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校長掛職培訓學習總結

收穫與建議:

1、文化引領,打造學校發展引擎。在學校管理的路上,拼搏進取,滾爬摸打,必須樹立一種思想,讓學校主動發展,只有系統謀劃、科學發展,教育才能越走越好。用文化引領學校的育人方向。xx中的理念引導讓我們意識到,當學校理念內化於師生心理時,就會出現不令而行的文化景觀。教師團隊的發展、學生的自我超越,都會變成主動的訴求。這樣,教師就有了積極的生命狀態,學生也有了良好的表現。因此說,先進的文化理念必將引領學校的創新發展。

特別是我們在北郊中學學習時,他們建立了以“理解”為核心的學校文化。包括理解性校本教研、理解性德育、理解性教研組文化、理解性班級文化和理解行雲課堂。

所以,我認為文化是隱藏在學校物質表象中的精神核心,是學校文明進程的一種積澱,優秀的學校文化,才能孕育出優秀的學校教育。因此,基於學校的歷史傳統、基於現代化社會發展要求、基於培養什麼樣的人的思考,我們努力構建我們自己的學校文化,把學校的優良傳統積澱轉化為促進師生髮展的內在精神動力,堅持教育創新、厚積薄發和特色辦學。

2、深抓課程建設,提高育人質量。鮮明的辦學特色是學校求發展的最佳選擇,以特色拉動全局,以特色贏得聲譽,以特色彰顯品位。要把學校辦得有聲有色,就必須在思想引領下,深入開展課程建設,努力打造學校的特色。課程是一所學校發展的靈魂,也是一所學校的魅力所在。二十四中課程的特點是理念先進、體系完備、規劃科學、開設規範、資源優質、管理到位、效果良好。這讓我們深深地體會到,學校貫徹“以人為本的課程思想,創設多樣化的育人環境”的重要性。為此我們應該為學生量身定做“課程套餐”,既不放鬆國家課程的教育,又不丟棄地方課程的教學,還要重視最能彰顯學校文化建設特色的校本課程。

我們將在學習借鑑的基礎上開好五類課程:1、學科課程。進一步搞好我們的3443課堂教學;2、活動課程,其關鍵字是“體驗”;3、同伴教育課程,其關鍵字是“互育”;4、校本課程,其關鍵字是“個性”;5、隱形課程,其關鍵字是“文化”。課程是知識,是經驗,也是活動,運用活動課程化的構想去探索和實踐,將內容不一、形式多樣的活動按照課程理念加以整合,使之成為便於實施的課程,必將為課程建設提供源源不斷的發展活力。

學校文化建設和課程建設這兩點是我受啟發最大的,也是我在以後學校的發展建設中努力去做的。學校將確立自己的精神文化體系,以“文化與課程同行,課程與文化同在”,努力開發多元化的課程為宗旨,以規範國家課程,挖掘地方課程、開發校本課程、打造微型課程、探索家本課程;以校園文化、校本課程、辦學特色、有效課堂為載體,形成自己的文化追求。用文化的方式,追求有靈魂的生命智慧教育,努力使師生從文化浸潤走向文化自覺,從優秀走向卓越。

3、加強自身建設,提高校長素質,增強學校凝聚力。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說過:“校長是一個學校的靈魂。”要想評論一所學校,先要評論他的校長的辦學思想在治校中是否起著統帥全局的作用,它能體現出這所學校的辦學宗旨,辦學方向,治校方針和培養人才多方面。同時,只有使思想轉化為廣大師生思想行為的時候,才能擁為辦學靈魂,才能使學生充滿生機。一位好校長就能帶出一批好教師,就能辦出一所好學校。我們在辦學中普遍缺乏前瞻的教育思考、完整的辦學思想、嫻熟的課程領導力。我們在平時的學校管理中,往往注重學校的管理,是管理的行家,但不是學術的專家。我們每一位校長應該主動思考學校的發展方略、系統謀劃學校的發展規劃、精心策劃學校的發展項目。只有這樣,校長在自身發展的同時,也把學校的發展規劃提到一個新的高度。也只有這樣,才能提高校長的凝聚力,提高辦學質量,辦人民滿意的教育。

4、抓好隊伍建設,提高教師素質。一所學校的發展,離不開高素質的教師隊伍,學校對教師積極培養,主要是為教師提供平台,讓教師的理想成為現實,造就當代的教學名師。學校發展的關鍵在教師,教師的成長一定程度上依賴於學校科學的管理,管理出效率,管理出成果。常州xx中立足於教師發展,建設一支具有較高的文化素養、較濃的競爭意識、較強的科研能力的教師隊伍。學校要求教師人人走出平庸,學有專長,教有特色,對教師實行人文管理,強調參與意識,鼓勵老師主動發展,力求使每一位教師的心靈得到舒展,感覺到成長的快樂,強化積極的自我評價,體驗到成功的喜悅,逐步讓辦學理念轉化為教師的理念再進內化為教師的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