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務企業行動實施方案

落實相關就業政策。市人社局將有關就業政策整理彙編成冊,加大宣傳力度,積極落實社會保險補貼、職業培訓補貼、就業見習補貼、職介補貼、穩崗補貼、小額貸款貼息,降低企業的用工成本。

三、企業人才服務行動

實施企業家培育工程。堅持“走出去”與“請進來”相結合,市委組織部會同經信、教育、人社等部門,選派優秀企業家,分批到國內重點高校進行專題培訓;繼續培育和篩選一批企業家進入湖北省123企業家培育計畫;舉辦企業家論壇活動,定期邀請專家學者、知名企業家到我市授課,提高企業家的綜合素質。

邀請高校院所專家到企業掛職。市委組織部、市人社局、市經信局對企業的技術和人才需求,開展一次專題調查摸底,並結合實際情況,爭取相關高校院所專家到企業掛職。

搭建產學研合作平台。圍繞我市特色優勢產業,深入開展市校合作,依託相關高校的優勢資源,積極建立一批校企共建研發中心、院士專家工作站、省級重點實驗室、技術創新聯盟等,解決企業的人才技術問題。

四、轉型升級服務行動

大力推進“321”工程。(即30%的工業企業實現轉型升級,20%的工業企業實現自動化生產,10%的工業企業實現“兩化”深度融合)。一要抓龍頭。工業是聚合度高、關聯性強的產業,發展工業一定要有龍頭帶動。二要強骨幹。中小企業是我市企業的主力軍,也是促進工業發展的生力軍。三要促融合。紮實開展好“加快兩化融合,促進產業升級”競賽活動。

提升企業信息化水平。市經信局積極推進信息技術在產品研發設計、生產過程、企業管理、市場行銷、人力資源開發、企業技術改造等關鍵環節的套用和推廣。建設中小企業信息服務平台,引進信息化服務商開展行業或企業的信息化診斷服務。

引導企業自主創新。鼓勵重點企業推進產品創新,開發具有自主核心技術、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的新型產品。市科技局加大高新技術企業認定、企業專利申報工作力度。市工商局加大企業培育力度,力爭馳名商標、著名商標、地理標誌實現新突破。市質監局積極幫助企業爭創湖北省長江質量獎、黃岡市大別山質量獎,加大湖北名牌培育力度。

支持企業技術改造。支持中小企業技術改造,加快技術升級步伐。市財政部門要加大企業發展專項資金的投放,企業技術改造的支持力度。市經信局、市發改局、市財政局、市科技局、市商務局等部門,要認真研究各項政策,積極幫助企業申報各類政策性資金項目。

淘汰落後產能。市經信局認真落實國家產業政策,合理確定淘汰落後產能工作任務,綜合運用經濟、法律手段和必要的行政手段,推動行業結構調整和淘汰落後產能,促進企業轉型升級。

五、最佳化環境服務行動

加大政策服務。紀檢監察部門、經信部門開展一次惠企政策落實情況的檢查,確保現有各項政策兌現和落實到位。市經信局組織相關部門,系統整理涉企政策,並彙編成冊,利用電視媒體等宣傳途徑大力宣傳。開展送政策上門服務活動。

加強公共服務平台建設。市經信局要會同編辦、人事部門迅速按批准的編制數額配齊企業服務中心人員,加強企業服務中心的建設力度,完善公共服務平台基礎設施,要進一步發揮xx市富強經濟發展有限公司的服務企業優勢平台作用,免費為企業提供代辦證照、前置審批事項、代理項目申報、政策諮詢等無償服務;要充分利用《企業之窗》欄目,加大對企業的宣傳服務力度。

推進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市編辦按照轉變政府職能的要求,結合新一輪政府機構改革工作,規範保留的行政審批事項,最佳化審批流程,強化行政審批後續監管。加快政務服務體系建設,推進行政審批職能、事項、人員向一個科、室集中,向政務服務中心集中。推進政務服務中心(大廳)規範化、標準化建設,打造更為綜合、更為高效的政務服務平台。

最佳化發展環境。深入落實部門幫扶企業制度,幫助企業解決實際困難。按照“誰主管誰負責”的原則,相關職能部門進一步轉變作風,依法行政,提高效能。紀檢監察機關強化行政效能監察,進一步規範執罰執收行為,加大行政不作為、亂作為的問責力度,對亂收費、亂攤派、亂罰款及時查處。市委政法委牽頭組織政法機關推進《全市政法機關最佳化法制環境促進經濟發展的意見》落實,大力開展“送法進企業”活動,提供法律培訓、諮詢服務,維護企業合法生產經營秩序。市委宣傳部牽頭組織相關媒體,對全市重點企業和服務企業行動中湧現的先進典型,開展集中宣傳報導。市經信局、市統計局負責企業排序活動,展示我市創業創新的豐碩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