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工會計實訓報告

3 .編制標準要求。單位向不同的會計資料使用者提供的財務會計報告,其編制的依據應當一致。根據《會計基礎工作規範》第六十八條的規定,會計報表之間、會計報表各項目之間,凡有對應關係的數字,應當相互一致;本期會計報表與上期會計報表之間的有關的數字應當相互銜接;如果不同會計年度會計報表中各項目的內容和核算方法有變更的,應當在年度會計報表中加以說明。

(五)會計資料整理

1 .各單位每年編制的會計憑證,應當由會計機構按照歸檔要求,負責整理立卷,裝訂成冊。

( 1 )記賬憑證應當連同所附的原始憑證或者原始憑證匯總表,按照編號順序,摺疊整齊,按期裝訂成冊,並加具封面,註明單位名稱、年度、月份和起訖日期、憑證種類、起訖號碼,由裝訂人在裝訂線封簽處簽名或者蓋章。

( 2 )對於數量過多的原始憑證,如收料單、領料單等,可以單獨裝訂保管,在封面上註明記賬憑證日期、編號、種類,同時在記賬憑證上註明“附屬檔案另訂”和原始憑證名稱及編號。

各種經濟契約、存出保證金收據以及涉外檔案等重要原始憑證,為了方便日後查閱,可以不附在記賬憑證後面,而是另編目錄,單獨登記保管,並在有關的記賬憑證和原始憑證上相互註明日期和編號。

2 .當年形成的會計檔案,在會計年度終了後,可暫由會計機構保管一年,期滿之後,應當由會計機構編制移交清冊,移交本單位檔案機構統一保管;未設立檔案機構的,應當在會計機構內部指定專人保管。出納人員不得兼管會計檔案。

移交本單位檔案機構保管的會計檔案,原則上應保持原卷冊的封裝。個別需要拆封重新整理的,檔案機構應會同會計機構和經辦人員共同拆封整理,以分清責任。

3 .原始憑證不得外借,其他單位如因特殊原因需使用原始憑證時,經本單位會計機構負責人、會計主管人員批准,可以複製。向外單位提供的原始憑證複製件,應當在專設的登記簿上登記,並由提供人員和收取人員共同簽名或者蓋章。

4 .從外單位取得的原始憑證如有遺失,應當取得原開出單位蓋有公章的證明,並註明原來憑證的號碼、金額和內容等,由經辦單位會計機構負責人、會計主管人員和單位領導人批准後,才能代作原始憑證。如果確實無法取得證明的,如火車、輪船、飛機票等憑證,由當事人寫明詳細情況,由經辦單位會計機構負責人、會計主管人員和單位領導人批准後,可代替原始憑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