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事業單位智慧財產權管理制度

第十二條完成科技項目契約約定或計畫任務書的規定任務後,研究人員須將全部實驗報告、實驗記錄、圖紙、聲像、手稿等原始技術資料收集整理交本單位智慧財產權檔案管理部門歸檔並填寫鑑定申請書,要按照國家和本單位的有關規定及時組織鑑定。

第十三條嚴格執行科技檔案的相關制度規定,包括檔案密級制定、借閱程式等,對涉及本單位技術秘密和商業秘密的科技檔案應採取限制閱讀措施。

第十四條對本單位的技術秘密和商業秘密,應嚴格執行國家和本單位的有關規定,簽定保密協定。

第十五條在與其他單位進行委託研究、委託開發或合作研究、合作開發時,必須訂立書面契約,契約中必須有關於智慧財產權保護的條款。

第十六條訂立技術契約(包括技術開發、技術轉讓、技術諮詢、技術服務等契約)必須嚴格遵守國家和本單位關於技術契約管理的相關規定,明確約定科技成果有關權益的分配等。任何個人未經同意,不得以單位的名義對外簽定技術契約。

第十七條對於在智慧財產權形成、保護、管理及科技成果轉化工作中有突出貢獻的,或有效制止侵權、維護公司智慧財產權合法權益成績顯著的人員,將依據國家和本單位的具體規定,給予包括發放獎酬金、提職、提級、職稱評定等物質和精神方面的獎勵。

第十八條屬於本單位的技術成果在實施或轉讓後的收益,按國家和本單位的有關規定進行分配。該項職務科技成果的發明人、設計人可按規定提取酬金。

第十九條違反本辦法,剽竊、竊取、篡改、非法占有或者以其他方式侵犯本單位智慧財產權的,或造成單位智慧財產權被侵犯的,由智慧財產權管理部依據規定追究經濟責任。構成犯罪的,及時向司法機關舉報。

第二十條侵害人為本單位員工的,應責令其改正,要追究直接責任者和部門主要負責人的責任,造成損失的,應當追究其經濟責任。

第二十一條侵害人為司f本單位員工的,應要求其停止侵害,承擔責任;造成損失的,應當賠償損失。必要時,提請政府機關處理或遵循法律途徑解決。觸犯刑法的要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二十二條本辦法在執行過程中如有與國家法律、法規相牴觸的,以國家法律、法規為準。

第二十三條本辦法由智慧財產權管理部負責解釋。

第二十四條本辦法自下發之日起執行。原辦法同時廢止。

點評:

《智慧財產權管理辦法》從其在企業管理規範中的地位上來說,應當是一個企事業單位管理智慧財產權事項的核心.該規範可以有兩種方案來確定其內容,一種方案是僅僅在該管理辦法中規定一些與智慧財產權管理相關的原則性規範,另一種方案則是在該檔案中將所有與知識廣權相關的事項確定下來。一個企事業單位的規章制度也要求保持一定的穩定性.

這裡所列舉的《智慧財產權管理辦法》(下稱“辦法”)是從企業當中實際使用的管理規範中挑選出來的.該管理規範遵循了第一種方案,規定了智慧財產權管理制度中一些總則性的內容,對智慧財產權工作涉及到的大體內容和不同種類智慧財產權包括的共性問題作了概括規定,在整個企事業單位智慧財產權管理制度體系中起到統領的作用.應在誼管理辦法之下再制訂與智慧財產權相關的比如專利,商標、著作權等規範檔案,而這些檔案的可操作性就應當相應地提高。

但是,本辦法在其所需要實現的目的上不是很清楚.這裡我們需要注意區分在制訂規範中兩個不同層次的目的,一個是指實施智慧財產權管理所需要達到的目的,另一個則是指制訂管理規範需要達到的目的,這是兩個不同的概念.

另外,本“辦法”在某些具體條文的規定方面也存在一些問題,尚需斟酌,如:

第二條,在企業的管理規範中,沒有必要對智慧財產權其外延進行規範,這也不是一個企業的管理規範能夠做得到的.而且在這裡的列舉中還出現了與國家法律、國際公約等不一致的地方。

第七、八條,這裡實際上需要規範定義的是職務作品、職務發明等內容,因這方面的內容在法律上已經有規定,所以定義的內容可以省略,而關於權益分配等的內容則往往可以通過具體的勞動契約等方式來確定,或者也可以在具體的管理規範中確定,在這裡進行統一規定不太合適。

第九條,此內容法律已作出規定,這裡顯得多餘。等等.

有關智慧財產權的事項,在相關國際條約、國家法律法規中都有規定.一般來說,企業的智慧財產權管理規範應當是這些法規在本企業的具體實現,所以應當儘量採用程式化,組織化的規範來確定法規中的內容在本企業具體實現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