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士康實習日記

在學院官網“校企合作”欄目中,該院出台的《學生實習實踐(校企合作)管理辦法》中明確寫著:學生實習實踐(校企合作)屬於必修限選課程。同時規定,社會實踐按10-14周安排,6個學分。

可是,《辦法》中並沒有交代,如有學生拿不到這6個學分怎么辦。

在學院充滿“正能量”的洗腦和以學分“要挾”下,無論願意與否,在炎熱的夏天,每年都有數千名學生的身份變為“包身工”。

道理再明了不過,實習是學校為企業“代言”。在歡迎實習學生載譽歸來的條幅背後逐漸顯現的是,學校用學生的汗水賺了個盆滿缽滿。

張君安本人也曾公開承認,學生去富士康打工是學院工訓的必修課,和軍訓差不多,並非真正意義上的實習。

到富士康工作過的學生都知道,帶學生做暑期工人數超過50人,就可按照每人150元的最高標準給組織者提取代理費。這筆代理費不需要代理人提供發票,不計算在學生工資中,由富士康單獨支付。

“代理費是這樣的,300個學生以下,每個學生是50元,300個學生以上,每個學生是100元。學生實習期滿後,富士康公司按人數支付。”早在去年6月份,張君安就這樣對外說道,“這筆錢是用於貼補學生實習費用,沒有發給個人。”

“不過今年學校沒有收過一分錢代理費,但富士康給予學校平均每年10萬以上的獎學金和獎教金等。”近日,面對外界的拷問,張君安表示,“開運動會一般也有贊助。”

但是,有知情人士向新金融記者透露,真實的情況遠不止這些。“高陵新校區建設的啟動資金和一套500萬元的設備,都是富士康贊助的。”

根據相關資料顯示,去年10月,西安工業大學北方信息工程學院高陵校區施工設計圖完成,今年2月份前後確定了主體施工單位,目前該校區正在建設中。

在被新金融記者問及雙方之間是否存在上述經濟利益牽連時,學院和富士康均回復了“沒有”兩個字。

拋開雙方的利益牽扯,在源源不斷接收在校學生的背後,展現的是富士康巨大的用工缺口。

工作強度大,基層工人緊缺,“n連跳”造成的人心惶惶……眼下的富士康最焦急的是“抓人”。目前,在富士康最“流行”的招工辦法是依靠內部人推薦和動員親朋好友加入。

西安工業大學北方信息工程學院一位學生給新金融記者發來的照片顯示,煙臺富士康廠區內的走道旁掛著一條醒目的條幅,上面寫著“推薦親朋好友入職公司,與公司同心、同根同發展!400元的大獎等你拿”。

事實上,富士康用工荒問題綿延已久。由於富士康能帶來巨大的工業產值,一些當地政府甚至動員行政力量幫富士康“招兵買馬”。

“生活往往不是想像的那么簡單,富士康里儘是些為生活勞累的人,上有四五十歲的大叔大嬸,下有比我們還年輕的弟弟妹妹。”深夜,剛從煙臺富士康返校的一位學生髮布這樣一條微博,道盡富士康用工緊缺的窘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