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出版總署關於深化出版發行體制改革工作實施方案、

充分發揮市場中介和行業組織的作用,加快發展經紀、代理、評估等出版中介機構,建立專業化、社會化服務體系。加強行業誠信體系建設,探索建立出版發行企業信用檔案和市場信用制度,營造誠實守信的市場經營環境。

按照《國務院關於非公有資本進入文化產業的若干決定》的要求,鼓勵和支持非公有資本以多種形式進入政策許可的領域。按照我國加入世貿組織的承諾及關於文化領域引進外資的有關規定,完善管理辦法,提高新聞出版業利用外資的質量和水平。

五、積極實施“走出去”戰略

要建立和完善政府推動、企業主導、市場化運作的出版物“走出去”運行機制,提高我國出版發行產業的國際競爭力,逐步改變我國出版物進出口逆差比較嚴重的局面。

要全面落實《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文化產品和服務出口工作的意見〉的通知》的要求,著力培育一批具有較強國際競爭力的出版發行企業和企業集團公司,使之成為實施“走出去”戰略的基地和主體。要重點扶持中國圖書進出口總公司、中國國際圖書進出口總公司、中國出版對外貿易總公司等大型出版物進出口企業,在相關政策和資源配置上予以支持,明確目標,做好規劃,使其成為我國出版物的重要輸出基地。要加強出版物內容和形式的創新,採取多種措施鼓勵著作權輸出。要著力培養一批具有國際視野、熟知國際出版市場的專門人才。

要認真組織實施“中國出版物‘走出去’戰略工程”。切實用好“鼓勵中國出版物‘走出去’專項資金”,積極建設和打造一批擁有自主智慧財產權和核心競爭力的外向型的重要出版基地、重大出版工程和知名出版品牌;精心組織好“北京國際圖書博覽會”,充分利用“法蘭克福書展”等重要國際書展平台,採取有效措施,推動我國著作權輸出。繼續實施“中國圖書對外推廣計畫”,認真組織好“中國圖書特殊貢獻獎”的評獎工作,鼓勵國外出版機構和個人翻譯、出版、推銷我國的優秀出版物,以國際通行的方式積極推進漢語教學教材在海外出版發行。

鼓勵有條件的出版發行單位到境外興辦實體企業,採取獨資、合資、合作或重組、併購等形式拓展面向國際的出版發行業務,充分利用兩種資源、兩個市場,努力推動我國出版物進入國外主流出版市場。

六、轉變職能,加強和改進巨觀調控

要建立黨委領導、政府管理、行業自律、企事業單位依法運營的新聞出版管理體制,綜合運用法律、經濟、行政和產業政策等手段,推動事業繁榮和產業發展。建立職責明確、反應靈敏、運轉有序、統一高效的巨觀調控體系,完善預報、引導、獎懲、調節、責任、監督、保障、應對等機制。

進一步理順新聞出版行政部門與企事業單位之間的關係,切實實行政企分開、政事分開、政資分開、管辦分離,強化市場監管和公共服務職能。要規範從業行為,對重要工作崗位實行資格準入制度。充分發揮行業協會的作用,行業協會要銳意改革,按照“自我管理、自我服務、自我教育、自我約束”的要求,履行好協調、監督、服務、維權等職責。

加強行政執法工作,健全監督機制,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要規範審批程式,嚴格執法責任。要按照中央的要求,針對新的情況,制定有效措施,堅決制止強行向農村攤派發行報刊的行為。堅持不懈地開展“掃黃”“打非”鬥爭,採取切實措施堅決打擊非法出版、非法經營和侵權盜版行為。新聞出版總署和省級新聞出版管理機關要加強對文化體制改革試點地區新組建的地(市)、縣(市)級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局的指導,強化新聞出版行政管理職能;要建立與各地文化市場綜合執法機構之間有效的工作機制,確保“掃黃”“打非”工作只能加強,不能削弱。

七、加強對深化出版發行體制改革工作的領導

新聞出版總署成立深化出版發行改革工作領導小組,龍新民同志任組長,柳斌杰、鄔書林同志任副組長,有關司局負責人為小組成員。

各地新聞出版管理部門要在黨委、政府的領導下,認真參與制定本地區出版發行體制改革工作方案,切實加強指導。凡涉及與出版發行體制改革有關的重大問題要及時請示報告,重大改革措施出台和政策調整要按規定報批。

要根據體制改革中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加強調查研究,認真做好有關法規、規章的“廢、改、立”工作。積極推動《出版物市場管理條例》儘快頒布,制定並頒布《圖書出版管理規定》、《出版物進口備案管理辦法》等規章,把體制改革中的有益經驗和成功做法規範化、法制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