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周恩來的四個晝夜》觀後感想

影片以20世紀50年代末60年代初,由於大躍進運動和連續幾年嚴重的自然災害所導致的全國性的糧食短缺和饑荒為背景,講述了1961年,周恩來總理到革命老區河北武安伯延考察調研,在四個晝夜與當地農民之間發生的感人至深的故事。“男兒有淚不輕彈,只因末到動情時”,在整個觀影過程中,乾澀了幾年的眼眶,隨著劇情的變化,或同情或感動,頻頻落下激動的淚水。

觀片後感受體會有三:一是脫離實際違背科學,結局必定是可悲的。“三年困難時期”是中國人心頭揮之不去、不堪回首的一段歷史記憶。出生稍晚於哪個時期的我,對此並不陌生,兒時便從父輩口中得知,山上儘是被人吃的光禿禿的樹木;用樹葉或野菜清水煮出的湯水充飢,導致浮腫失去勞動能力的爺爺;因吃了花生皮、玉米芯做成的窩窩頭而解不出大便的哥哥姐姐等。現在回過頭去看看,這一切的發生雖與連續幾年的自然災害不無干係,但也與大躍進運動以及犧牲農業發展工業的決策有關,他直接導致全國性的糧食短缺;二是中國共產黨實事求是勇於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的自省精神。由於中央政策的偏差給民眾帶來的生活困難,周總理真誠道歉,“我是總理,老百姓的生活出了問題,就是我的責任啊!”當張二廷等民眾說出大食堂的種種弊端,提出村幹部作風問題時,總理聽得嚴肅認真,並不時記錄,會後即與毛主席通電話,第二天就解散了大食堂,彰顯出了周總理等老一輩革命家虛懷若谷的寬大胸襟;三是片中人物真實不迴避現實。村委會主任郭鳳林是個讓人糾結的人物,民眾對他的真實評價就是:“如果有合適的,早將你選下了”。影片伊始他便在極力掩蓋著事實的真相,這和現在部分幹部表現極為相似。現在也有幹部或是出於宣揚自己的政績,抑或是以關心首長為名,實則為討領導歡心為目的,也確有部分源於不給組織添麻煩,關起門來自己解決困難的“硬漢子”。前兩種情況污染了執政環境,敗壞了黨的事業,後一種情況幹部實幹精神吃苦精神可贊,但不自量力的一味迎對困難,容易次生弄虛作假等,這也與黨的民眾路線相違背。

我們黨來自人民,和人民民眾的魚水之情是我黨賴以生存的基礎。周總理走街串巷,深入田間地頭,了解村民生活的事實真相,與現下個別領導基層調研如蜻蜓點水,視民眾利益如兒戲,視國家財富如已有等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享樂主義和奢靡之風,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實踐證明民眾路線乃是黨的生命線,觀片後更加體會到,發揚光大我們黨的寶貴精神財富是時代的需要,開展黨的民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是眾望所歸。作為老幹部工作部門的一員,要借黨的民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達到在思想上作風上“照鏡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目的,滿足服務老幹部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