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備黨員十七屆五中全會學習思想匯報

敬愛的黨組織:

中國共產黨第十七屆中央委員會第五次全體會議,於2010年10月15日至18日在北京圓滿召開。這是一次非常重要的會議,通過對會議的學習,我對十七大有了更深的認識,向黨組織匯報如下:

五中全會將集中討論審議“十二五”規劃建議,勾勒出我國未來五年經濟、社會、民主民生方面的發展路徑與圖景,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打下具有決定性意義的基礎。這牽動著每一位中國人的的期盼目光。會上提出六個“前瞻”,通過學習,我對它的理解如下:

“十一五”傳給“十二五”什麼樣的接力棒?如果說,從“十一五”計畫開始實施工業化戰略,我國的現代化進程就是一場拼體力、拼智力、拼耐力的接力賽,那么“十二五”時期無疑是最關鍵的一段賽程。對迄今為止的經濟發展和改革進程,做出分析和判斷,探討我國在“十二五”期間,需要著力關注和解決的問題,我們看到需要著力關注和解決的問題還有很多,如經濟體制改革的方向、農民工市民化的出路、縮小收入分配差距、推進工業化面臨的挑戰,轉變發展方式、區域協調發展等問題。

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是“十二五”的核心任務。在我國“十一五”與“十二五”相交之際,世界經濟已逐步步入了後國際金融危機時期。世界經濟將進入一個新的大調整時期。其間,全球經濟將低速增長、供求結構將發生較大的變化,貿易保護主義傾向將日趨加強,世界經濟及國際貿易的發展將更具不確定性。為適應後國際金融危機時期世界經濟的新變化,保持我國經濟持續、穩定和以較快的速度增長,實現國民經濟又好又快地發展的戰略目標,必須加快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實現經濟的整體轉型。因此,加快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將是我國在“十二五”期間所面臨的最重大的任務。

“十二五”推進是我國工業化的關節點。,“十二五”時期是我國工業化推進的關鍵時期,這就意味著:其一,基本完成了工業數量擴張的任務後,實現工業質量提升,成為世界製造業強國是這個階段工業化的核心任務。其二,現代服務業將成為提升製造業水平、推進城市化和吸收農業剩餘勞動力的主要途徑,需要快速發展。

拆除農民工市民化障礙的根本出路在於制度創新,推進教育制度的創新、住房制度的創新和農村土地制度的創新,還要涉及醫療保障、就業制度、戶籍制度等多種制度的改革,需要逐步推進,不能一蹴而就。

擴大居民的消費是推動經濟長期穩定發展的主要支撐。保證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不斷增長是我們黨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人民的根本利益集中體現為人民民眾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生活需要。因此,擴大居民消費需求就是我們經濟發展的根本目的,是我們社會主義國家人民當家作主的主要體現,也是落實科學發展觀的根本要求。

城鎮化是推進城鄉一體化發展的突破口。改革開放30多年以來,我國的城鎮化水平有了很快的提高,從1978年的17.92%,上升2010年的46.6%,目前,已有將近6億人口生活在城鎮,大約2.3億農民走向非農產業,其中1.3—1.5億生活在城市。城鎮化加速大大地推動了國民經濟持續、穩定的增長。但是,我國的城鎮化與世界各國的城鎮化不同,受城鄉二元制度的制約,人口城鎮化過程被割裂為勞動力的職業轉換與身份轉變兩個階段,目前,僅完成了農民向農民工的職業轉變,還沒有實現農民工向市民的身份轉變,形成“就業在城市、戶籍在農村;勞力在城市,家屬在農村;賺錢在城市、保障在農村”的“不完全的城鎮化”的特徵。這種“不完全的城鎮化”,不僅削弱了城鎮化對經濟發展的拉動作用,還影響和諧社會的建設。因此,加快城鎮化必然成為我國城鄉一體化的突破口。在加快城鎮化進程中,我們應著力解決城鎮化的滯後問題、內需不足問題、農民工市民化問題、服務業發展不足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