蘭菜、經濟林果等產業共同發展的1+x產業結構模式,鼓起農民的“錢袋子”。一是力爭用三年時間發展蠶桑10000畝、苧麻xx畝、甜苦竹5000畝,二是鞏固現有5000畝經濟林果和每年種植5000畝香蘭菜。切實抓好一村一業,一組一品,一戶一個致富項目建設,確保農民實現更多經濟收入,不斷提升農業產業化水平。

(二)建設新村寨,實現村容村貌整潔。

生活寬裕是新農村建設的核心目標,村容整潔是生活寬裕的外在表現形式,也就是需要不斷改善農民生活條件,進一步提高農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質量。根據我鎮實際,就是要在抓好產業發展的基礎上,加強農業基礎設施建設,著力改善人居環境,建立健全與經濟社會發展相適應的社會保障體系。具體地講,在村容村貌改善方面,就是要做到組組通公路、戶戶有花有樹有竹、通水泥人行道、用上安全的電、喝上衛生的自來水、有一池三改;在人居環境方面,就是要做到“六個一”,即一間會客廳、一間好廚房、一個衛生廁、一間薪炭房、一間養蠶房、一個水泥院壩;在社會保障體系方面,就是要建好一個敬老院、一個衛生院、村組衛生室,抓好農村義務教育,各村民小組要有一間活動室、一套圖書、一套電教器材,爭取將黨支部建到每一個村民小組並開展好組織生活。通過五年時間,使條件較好的村達到“規劃科學、布局合理、功能齊全、環境優美”的目標。

(三)培育新農民,提高農民生產生活的能力和水平。

按照規範化、系統化、標準化的要求,以培養新型鎮村幹部和農民為目標,發揮鎮村幹部在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中的中流砥柱作用,提高農民的科技致富能力、市場競爭能力和自主發展能力。具體地講,一是要著眼於培育能幹事、會幹事、乾成事的鄉村幹部,為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提供堅強的智力保障;二是著眼於拓展農業外部空間,推進勞務輸出工作,大力開展外出務工技能和法律知識培訓,提高有序組織勞務輸出的比例,做大做強勞務經濟;三是著眼於實施“農民知識化工程”,以培訓農村實用技術、職業技能、文化、經營等知識為主要內容,使全鎮18歲以上、45歲以下年齡段的農村勞動力基本掌握1至2門農業實用技術或職業技能;四是著眼於開展以遵紀守法、移風易俗為主要內容的思想道德教育,改變農民落後的思想觀念。通過以上措施的開展造就一批高素質、有文化、懂技術、會經營的新型鄉村幹部和農民。

(四)組建新經濟組織,促進生產發展和農民增收。

按照“先運行、多扶持、後規範”和“民辦、民管、民營、民受益”的原則,圍繞發展“新品種、新技術、新組織”的要求,培育、壯大農村新經濟組織,完善各種利益聯結機制,放手發展各種行業協會、專業合作社、經濟聯合社及農村經紀人和行銷大戶等農村合作經濟組織,建立覆蓋農業產業的農村合作經濟組織群體,不斷提高農業專業化水平和農民進入市場的組織化程式,為農民提供產前、產中、產後服務。就我鎮的情況而言,一是要繼續支持智溢繭絲綢公司、人和苧麻公司、香蘭菜廠三個龍頭企業採用公司+基地+農戶的模式發展蠶桑、苧麻、香蘭菜產業;二是要扶持發展各類蔬菜、經濟林果、養殖等專業協會;三是要培育一些收購生豬、商品牛、經濟林果等農產品的行銷大戶或農村經紀人。

(五)塑造新風貌,提高鄉風文明程度。

鄉風文明是新農村建設的關鍵環節,其實質就是要不斷提高農民民眾的思想、文化、道德水平,不斷豐富農村文化生活,形成崇尚文明、崇尚科學、健康向上的社會風氣。具體地講,一是要發展壯大文化隊伍,廣泛深入開展民眾性文化活動,積極宣傳黨在農村的路線、方針、政策及有關法律法規,滿足民眾精神生活需要;二是深入開展以“愛國守法、明禮誠信、團結友善、勤儉自強、敬業奉獻”為主要內容的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教育和以“八榮八恥”為主要內容的社會主義榮辱觀教育,提高廣大幹部和人民民眾的思想道德素質,樹立健康積極向上的社會風氣;三是要深入開展“除陋習、樹新風”活動,大力弘揚健康、積極向上的文化生活,破除封建迷信;四是要在集鎮範圍內深入開展“*是我家,鎮容鎮貌靠大家”、“愛我*,建文明、衛生集鎮”等主題宣傳活動,樹立*省級重點集鎮的良好形象;五是要在廣大農村深入開展民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以“五好家庭”、“好公公婆婆”、“好兒媳”、“好女婿”、“孝順兒女”、“好鄰居”等評比活動為手段,樹立農村尊老愛幼、鄰里融洽、婆媳和睦的良好風貌;六是要加大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力度,繼續深入開展平安創建活動,創建“平安和諧*”,為經濟發展營造良好的社會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