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工作專業實習報告

4.  有刻板行為。常常喜歡玩某一個玩具或是做某一個慣性動作來表達自己的情感。王佐斌就是這種典型的狀態,他通常會發出像小孩子一樣的喃喃學語聲音,而且右手一直在向外甩手,並且隔一會就會起身竄跳一下。

5.  依賴性較強。腦癱兒童,很依賴陌生人。只要別人對她有友好的表現,她就會離不開他(她),且用力抱著別人並不停的笑。家園裡唯一的腦癱就是豆豆,她通常特別依賴人,她會一直拉著別人的手不鬆開,一直在笑,並且要來回的走動,需要有人一直陪著她。

家園裡一共有9名工作人員,其中2名後勤,7名老師。工作人員上班時間是從早上8:30到下午5點,中午時間是在家園裡和孩子們在一起,同吃同睡。晚上則是由男女老師各一名值班(因為有一部分孩子是寄宿的)。工作日裡給孩子們安排的課程有,周末分享,晨練,勞技,美術,音樂,體能等室內課程。當然也有戶外活動,周五下午會帶孩子們去公園裡玩,他們可以玩排球,籃球,羽毛球等。他們生活與學習的環境算是很不錯的,雖然是沒有辦法和他們自己家裡條件相比,但已經是實屬不易的了。我每天早上會基本上和他們同時起床,和他們一起吃早餐,而後會準備好他們喝的水,然後就和他們一起等待其他學生的到來。上午上課的時間時,我有時候會參與教學,更多的時間我是協助其他老是的上課。中午12點會準時吃飯,然後會讓他們有一段運動消化的時間,到1點的時候就讓他們去午休的。下午的課程會和上午安排的不一樣,以免重複會很單調。晚上6點吃飯,之後就會讓給他們看看電影或是視頻之類的休閒娛樂。8:30到了就會照顧他們洗漱睡覺。我每天的工作基本流程基本上就是這樣的。

開始的一周觀察時間,我想對他們的心理及行為上去進行觀察,但結果是我發現自己根本無法去真正的了解他們。,以我目前相關知識的儲備,我根本無法融入和理解他們的思想及行為。對於他們,更需要的是對生活環境的適應能力。工作日內我們教他們學習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知識和常識,帶他們去公園散步,兒童遊樂場玩,其樂融融,讓他們像正常兒童一樣享受生活。家園裡的張雨辰患有癲癇病,第一天來中午,就見他突然發生癲癇。一般發生癲癇會讓人失去意識,且伴有痙攣、口吐白沫等症狀。如果解救不及時,可能會有生命危險。老師們趕緊用家長帶來的藥給他服用,以免發生不測。這是我第一次看見癲癇病人發作,現在想起來還是有點恐懼的。家園裡的老師真的是很辛苦,而且面對這些隨時可能會發生意想不到事情的孩子,精神壓力真的很大,他們不但是值得被理解和敬佩的,同時他們的工作應該得到廣泛的幫助合作。

作為社會工作專業的學生,我深深明白對待這些特殊群體時,首先要學會接納和富有愛心。他們是需要我們給予更多關愛的天使般孩子。人的心靈都是在一個起點上的,沒有優劣,卑賤之分。儘管他們在智力或是能力上欠缺,但是他們的心靈的絢爛美麗一點也不亞於正常人。你對他們的好,他們都知道。我所做的只是想讓他們感受到,他們和別的孩子一樣,有很多人愛他們,有很多人在關愛他們,幫助他們,他們不孤單。在家園裡,我和他們吃住在一起,用真心去對待他們,儘管有時候也會大聲的呵斥他們的不良行為,但他們能明白,老師不是故意要對他們這樣的,確實是他們自己做錯了事情,老師才會這樣的。對他們好,他們也會對你給予他們的方式來表達他們很喜歡你。他們早上起來後見我還沒有起床,會敲我的門,叫聲“羅老師,起床了!”有時候就連上課的時間也會望著我、對我笑。每當這個時候,我都會特別的開心,肯定自己他們知道我愛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