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工作總結及下半年工作計畫(郵政局)

3、推動解決快遞服務“最後一公里”投遞問題。

一是推進快遞進校園。我局通過各方面的調查摸底統計情況,根據學校對快遞進校園的需求,組織“四通一達”等快遞企業負責人及xx學院後勤部門負責人舉辦“快遞進校園”協調會,就實現快遞進校園設點規範化服務達成共識。由高校在學生生活區提供集中場所,並給予適當的租金優惠,已有圓通、申通、中通、匯通、順豐等多家公司與xx學院簽訂了協定書,進駐校園設立運營門麵店。同時,我局大力推動各快遞企業在校園內設定快遞服務末端智慧型快件箱等自助服務設施建設,並協調校方提供必要的場地和政策支持。目前,已有部分企業在學院內設定了智慧型投遞箱,多家企業也積極參與,準備設定自己的智慧型投遞設施,進一步滿足學院師生的需求。

二是指導規範快遞進社區。為進一步滿足廣大居民對快遞服務的需求,我局與市房管局共同研究擬定了《關於快遞進社區服務的指導意見》(宜郵管〔XX〕 15號)下發給各縣(市、區)房管局和快遞企業。為快遞企業與社區物業組織合作雙方,在合作方式、服務設施、服務標準、安全要求、明確責權等方面給予具體指導操作辦法。

三是探索快遞下鄉新模式。xx市經濟條件較好,規模較大的鄉鎮,“四通一達”快遞公司基本在鄉鎮設立了網點。但偏遠山區鄉鎮由於交通不便、人口少、業務量少快遞服務還處是“真空”現象。為破解偏遠山區鄉鎮“快遞下鄉”難題,我局充分調研,結合地區實際,依託當地的產業特色及縣快遞業現狀,積極引導銅鼓縣快遞企業推行“公司+服務中心+快遞超市”的同業合作經營發展模式,即由快遞企業負責人共同推舉一位有實力的快遞企業成立商務服務公司,統一管理快遞企業,集成快遞公司設立統一的快遞服務中心,快遞服務網路向下延伸設立鄉鎮“快遞超市” 的運營模式。並在銅鼓縣進行試點,這種合作經營模式運營,實實在在的將快遞服務覆蓋了鄉鎮和農村。同時企業盈利能力大幅提升,促進了快遞業與電子商務的融合發展,完善了城市配送服務體系,服務質量明顯提升。

(四)加強市場監管力度,確保行業安全穩定運行

1、嚴厲打擊無證經營違法行為。為了更好的規範執法行為,促進行業健康發展,上半年重點整治行業無證經營、跨區域經營等違法行為。截至目前,整治快遞分支機構未備案立案8起,處罰金額31000元。

2、嚴守普遍服務“兩條紅線”。組織開展了法定郵政普遍服務業務開辦檢查。截止目前,先後對25個郵政網點進行現場檢查,下發整改通知書8份,並召開了3次普遍服務座談會,督促郵政企業改善、提高普遍服務水平。

3、規範行業統計確保數據質量。一是“上門服務”指導企業統計月報、年報工作,就統計工作中存在的問題進行現場指導並督促報表任務落實,鼓勵企業繼續做好統計基礎工作,確保統計數據真實、及時、準確。二是建立統計服務qq群,通過網路平台實現信息互動、情況互通、工作互助、困難互幫的工作模式,增強了統計工作的實效性。三是及時通過市局網站定期發布xx市郵政行業經濟運行情況,指出行業發展的優勢和不足,引導行業健康發展。

4、嚴控禁寄物品流入寄遞渠道。今年我局聯合市安監部門對xx市危險化學品生產企業、煙花爆竹生產企業、鋰電池生產企業進行梳理,建立了企業名址數據,其中危險化學品生產、經營企業名址數據109份,煙花爆竹生產經營名址數據573份,鋰電池生產企業名址址數據5份,並聯合下發《關於切實防範危險品流入寄遞渠道的通知》(宜郵管〔XX〕8號),指導企業重點防範三類物品流入寄遞渠道。同時開展收寄驗視制度執法檢查,督促企業落實,確保寄遞渠道安全暢通。

5、嚴格落實收寄驗視制度,及時阻止快遞涉毒事件發生。按照省局下發的《關於進一步加強快遞企業收寄驗視工作的通知》,我局按照“全覆蓋、零容忍、嚴執法、重實效”的工作思路,督導全市各快遞企業切實落實執行收寄驗視制度,4月26日,宜豐縣申通快遞依法對寄遞信息缺失的包裹進行檢查時,發現疑似毒品的可疑快件,並第一時間向我局報告,在詳細了解事件經過後,我局要求宜豐申通立即與當地公安機關取得聯繫,對可疑快件進行鑑定。經鑑定,快件內物品為冰毒。公安機關立案偵查。

6、強化企業安全生產隱患整改。按照有關安全生產要求,我局重點對企業經營場所安全設施配置進行監督檢查154人次,對涉及存在安全隱患的13家企業下達整改通知書,要求限期整改,落實安全生產制度。

7、抓好重要時段安全監管工作。一是保障節假日寄遞渠道暢通。下發《節假日期間快遞服務指導規範》操作要求,要求企業向社會公布重大節假日快遞服務安排,確保重大節假日期間寄遞暢通;二是確保重大事件發生期安全。昆明3.1事件發生後,我局聯合公安、國安部門加大對寄遞物品的管控檢查,加強信息通報,要求企業及時上報管制類物品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