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華鎮中構建書香校園、開展校園讀書活動的實施方案

八、活動要求及保障措施 

1、完善圖書室、閱覽室建設管理,讓“沉澱”的圖書“流動”起來,使之成為師生借書、讀書的開放港灣。學校的一切宣傳工具要為本次讀書節服務,在校園網上開闢“讀書樂園”專欄,及時報導信息,把讀書活動搞得轟轟烈烈。 

2、繼續建立班級圖書角。既要保證學生有充足的讀書資源,又要儘可能不增加學生經濟負擔。建立圖書角首先是先鼓勵發動學生自帶圖書(可以自己先讀自帶的書),憑自願捐助到班級圖書角,每學年結束時可將自己的圖書帶回;其次,學生可在課間在圖書漂流驛站借閱。原則上借書時間和還書之間不超過一周。  3、建立圖書角借閱登記制度和圖書保護措施。學生每次允許借閱一本圖書,班級由專人檢查讀書筆記,並做好借閱、閱讀字數、檢查讀書筆記的記錄。 4、教師是學生的表率,用我們老師的讀書去影響學生,用自己的愛好去潛移默化地感染學生。每月上交一篇讀書心得(一學期四篇,期中教育教學方面的心得不少於2篇),學校每周三下午舉辦“教師講壇”,提供交流、展示、學習的平台。

5、班主任和語文老教師要做好導讀工作,認真組織好各種形式的讀書活動。 

①每個班級要制訂相應的創建“書香班級”的計畫,課外活動時除了聽廣播,參加興趣小組活動的學生外,一律用來閱讀。並鼓勵學生自主制定閱讀計畫。 

②在課程安排上做文章。利用好語文課課前三分鐘,每天的語文課安排一名學生進行美文薦讀。每周安排一節課外閱讀課,教師引導學生閱讀,教給學生基本的閱讀方法; 

③在閒散時間上做文章。如午自習和晚上讀報活動時間教師安排小助手組織5—10分鐘的閱讀; 

④在雙休日、節假日上做文章。推薦學生閱讀一定量的書目,引導大部分學生閱讀,吸引少部分學生閱讀,讓那少數學生在集體力量的召喚下也自覺或不自覺地參與到讀書的行列中來。 

6、語文老師做好對學生摘抄、寫日記、寫隨筆的檢查指導,教導處定期檢查,組織評比。 

7、學校圖書室專門設立教師、學生必讀書櫃並下發必讀書目;積極鼓勵學

生在休息時間、活動時間到圖書室去借書讀書; 

8、班級制定閱讀記錄表(可以發揮個人的創意,設計各式各樣的閱讀記錄)。通過課外閱讀記錄了解閱讀狀況。

9、開展讀書晉級活動。

讀書晉級活動的級別評定由班主任負責,晉級活動分五個級別,級別分別是 “讀書學士” “讀書碩士” “讀書博士” “讀書專家”“讀書學者”;每學年未讀夠學年任務的1/3且沒有相應讀書筆記的,為“讀書學士”;每學年讀夠學年任務的1/3並做有相應讀書筆記的,可被評定為“讀書碩士”;每學年讀夠學年任務的1/2並做有相應讀書筆記的,可被評定為“讀書博士”;每學年完成學年讀書任務並做有相應讀書筆記的,可被評定為“讀書專家”;每學年超額完成學年讀書任務一半並有相應讀書筆記的,可被評定為“讀書學者”。

10、定期在黑板報、校園廣播、校園網等方面加以展示,介紹學生的先進事跡和讀書心得。學期末開展“書香班級”、“讀書之星”評比活動,學期結束表彰“讀書專家”“讀書學者”。

11、師生共同做到“不動筆墨不讀書”。學生閱讀時要做好讀書筆記,師生的學習筆記內容主要以摘抄、感想、賞析和撰寫讀後感和個人感悟為主,學校建議學生每讀一本書,至少有一篇讀後感。

12、在家庭開展“親子共讀”活動,充分發揮社會、家長的作用,使其成為學校讀書活動的支持者、宣傳者和參與者、建設者。通過家長學校活動,要求家長每天和孩子讀書半小時,每周周日利用一小時的時間定為“讀書時間”,和孩子共同閱讀,共同提高,營造家庭讀書氛圍。有條件的家庭,要經常帶孩子到書店購書,拓寬讀書渠道,倡導家長在孩子過生日時以書為禮品。

13、建立健全相關考核評比制度,規範讀書活動,確保長效性。

14、與校園文學會員發展相聯繫,校園文學會員在同等條件下享有讀書活動的優待權。

營造書香校園,讓師生靈動的心自由地翱翔於“學海”、“書山”之間,讓讀書成為習慣,讓學習成為樂趣,形成一種風氣,一種氛圍,一種促使師生主動學習、自由發展的人文環境是金華鎮中永遠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