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級物理課改心得

二、新《課程標準》下的教研活動

我校為了保證物理課題組能夠順利完成各項教育教研任務,專門設定了物理課題辦公室,為搞好教研活動提供了良好的保證。

1、全組四人對每章節做深入的分析、討論,對三級目標在每章節的要求,根新《課程標準》確定具體的措施。

2、對每節課實行分頭備課,再集中討論,確定大的框架,在大框架下,每位教師根據自己學生的特點,增添適當內容或手段,因班制宜地探究方式。

3、教研活動採用分散與集中相結合。在學校倡導下,不注重形式而是注重了實效。以分散為主,集中為輔,對於集中只是在一章結束時的規範式研討而採取的一種方式。或是對學生做評價時討論方式。而分散更能體現出新《課程標準》的要求,每位教師收集與課堂教學有關的素材,提供課堂教學思路。各位教師取長補短,在不斷地學習工作中逐步提高。

4、教研活動開放式。集中活動時,由教師、各班物理課代表、班長、學習委員共同參加,對教材和課堂教學中提出不同的建議,以不斷地促進改革。

三、關於我校評價體系的思路

1、對教師的評價:

(1)不以學生書面考試成績作為評價教師的唯一標準,而是更注重教師在執行新《課程標準》下的理念的轉變和教育教學中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創造能力的具體體現。

(2)對教師工作的評價注重在課堂教學中的組織學生、指導學生創造性學習和探究的具體實施情況,由學校、教研組、學生三級評議。

(3)逐步開放課堂,正確引入社會各屆和學生家長走進課堂,實行監督、評議。

(4)要正確引導各課任教師自我評價

2、對學生的評價:

對學生學習的評價,從知識和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與價值觀三個方面採用各種形式的評價,不以試卷測試和校外考試作評價的標準。

(1)客觀公正記錄學生在學習中提出的問題,及課堂教學中的探究活動、小製作、小發明創造、小論文等,從中了解學生對知識技能的學習,是評價學生的一種方式。

(2)筆試採用開卷、閉卷相結合。

(3)教師和學生要記錄學生在探究過程中的觀察能力,猜想、假設能力,收集、處理信息能力,以及交流能力,注重學生參加了哪些活動,投入情況等。

(4)重視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表現,對其情感價值、科學態度等方面的進步及科學技術、社會問題認識上的評價。

四、體會

對於新課程改革由原來的不認同,經過假期培訓,到認同,由不理解到理解,到現在的渴望和推廣,也經歷了一場曲折複雜的過程。

1、 新課程標準強調了以知識為載體,注重了學生的發展,從根本上轉變了教育理念,著眼於民族的未來和整個國民素質的提高。

2、 改革切忌流於形式,必須嚴格按照新《課程標準》落到實處,由市區教研室監督指導。

3、在教學過程中切忌盲目。在學生的探究學習中,要加強雙基訓練,特別要加強學生對知識套用。教學過程要注重拓展知識的外延和豐富探究內涵,密切聯繫生活和社會。

4、教學過程中結合我市近幾年來物理教改的成功經驗,把透鏡式教學和探究式學習有機地結合起來。

5、課任教師在集體備課基礎上必須對知識結構和體系進行再創造並有課後札記,積累經驗。

6、實行“社會、學校、家長、學生”共同評價制。由於具體的評價標準難以細化,也帶來相應的難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