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建設領域突出問題專項治理工作實施方案

主要措施:

1、加強工程建設質量的過程監管。推行具有勞務分包企業資質的成建制建築勞務管理模式。積極推進項目標準化、精細化、規範化和扁平化管理。

2、加強對工程監理機構的管理,制定完善監理機構及其工作人員行為規範和法定職責,促使工程監理機構切實發揮獨立專業監督作用。

3、嚴格契約訂立和履約,禁止轉包和違法分包。

4、完善質量管理法規制度,明確質量標準和管理目標,加強工程質量監督檢查,強化企業質量主體責任,落實工程質量各方領導責任制。嚴格執行環境保護“三同時”制度,規範試生產管理。

責任單位:鎮建所、工業辦、環保所、公路辦、水利站、財政所、農電站。

5、嚴格執行安全管理法規制度,落實安全生產領導責任制,嚴格執行新、改、擴建項目的安全“三同時”制度和安全生產許可證制度,大力推行安全生產標準化工作,細化安全措施,防範重特大安全事故的發生。查處生產安全責任事故,深挖工程質量安全事故背後的腐敗問題,嚴肅追究有關單位和人員的責任。

責任單位:鎮建所、派出所、工業辦。

(六)加強物資採購和資金安排使用的管理

目標要求:著重解決工程建設項目物資採購監管薄弱、資金管理使用混亂以及工程嚴重超概算等突出問題,規範物資採購活動,促進工程建設資金規範、高效、安全、廉潔使用。

主要措施:

1、嚴格按照《招標投標法》和《政府採購法》的有關規定,加強對工程建設重要設備、材料採購的監管。

2、加強工程建設項目資金監管,深化國庫集中支付制度改革,嚴格概、預算管理,控制建設成本,確保財政撥款和銀行貸款等項目建設資金的安全。

3、對政府重大投資項目、嚴重超概算項目和財政性資金投入的公益性基礎設施項目進行跟蹤審計。

責任單位:財政所、工業辦。

(七)推進建設項目信息公開和誠信體系建設

目標要求:著重解決工程建設信息公開不規範不透明、市場準入和退出機制不健全以及工程建設領域信用缺失等突出問題,積極推進工程項目建設公開透明,逐步建立互聯互通的工程建設領域誠信體系。

主要措施:

1、認真貫徹《政府信息公開條例》,項目主管部門公開工程建設項目審批、核准和監管信息;建設單位提供工程建設項目招標信息、招標過程、施工工程管理、契約履約情況、質量檢查和竣工驗收結果等情況。拓寬信息公開渠道,以政府入口網站為主要平台,及時公布工程建設項目信息,逐步形成工程建設項目信息的共建共享。

2、完善工程建設領域信譽評價、項目考核、契約履約、黑名單等市場信用記錄,整合有關部門和行業信用信息資源,建立健全統一的企業和個人徵信、信用系統。建立健全失信懲戒制度和守信激勵制度。

3、發揮新聞媒體的作用,加強對專項治理工程的宣傳報導,強化對工程建設領域的輿論監督和社會監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