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會風與作風

如今,領導幹部用在開會上的時間確實很多。有事找領導,往往會被告知:“領導在開會”、“等我開完會”。有領導幹部坦言:我們工作的大部分時間在開會。會議也成為他們的身心之累。毋庸置疑,主持會議、參加會議是領導幹部的重要工作。制定政策、布置工作、調查情況、宣傳動員等等,都離不開會議。然而,並不是什麼工作都需要開會。諸如發布會、開工會、剪彩會、答謝會、評比會,還有什麼歌會、酒會、舞會、茶話會等等,細究起來,有相當一部分會並無實際內容,無非是大家聚在一起,湊湊熱鬧而已。會連著會,會趕著會,便出現種種不正會風:有的會本來內容很嚴肅,卻開得稀稀拉拉,遲到的,早退的,攪亂了會場;有的會該來的人沒有來,不該來的人卻來了,代會的不在少數;有的會“台上作報告,台下睡大覺”,講話的人口乾舌燥,聽會者不知所云;有的會台上言之鑿鑿,台下交談熱鬧,手機、呼機、商務通,鈴聲不斷;有的會“八點開會九點到,十點開始作報告”,開會的人嘖有煩言。會風連著作風,作風反映會風。會議過多過濫,在一定程度上助長了不良作風。有的幹部說起話來頭頭是道,做起事來心浮氣躁。喜歡坐在台上講,不願具體抓落實,滿足於“以講話傳達講話,以會議落實會議,以檔案落實檔案”。有人因此戲稱,落實就是開會,開會就是落實。結果檔案越發越多,會議越開越多。政策是否有效推行下去,問題是否得到有效解決,有的人並沒真正去關心。把大部分時間用在開會上,調查研究和解決問題的基本功就荒疏了。深入基層,深入實際,深入民眾,是我們掌握第一手資料,摸清本地區、本單位、本部門基本情況的重要手段,是我們想問題、辦事情、做決策的一個重要前提。毛澤東同志曾經說過: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有的幹部未做調查研究,卻不願放棄發言權,練就了嘴上功夫,很少觸及實際問題,鮮有實實在在的內容。可以說,官僚主義和虛報浮誇之風由此滋長,與民眾的距離和感情越來越疏遠。實踐證明,少開會,開短會,開高質量的會,不但該做的工作沒落下,反倒有利於工作的推進。因此,一方面,我們應端正作風,既要認識到會議的重要性,又要看到會議的局限性。不能把抓落實僅僅理解為抓開會。另一方面,我們應端正會風,這本身也是改進作風的一個重要途徑。要精減壓縮會議,把該開的會開好,可開可不開的會堅決不開。在開會的方式和手段上也應該加以改進,比如多開現場辦公會、對話會,藉助廣播、電視、電話等現代化通訊手段開會,並建立和嚴格會議的有關制度規定,如限時發言等。建議各地各部門以轉變會風為改進作風的一個突破口,破除形式主義,消除官場習氣,努力使求真務實的要求切實落到實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