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事業單位智慧財產權管理制度

第三章專利的申請

第十三條申請專利的目的在於獲得專利權,保護髮明創造現在和潛在市場,以獲得一定的經濟效益。

第十四條在新產品、新技術的開發,新材料、新工藝的研究、技術改造,引進技術的消化、吸收等工作中做出的發明創造,凡符合專利授予條件的,應及時申請專利,以取得法律的保護。

第十五條專利申請的提出

(一)凡欲申請專利的,發明人或設計人應填寫本單位《發明創造專利申請表》(見附屬檔案),發明人或設計人在填寫“申請專利的主要內容”欄時,應對申請專利的發明創造的技術特點包括新穎性、創造性、實用性、有益效果作出清楚完整的說明,並根據已知技術對發明創造的專利性作出評價;

(二)部門專利管理員應在“部門初審的意見”欄,就專利申請是否符合專法有關規定作出初審的意見;

(三)部門專利管理員將此表交至智慧財產權管理部;

(四)專利申請審批需要加快的,專利申請部門應當以書面形式提出,說明需加快理由,同(專利申請表》一併交到智慧財產權管理部。

第十六條專利申請的審批

(一)智慧財產權管理部由專職人員對申請專利的友明創造進行專利文獻檢索和專利性審查,並將檢索的情況及專利三性審查意見填入《專利申請表》中;

(二)智慧財產權管理部領導審查《專利申請表》並簽字;

(三)智慧財產權管理部將《專利申請表》報公司主管技術副總經理審批;

(四)公司主管技術副總經理批准後,智慧財產權管理部將“專利申請表”複印件返回到申請部門,進行專利申請辦理。

第十七條專利申請的辦理

(一)專利申請根據其經濟價值、市場競爭價值的大小分為:普通級,重要級、重大級。

1.普通級專利申請,是指經濟價值和市場競爭價值的大小均一般的專利申請;

2.重要級專利審請,是指具有一定經濟價值或市場競爭價值的專利申請;

3.重大級專利審請,是指創造性高,屬國內外首創,代表技術潮流或發展方向,能給公司帶來巨大經濟效益,使公司處於市場優勢地位的專利申請。

上一頁[1] [2] [3] [4] [5] [6] [7] 下一頁

(二)部門專利管理員通知發明人或設計人按《專利申請須知》(附屬檔案)的要求,提供專利申請技術交底書或專利申請檔案交智慧財產權管理部。

(三)智慧財產權管理部根據專利申請重要性等級的不同,按不同的方式辦理。

1.普通級專利申請的辦理:外觀設計的專利申請由智慧財產權管理部直接辦理,發明或實用新型專利申請由智慧財產權管理部直接辦理或組織本單位專利申請人辦理;

2.重要級專利申請的辦理:智慧財產權管理部在組織本單位專利代理人、發明人、相關技術人員或專利代理機構代理人進行討論,確定最佳保護範圍和方式後,組織單位內部專利代理人或委託專利事務所代理;

3.重大級專利申請的辦理:智慧財產權管理部組織本單位優秀專利代理人、發明人、相關技術骨幹或資質較深的專利代理機構優秀代理人員進行詳細討論,確定最佳保護範圍和方式後,組織單位內部優秀專利代理人或委託資質較深的專利事務所代理。

第四章專利的許可使用

第十八條本單位與其他單位合作研究、開發或者委託研究、開發簽訂相關契約時,契約應當包括專利申請權和專利權等技術成果歸屬的條件,並符合國家和本單位相應規定。

第十九條本單位與國內外組織或者個人簽訂的合作研究、開發或者委託研究、開發的契約中應包括下列內容:

(一)項目中產生的專利申請權、專利權和相關技術秘密的歸屬;

(二)本單位與合作方或者承接方對項目中產生的專利的轉讓、許可等的管理許可權和管理方式;

(三)本單位與合作方或者承接方投入的物質條件、資金及研究人員智力勞動各自所占比例以及對專利實施取得收益的分享辦法和比例。

未簽訂契約或者契約未約定的,項目中產生的專利權和相關權益由承擔者持有或所有。

第二十條本單位在引進技術,進口產品或建立中外合資企業外方技術、產品作為投資時,責任部門應將其技術、產品包含的專利技術項目,報智慧財產權管理部進行檢索。智慧財產權管理部根據檢索情況,提供檢索報告,為談判、簽約提供依據。

第二十一條引進技術涉及第三方專利時,應有擔保條款,明確雙方在涉及第三方專利時的權利、義務和責任。

第二十二條智慧財產權管理部根據單位發展要求,應積極為單位實施國內外專利技術服務。各部門對單位持有或所有的專利技術,應積極實施,本單位無條件或不能充分實施的,應適時進行轉讓或許可他人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