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鎮建設新農村總體方案

(六)創建好班子,實現民主管理。

管理民主是新農村建設的有力保障。就是要在農村基層黨組織的領導下,健全和完善民主選舉、民主決策、民主管理、民主監督等村民自治機制和民辦、民管、民營、民受益的協會創建機制。我們要在大政策、大原則的基礎上,逐步完善村民自治和村民一事一議制度,切實發揮村民民主權利,把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和組織意圖轉化為民眾意願,變“要我做”為“我要做”。同時,通過制度建設把村民自治與法律法規有機結合起來,確保其在法律規定範圍內開展自治活動。要將新農村建設做為“三個文明”(物質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創建活動的重要內容,不斷將村務公開、財務公開和便民服務工作推向深入。要大力創新“親民、為民、富民”活動的“三培兩帶”(培育好產業、新農民、新經濟組織,大戶帶大面、先進黨員或幹部帶動民眾致富)活動,著力提高村級領導班子和黨員幹部在新農村建設中的組織協調、管理服務和幫助農民民眾增收致富的能力和水平。要進一步鞏固“雲嶺先鋒”工程、黨員先進性教育成果,以“六村”建設為契機,充分發揮農村基層黨組織和黨員的戰鬥堡壘作用和先鋒模範作用,把村級班子建設成為有凝聚力、感召力和戰鬥力,能帶領民眾脫貧致富的好班子和好帶頭人。

六、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點規劃

(一)建設點布局。

根據縣新農村建設領導小組的要求,結合我鎮實際,“*”期間的新農村建設點分三個層次:一是規劃2個村民小組整村推進新農村建設,達到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目標要求;二是規劃9個村民小組取得明顯成效;三是規劃13個貧困村民小組達到脫貧目標。(具體安排見附表)

(二)建設內容及投資。

根據中央、省、市、縣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工作部署,按照“*”期間2個村民小組達到新農村建設目標、9個村民此取得明顯成效、13個村民小組脫貧致富的建設要求,我鎮結合實際分層次規劃了基礎設施、人居環境、產業發展、民主法制、精神文明、新型農民培訓等建設項目。(分層次規劃點建設內容、方式及投資見附表)

(三)資金籌措。

在新農村建設中,堅持投資是推動發展的主要動力。本著以政府引導、適當扶持,民眾自主參與建設的原則予以實施,採取各種措施,加大資金籌措力度,對基礎設施、人居環境等建設項目資金主要通過爭取國家投資為主,民眾投工投勞參與建設;對產業發展、新型農民培訓等建設項目由政府給予扶持幫助;對精神文明、民主法制等建設項目由政府指導、引導,民眾自建,不納入投資範疇。

(四)效益分析。

1、社會效益。

通過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項目的實施,可以從根本上改變各建設點的農業基礎設施現狀,有效改善村民生產生活條件,明顯提高村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質量,實現人的全面發展,增強貧困地區的自我發展能力和脫貧致富能力。

2、經濟效益。

通過農業基礎設施建設,可以提高農業產出率,夯實農業基礎。產業發展項目的實施,可使各建設點農戶戶均有一至二個產業致富項目。再加上開展新型農民培訓,提高村民素質,增強發展後勁,從而產生較好的經濟效益。

3、生態效益。

通過生態能源、河堤治理等建設項目的實施,保持水土,增強地力,能有效抵禦自然災害;生態產業項目的實施,可提高植被覆蓋率,生態效益十分明顯。

七、保障措施及政策建議

(一)保障措施。

1、加強領導,落實責任,確保新農村建設落到實處。

成立由鎮黨委書記任組長,鎮政府鎮長、黨委副書記任副組長,其他相關單位為成員的領導機構,切實加強對新農村建設工作的領導。在規劃點建設中,要制定具有可操作性、符合實際的實施方案,並成立由掛村領導任組長協調工作組,落實專人抓、具體抓,明確各部門和各級幹部職工的工作職責,形成新農村建設的強大合力。在涉及基礎設施、人居環境等國家投入資金的建設項目,要加強資金管理和工程技術指導,確保項目資金落到實處和工程質量過關。

2、建章立制,強化管理,落實長效機制。

充分發揮村民“一事一議”的自治優勢,在規劃的建設項目實施完後,交付所在村委會和建設地村民小組按誰受益、誰管理的辦法進行管理,確保建設項目持久發生效益。同時,通過加強制度建設,建立符合各建設點實際的長效機制,為村民持久受益提供制度保障。

(二)政策建議。

1、要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增強農業發展後勁,為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持續健康發展打下堅實基礎。

2、要對發展蠶桑、苧麻、香蘭菜等產業的智溢繭絲綢公司、大竹人和苧麻公司、興文香蘭菜加工廠等龍頭企業給予政策支持,通過龍頭企業帶動農民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