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個人銷售工作總結

感謝譚總帶領的行政部,有了她們的積極努力、無間隙的配合,才可以使此次會議完成的如此順暢。

此次觀瀾湖之行,我受益匪淺,以前在亞酒辦會議,接觸的人類別有限,客戶群也有限,視野和思路都會受其局限。這次會議使我受益很多,不但開了視野,而且在與其他人溝通的時候也非常受益,比如我學會了和酒店負責人及時溝通解決會務現場遇到的問題;和大智負責人共同解決客戶私自帶走酒店洗衣袋的問題。這次會議讓我學到了許多新方法和思路,讓我能夠從更高的視點看待問題。我非常感謝公司能給我的這樣的機會看到更大更寬廣的世界。它非常利於我的自我提升和突破。

九月份、慢慢走向成熟

在北方來說,九月份應該是晚秋時節了,而在南方,似乎是收穫才剛剛的開始。可能是負責過觀瀾湖會議的原因,在楊總的批准下方總讓我再次負責9月5號博鰲會議的工作,因為有了上次的經驗,此次會議的相關流程和安排做的還算讓領導滿意。突然感覺成功其實並不難,只要把一些簡單的細節做到了,心態擺正了,積累起來就是成功,也明白了有時細節是決定成敗的最大因素。

很高興,聯合通信在安陽開了一家專營商,而安陽是中原很有影響力的一個城市,這次gid信息平台走進了安陽,就說明了還稍微有些保守的北方人也開始對新的信息平台有了一定的認可度。應安陽專營商的要求,焦總準備派我和劉洹如去安陽進行培訓與業務開展工作。聽到這個訊息,很激動,這是公司對我的信任,認為我有能力去出差;同時也有擔憂,因為這是代表公司出去的,在外的一舉一動都是代表公司的形象,所以一定要把工作做好。只有做到最好才能體現自己的價值,體現公司的形象。以前做事的時候總是被自己的慣性模式所約束,而在公司領導培訓的日子裡,明白了做事要有創造性的思維,要知道條條大路通羅馬,不同的方法會有不同的結果。要腳踏實地的做事,在設定目標時應該根據自己的能力和環境,制訂合適的目標而不是唱高調。

後來因為有很多商會協會的領導參加安陽百城之旅會議,為了能應付大場面,所以公司決定讓楊總去安陽而讓我留在公司待命,很高興公司能做這樣的抉擇,楊總的專業知識和實戰經驗都很豐富,所以去了安陽,第一可以應對各類客戶的問題,第二可以向安陽的公司展現聯合通信的業務形象。如果是我去的話,是做不好這些的。所以要繼續留在公司積蓄專業知識,積累商談實力,希望有一日可以獨當一面,讓領導不用那么累了。我要時刻準備著,和公司共同承擔未來的日子可能遇到的風風雨雨,為公司的未來付出自己的一份汗水。

十月份、我的綜合素質全面提成

一、拓展訓練

7日和8日是值得深刻銘記的日子,因為那是我第一次參加由公司組織的“超越自我、熔煉團隊”的拓展訓練,就在這短短2天的時間裡,我收穫了許多,他所給予我的啟發和經驗是一筆永久的精神財富,無論我身處何種崗位,只要用心體會就能得到十分有益的人生感悟。

通過這次訓練給我最深感受有以下三點:

第一,接受任務時,在沒有搞清要求、規則和標準的情況下,不能使盲人騎馬走哪算哪,只有明確了任務、方向、目標,才能少走彎路。

第二,人心齊、泰山移,團結就是力量。沒有凝聚力的團隊就沒有競爭力。如果沒有團隊精神,這次的所有訓練項目就無法完成。如果一個團隊的人員各行其是、我行我素、自私自利、違法亂紀,勢必一盤散沙,工作就是難出成就,又可能導致失敗。相反,團隊的所有成員人人都以事業為重、關心集體、顧全大局、團結一致、齊心協力,就能形成一支無堅不摧的團隊。當這個團隊面臨艱巨任務或遇到困難時就能堅定信心,同舟共濟,在驚濤駭浪面前就能無所畏懼,就能完成別人認為無法完成的任務,就能順利地到達勝利的彼岸。

第三,這次訓練的全過程中,所有的隊員都為團隊完成訓練科目發揮了重要作用。正是由於大家嚴格要求自己,注重了細節,一絲不苟、自動自發、拒絕藉口,才順利地完成了任務。總結拓展培訓的經驗教訓,也是進一步推動團隊全力以赴做好各項工作的動力。他所強調的團隊意識、相互協作的這種精神境界,我認為正是我們公司企業文化的一種很好體現。

這次研展訓練不是一種單純的訓練,而是一種思維、一種考驗、一種氣概的體現。生活中、工作中沒有一帆風順的路,它也許正如此次拓展培訓一樣,充滿挑戰、充滿艱辛。臨時組成的團隊,人員都是平常工作中不曾深交的,可在活動中,我們卻表現出了前所未有的集體力量,原來產生默契的過程並不漫長,就要看你用何種心態去積極的參與。每個人都有巨大的潛力可開發,可我們自己往往忽略了自己的潛力,拓展雖說加強了團隊間的凝聚力,但更重要的是讓自己清楚地認識到自己的能力。人最大的敵人就是自己,所以戰勝自己就是取得成功的第一步。決不輕言放棄,多一些勇氣和毅力,很多機會就不會輕易放棄,要相信自己。

二、品牌熱線

14日,“強強聯手、共贏天下”商訊通媒體戰略合作簽約儀式在廣州遠洋賓館舉行,數字貿易gid商訊通與百度、優酷和zcom正式簽定戰略合作協定。而此次簽約催生出一個新的項目“品牌熱線”,旨在通過更專業的電子雜誌製作為企業提供更深入的品牌服務。在接下來的時間,為了能使“品牌熱線”這個新生兒順利的成長,大家一起探討和解決自己做“品牌熱線”業務時可能遇到的問題,同時站在客戶的立場去找到這個新項目可能存在的問題,通過這次問題的收集,我學習到了很多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