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中教學工作實施方案

5. 加強校本練習的研究。要逐步減少對教輔材料的依賴,努力設計有梯度、有深度、有效度的校本練習,要注重校本練習的拓展性、分層性、生活性和實踐性。學生作業必須要做到“四精四必”,(即精選、精練、精講、精批;有發必收,有收必批,有批必評,有評必補),要建立作業量檢測制度,真正減輕學生的作業負擔。。教師要指導學生建立重、難、錯題記錄本,夯實學生基礎。

6.重視個別輔導。重視培尖,重視補差。建立分層實施的課後輔導體系,讓每一個學生在最近發展區內均能得到一定的發展。輔導的方式包括針對共同性問題的集體輔導和針對個別學生個性問題的個別輔導。輔導時要熱情、耐心、析疑釋難,啟發思維,指導自學,以達到培尖補差的目的。新授教學內容的基本要求,要做到日日清。要堅持因材施教原則,千方百計讓每一個學生達標,確保合格率和優秀率都能達到規定的標準:對學有餘力的學生要不失時機地鼓勵向更高目標邁進,適當強化較高層次的思維方法訓練;對學習困難的學生,要分析原因,區別情況,有針對性地加強疏導和輔導。

五、增強班主任工作的責任心,為減負增效提質工程保駕護航。

新的形勢下,學生的學習習慣、學風、自主學習能力等的好壞已成為制約提高教學質量的重要因素。班主任在構建優良的班風和學風、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和自主學習能力等方面的工作顯得尤為重要。

1. 加強班主任崗位培訓,明確責任,制訂操作性強、人性化的班主任考核細則。

2. 提倡實行班主任競聘上崗,按照“個人申報——民主測評——校委會決定”的工作程式,讓有愛心、責任心強、經驗豐富的優秀教師擔任班主任。

3. 實行班主任坐班制,強化對學生的全過程管理。

4. 建立班主任與家長聯繫制度,通過建立家校聯繫本、家訪、校信通等平台加強與家長的溝通,及時調整學生的學習狀態和思想狀態。

六、做好師訓工作,強化隊伍建設,打造思想過硬、業務精湛的教師群體

1、加強師德建設,進一步強化廣大教師的服務意識,不斷增強教師的教育自控能力。杜絕為師不公,為師不廉,體罰與變相體罰現象。

2、繼續做好“自主互助學習型”課堂教學改革的培訓與落實。採用集中與分散培訓相結合的形式,為提高教師在教育教學中靈活運用“自主互助學習型”課堂的能力奠定基礎。

3、加強校本培訓,加快校本課程的開發進程,培訓中做到理論學習與基本功訓練有機結合,做到信息技術掌握與課堂教學實踐相結合,做到發現問題與教學反思相結合。使培訓工作制度化、內容化、科學化。要求完成:

1)每月至少完成1個教育教學反思。

2)每學期堅持讀一本與教育教學相關的雜誌,利用教研日交流。

3)每學期要讀一本教育論著,並寫出讀後感

以上均納入常規檢查。

4、通過開展“拜師帶徒,青勝於藍;互幫互學,齊頭並進”活動。實施青年教師培養工程,通過學習、實踐、研討等形式,不斷發現能人,培養能人,鼓勵能人,搭建平台,訓練培養一批青年教師,使其牢固樹立名師意識。

七、加強組織領導

學校成立以孔國年校長為組長,季年琪、史記敏為副組長的“減負增效提質”領導工作小組。將“減負增效提質”工程一抓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