碑不自立 名由人傳

據《人民日報》4月7日報導,陝西某貧困縣,縣委領導竭誠盡力為民眾辦了不少好事,受到民眾好評。但遺憾的是,每完成一件工程,領導即要立碑以記,並親擬碑文。由此引出群言紛紛,石碑雖起,口碑卻降。由是想到碑的本意,試略為一辨。碑者從石從卑,取堅用謙。本意是以堅石刻記要事,以期久遠,所以立碑之時總是思之又思,酌之再三,心也惴惴,手也顫顫,不知後人將會作何評點。碑即是“備”,既已上碑,就為歷史所備案。寵辱底定,不由人易。何敢草率,何敢張揚。在盛行立碑的封建時代,若行此事,往往也要庭議公論,焚香沐浴,畢恭畢敬。當年新中國成立,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念及近百年來無數英烈為國捐軀,特決定於天安門廣場立人民英雄紀念碑一座,並議請周恩來總理親題碑文。周恩來受命之後,誠惶誠恐,閉門三日,潛心練字,抄寫多遍,才完成現在碑上的這通文字,但他卻堅辭不題名落款。這是何等的胸懷和品德。碑者背也。一背,指所書之事已背人而去,屬事後之論。碑,最早是古人在下葬之時立於墓坑兩側的繫繩引棺之石。後來就順便將死者的事跡刻於其上,後逐漸演變為專門的記事之碑。可見其本意是蓋棺論定,後而書之。二背,指所言為他人、他事,是背對背,不是面對面,更不是自說自。現在某些地方官忙於為自己樹形象,爭虛名。工程甫定,碑身即起,水泥未乾,墨色已乾,行匆匆,急慌慌,如趕早集。爭立石碑之外,又有爭出書者,爭登報者,花樣翻新,不厭其煩。唐時白居易知杭州,為民修堤,後人感其功,立碑曰白堤;宋時蘇東坡又知杭州,再修一堤,後人又念其功,立碑曰蘇堤。假如當年白居易、蘇東坡都自磨一石,曰白曰蘇,立之湖畔,也許早已被埋於污泥,沒於塵堙。數十年前大寨因大修梯田而名揚全國,老英雄賈進才一生壘壩無數,滿手老繭如鐵鏽銅斑。別人說,老賈,大寨該給你立一座碑。老人說:“要碑做啥?這滿溝的石壩不就是碑。”說得好,碑本天成,何必人立。試想,如果老人也像某縣領導這樣,往每塊壩石上刻一個“賈”字,那參觀者該有何感?正因這壩上無字,所以如今大寨展覽館裡這位老英雄的形象更加燦爛。大功無碑,大道無形。你看歷史上有多少功德碑、記功銘都已湮沒荒草,踩入泥土,而那些為民族為人民做了好事的人,雖無碑無銘,甚至無墓無灰,卻永存青史,長在人間。歷史老人很怪,有自鳴得意者,就捂住他的嘴;有桃李不言者,偏揚他的德。從來都是碑不自立,名由人傳。我們現在提倡科學發展觀,提倡幹部要有正確的政績觀。有立碑嗜好者似應當引以為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