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工作專業實習報告

有的時候正是因為這份隨他們的愛,讓我們這些作為老師的人看不到自己的位置。我們需要做的是教會他們更多的需要學習的東西,而不是代替他們去做。我是個急性子,有的時候看他們做一件事情很慢而且做不好的時候,我可能就會索性幫他們代勞去做。但是後來晁老師告訴我不要那樣做,讓他們自己學會做的時候,我自己才恍然後悔。作為一個社工,我太稚嫩了,感到很慚愧,把自己的專業理念完全拋在腦後。我真的不應該去幫助他們做那些他們自己能學會的事情。以後見了他們不會繫鞋帶,衣服沒有穿好,或是要喝水,我也只是站在那裡,給他們說該怎么做,很少會再去動手幫他們做好。需要讓他們自己意識到自己的事情應該有他們自己來完成,不能老是依靠和依賴別人來替他們把一些都做好,他們終究是要靠自己的。

四.家園目前的缺陷

1.  家園缺乏專職人員,工作人員的專業文化素質不高,急需對她們進行培訓(7名老師中只有晁老師和張老師是大專以上文憑)。在工作中,她們表現得不夠專業,對學員僅僅是提供安全服務與日常生活服務,缺乏人文關懷。非機構工作人員的參與令工作關係複雜。有時還有情緒問題及粗暴行為,對學員的態度在外人眼中是看不過去的。比如,對學生呵斥甚至是粗暴行為等。

2.  在工作態度上,有待改進。通常外人對弱智人士不了解,所以不免有些歧視,但工作人員對學員不應該有那樣的想法。工作時間課程安排需要嚴格執行,不是隨意的任由老師想起什麼就做什麼,通常有老師上課打發時間的這類事情。民間組織工資低是她們工作不夠認真甚至抱怨的主要原因之一,其實從事福利事業,精神財富甚於物質財富。當然,她們的工作任務和心理壓力之重,也是應該給予理解的。

3.  機構缺乏監督。可能由於是獨立的民營ngo機構,沒有監督機構,下面老師的工作不到位也沒人監督,工作流程比較鬆散。這也與我們國家民間組織的自律規範不到位有關。

4.  工作人員需要更加默契。由於弱智兒童不是很好照顧,工作量大,所以工作人員之間應該相互幫助,互相理解。同時,不要認為別人幫了忙,卻認為是應該的,甚至想讓別人做更多的事,應該心懷感激之情。老師之間不應該是只管著給自己分配的幾個孩子或是只照顧自己拿了特護費的孩子,其他孩子有麻煩或是事情時不予理睬。大家都是本著一顆相同的愛心來到家園,希望為這些不幸的孩子做些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

5.  在弱智兒童的教學上,提倡用一幫一的方法。因為每個孩子的智力和能力不同,應該針對於他們的個人情況來給他們安排學習課表,而不是刻板的讓孩子上一樣的課程,而不管孩子是否真的需要或是能否接受消化掉多學習的東西。。有的時候個別輔導比較需要時間,7位老師通常感到應付不了名學員。個別學員家長甚至對他們的孩子有放棄的想法,認為交了學費把人交給機構就不用管了。這樣,不免增加了工作人員的工作量與工作難度。而且,機構工作人員應該經常更換工作類型,換一種環境就有不同的心情工作,以免自己的情緒問題影響工作。

以上建議僅供參考,希望我的實習能給xx家園帶來一點益處,並能使這些特殊特殊的孩子得到一點的益處,是自己能夠發揮自己的一點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