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心得體會

閱讀心得體會 篇1

活著,承載了多少意義,情感和力量呢?是進行時,是生命的持續狀態,是靈魂的永恆追尋。想想關於“活著”,這樣廣大而沉重的話題,似乎每一個語向都顯得蒼白,每一聲嘆息都顯得無力;然而,活著,是進行時,是你我此刻正在經歷的狀態,無從逃避,直至那一天,你我在神的審判台前,而從那一天起,我們將活在永恆的國度里。而活著和永恆,有人只看到了一部分,於是沒有永恆的方向,迷茫的活著。

當我們聽故事的講述者——福貴將自己的經歷娓娓道來,感覺著他活著的狀態一點點變化。年少無知時,萎靡的活著,無視妻子的艱辛,無視父母的關切,無視現實的責任。風雲突變後,掙扎的活著,戰場上經歷生存的殘酷抗爭,生活中面臨著底線挑戰,情感上體會為父為夫的角色的擔任,看盡生死後,麻木而樂觀的活著,無牽無掛,無淚無述,也無欲無求。少年去放蕩,中年想掘藏,老年做和尚。

我們會默默發現,活著是一種狀態,僅僅一個詞,悲慘,亦或苦難,淒涼,無奈,無法展現它的全貌,可是,哪怕是其中一方面,我們都無法深入觸及。小說以時間為主線,講述了福貴如何從游混於社會的闊少年變成一無所有的佃農。如何從剛開始無所事事的敗家子,到最後持家生活的頂樑柱,如何從剛開始的淡漠親情,到後來飽嘗白髮人送黑髮人的苦痛。

作為一個冷酷的作者,余華不動聲色的讓我們跟隨他的冰冷筆調。目睹少年福貴的荒誕破產和艱難,繼而又假惺惺的讓我們看到一點點美好的希望,讓有慶得到長跑第一名,讓鳳霞嫁人懷了孩子,讓某些時刻有了溫情脈脈,有了簡陋的歡樂。然而,就在我們以為噩夢不再縈繞他們的時候,余華絲毫未猶豫,讓角色迅速以各種方式死去,毫無徵兆,近乎殘忍。

因為遠離那些動盪的歲月,因為並未有過艱難和困頓,這個故事讓年輕的我們不禁有些戰慄,薄薄的十二萬字,籠罩著“欲哭無淚”的壓抑。只是合上書本之時,內心似乎多了一些超越世俗欲望和紛爭的平靜。現實生活的無情與殘忍,遠比我們想像的更寬廣;而活著,縱使要擔當諸多難以承納的苦痛,但是依然要忍耐,堅強。這應當便是活著的證據。

活著,在我們中國的語言裡充滿了力量,它的力量不是來自於叫喊,也不是來自於進攻,而是忍受,去忍受生命賦予我們的責任,去忍受現實給予我們的幸福和苦難,無聊和平庸。

閱讀心得體會 篇2

傅雷,提到名字第一想到的便是一本《傅雷家書》。慢慢的了解了其生平,一位讓知道中國人了解西方文學美術的引路者。從《傅雷家書》到《世界美術名作二十講》,無論是對於藝術還是人生,傅雷都有著自己獨特、獨到的見解,給孩子講的都是一些關於一個藝術家所應有的高尚情操,教育孩子要知道“國家的榮辱、藝術的尊嚴”,做一個“德藝俱備,人格卓越的藝術家”。他說過這樣的一句話:“先做人,其次做藝術家,再次做音樂家,最後做鋼琴家。”《世界美術名作二十講》通過列舉西方美術大家加以講解,為了解西方美學藝術開路。不僅僅是一本專業知識範本,也為愛好美術者提高審美能力。傅雷的《世界美術名作二十講》中,表達的思想在於藝術之美在於感受。突破很多藝術介紹書籍旨在分析名作構圖、光影、色彩、寓意的桎梏,在分析之餘表達他對藝術作品的感受,帶給讀者一種美的體驗。如果我們只能滔滔不絕講出每一幅畫作與雕塑的構圖與色彩特色,卻絲毫感受不到其中美的傳承,那欣賞藝術又有什麼意義呢。傅雷先生通過淵博的知識讓我們了解美愛好美,從做畫的背景、歷史、政治等等讓我們在欣賞美時不僅僅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如:達文西創作名作《瑤公特》用四年時間“使模特兒心魂沉浸在溫柔的愉悅之中,使她的美貌格外顯露出動人心魄的誘惑。”

序言中,先生對美術及藝術的產生必有其背景“夫一國藝術之產生,必時代、環境、傳統演變,迫之產生,猶一國動植物之生長……型格勢禁,事理、環境、民族性之所不容也。此研究西洋藝術所不可不知者一”。顯然一門藝術或者學問不是孤立而成的,與其他領域,學問等有著不可分割的千絲萬縷的聯繫。全書圍繞西方文藝復興以來至18世紀期間多位藝術大師及其名作展開,起於喬托,終於柯羅,文藝復興時期、巴洛克時期、浪漫主義時期的繪畫大師,如波提切利、達?芬奇、拉斐爾、倫勃朗、委拉斯凱茲、普桑、庚斯勃羅等,對雕塑、繪畫有著深入的講解。

最後關於書的質量,以拉斐爾的《自畫像》做封面出版社給予了豐富的配圖,在閱讀時能對作品有一個基本了解,不過印刷偏暗,圖片比較燒眼。

閱讀心得體會 篇3

說起讀書,在我的身上還真發生過不少趣事呢!

自從在老師的引導下我自己讀完了《小豬唏哩呼嚕》和《我和小姐姐克拉拉》以後,我就成了一個小書迷,經常看著書就忘了吃飯,忘了睡覺為此,沒少挨爸爸媽媽訓,但他們不是真生氣,當我再要求買書的時候,他們還是會滿足我。

有一次去爸爸的一個朋友家玩,早就聽說那位叔叔家的姐姐也很愛讀書,一到他們家我就被書的香味兒吸引到了樓上的閣樓。那裡的書可真多呀!曹文軒的、沈石溪的、林格倫的我仿佛找到了一座寶藏!看著眼前滿滿的一個大書架,我的口水都快流下來了。姐姐看了看我,從書架上抽了一本《保姆蟒》給我,然後她自己也拿了一本書在沙發上坐下看了起來。一個上午,我被大蟒蛇保護幼兒的舉動吸引著,被人與動物之間的深情感動著。當阿姨來叫我們下去吃飯時,我捨不得放下手中的書,對阿姨說:阿姨,能不能給我們拿點吃的上來?阿姨被逗樂了,笑著說:看來,你也是個‘小書蟲’呀!在爸爸媽媽的呵斥下只好暫時放下書下樓吃飯。狼吞虎咽地吃了幾口,我就迫不及待地又跑到了樓上。一下午,我痛痛快快地享受著大餐。可是,快樂的時光總是過得特別快,感覺才一會兒就到傍晚了,爸爸媽媽說要回家,可是我卻怎么都不想走。叔叔阿姨客套地說:要不在這兒吃了晚飯再回去吧。我連忙點頭:好的,好的!大家都樂了。

吃過晚飯走在回家的路上,我懷裡抱著從姐姐那裡借來的十幾本書,心裡樂開了花兒。爸爸笑著打趣:"可真得感謝你呀,我們還多吃了一頓!

閱讀心得體會 篇4

“書籍鼓舞了我們的智慧和心靈,它幫助我從腐臭的泥潭中脫身出來,如果沒有他們,我就會溺死在那裡面,會被愚笨和卑鄙的東西嗆住。”在這個暑假,我懷著對高爾基這句名言佳句的崇敬之情,翻開了他的“自傳體三部曲”之首的《童年》一書。

書中的主人公名叫阿廖沙,他早年喪父,母親被迫去外祖父家生活。踏進這個家的時候,阿廖莎就感受到了殘暴和仇恨。兩個舅舅因為爭奪財產而大打出手,在利益面前他們如此自私、兇殘。兩個人像鬥雞一樣明爭暗鬥、互相傷害,把整個家弄得烏煙瘴氣。在生活中,像阿廖莎舅舅那樣的人不計其數,他們為了一點利益不折手段,不惜與親人、朋友翻臉。

雖有充斥著仇恨的煉獄,但也有充滿愛的光明殿堂。

外祖父毒打阿廖沙的時候,阿廖莎的外祖母一反平時的懦弱,不顧一切地衝上去保護阿廖莎。後來,又在阿廖莎害病時,因為他的母親沒有去照顧阿廖莎把母親狠狠地訓了一頓,質問他為什麼不保護阿廖沙。每一個細節都讓我熱淚盈眶。外祖母對阿廖沙的愛超過了一切,包括她自己。

阿廖莎在光明地引導下成長,最後變成了一個正直而又善良的人。

面對生活中的煉獄,有的人選擇像阿廖莎一樣在黑暗中尋找光明;有的人選擇黑暗在沉淪;有的人選擇在黑暗中隨波逐流,更有人承受不住黑暗的重壓而放棄生命……這本書之所以被全世界人所青睞,是因為它鼓勵一代又一代人樹立戰勝黑暗的勇氣,指引迷失在黑暗中的人尋找希望的光。

如果每個人都擁有像阿廖莎那樣的毅力,那么世界上就會少一分猜忌,多一分信任;少一分黑暗,多一分光明!

合上書,我思緒萬千……

閱讀心得體會 篇5

這本書從冉阿讓最近出獄開始,講述了法國前夕人們的苦難。冉阿讓坐了19年牢,其中4次企圖越獄占了14年!他因用石頭打破麵包店的窗戶並拿走一條麵包而被判處五年監禁。出獄時,他已經是一個中年人了。他拿走麵包只是為了不讓他妹妹和她的兩個孩子挨餓!

冉阿讓的罪行只代表過去,但人們仍然嘲笑他,甚至他的善良也經常被誤解。他救了一個叫割風的老人,但暴露了他的真實身份。他撐起馬車,以便老人能從車輪下逃脫。沙威偵探知道只有被稱為“傑克”的冉阿讓才能撐起馬車。他遇到了一個可憐的女人,芳汀!為了維持生活,她把女兒珂賽特寄養在陰險惡毒的唐納迪家。然而,唐納蒂的母親卻把她當奴隸,讓兩個女兒整天吃穿暖。我一讀到這裡,就有一種衝動,想把珂賽特帶回我的家。

看完這本書,我深刻體會到了各種社會矛盾。我討厭它,想擺脫它。然而,社會的文明需要我們共同努力。我呼籲大家做一個正直的人,用公平公正的眼光看待事物,為社會的文明發展做出貢獻!

閱讀心得體會 篇6

時間就像流水,只能流走,不能流回來。時光飛逝。我們珍惜和平嗎?看了朱自清的《匆匆》,覺得時間很寶貴。桃花謝了一次就可以再生,可是青春怎么能留在過去呢?

看完課文,仔細想想。你做的不是浪費時間嗎?作為一名國中生,我從來不把學習當成一件事,我整天都在籃球場上度過,我把籃球當成我的知己,我的主要任務。這不是浪費時間嗎?雖然我表面上有反思,但在實踐中採取了哪些行動?星期天,時間那么多,做作業要20分鐘。我沒有在球場上浪費時間。我曾經想成為明星。太棒了。那些體育明星從小就開始健身,而我和我們一樣,只能白白浪費在球場上的時間。讓我們早點努力學習,長大後為祖國的建設儘自己的一份力量。

過去的就讓它過去吧,讓我們珍惜未來的時光,利用未來的時光,讓我們的生活流下一些光輝。

閱讀心得體會 篇7

讀書使人心理、精神、人格氣質不斷發生根本性的變化,在思想的超越性和言說的有限性之間感到生命的飄逝性,在怦然心動的閱讀中體悟無邊的人類憂思和生命意義的升華。寫過多部描述戰爭的小說作家黎汝清在讀書時的體會時說:“在書的天國里,我是自己的上帝。對於歷代帝國將相我可以呼之即來,揮之即去,我可以超越時空在古往今來的書海里任意遨遊,我可以與老子促膝談心,也可以跟黑格爾老人爭辯是非,我可以扼腕嘆息,可以體驗人生至福。”是啊,讀書越多,想像越豐富。它使人的大腦更充實,心胸更加寬廣,信念更加堅定,內心更加和諧。

從我讀書的經歷中深深體會到,讀書是我成長的智力支持和精神動力。當簡愛說“我們是平等的,我不是無感情的機器”,我懂得了一個人的自尊;當魯迅說“地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我懂得了創造的重要;文天祥在屠刀下高吟“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使我懂得了什麼叫氣節;海倫在失明又失聰的情況下,毅然堅持學習,最終成為著名的作家,使我懂得了這叫意志。所以,讀書是我充實生活的精神支柱。

讀書有助於我們形成正確的人生觀。讀書必將各種信念注入我們的腦海,使我們充滿崇高的思想,從而使我們入神忘情,靈魂升華。學然後知不足,教然後知困。孔子這句話,以前我不夠理解,現在我知道愈是學習,愈是發現自己的無知,當了教師,才知道教書育人是多么的不容易。教師怎樣才能成功?首先做到:敬業、樂業。敬業,就是要崇敬教育工作。“職業”只能教好,“敬業”才能既教好書又育好人。

沒有敬業精神,當不了一名好教師。教師要在教書育人中享受快樂,教師還必須勤於反思、不斷提高自己的學養,而讀書是促進教師人生髮展和專業成長的最好途徑。社會的發展需要教師的知識應該是複合型的,既要橫向拓寬,又要縱向深化。新課程的理念就是要打破學科界限,強化通識教育;教師的知識還應該是超前的,要有未來意識,要超越時空界限,了解前沿知識,彌補教材內容滯後的欠缺;教師的知識也應是動態的。只有不斷讀書學習,不斷補充、豐富原有知識結構的教師,才能跟上時代的步伐。

讓我們共同提升對閱讀的認識,自覺地積極主動地進行閱讀吧。那就讓我們在生活中,在工作中,在閒暇中,在匆忙中,拿起一本書,讀起來,不僅使你振奮起來,精神起來;而且,你的學生,學生的學生,還有我們的民族都會隨之精神起來!

讀書是辛苦的,但又是快樂的,對此我無怨無悔。讀書使我對教師職業更加熱愛,並始終洋溢著教學的激情;讀書,給我不斷注入新鮮的血液,為我增添了教育的智慧;讀書,還使我學會了思考,懂得對教育教學中存在的問題進行探索,也使自己對教學藝術的完善追求比以往有了深刻的理解。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學無止境。在今後的學習工作中,我將堅持不斷“充電”,不斷拓寬自己的教育教學視野,不斷開放學生學習的空間。我因為忙碌而感到充實,工作中因為有學生的存在而感到快樂,生活中因為有書的相伴而感到精彩。

閱讀心得體會 篇8

《家》是巴金的代表作,作為《激流》三部曲之一,透過對一個大家庭的描寫折射出對舊社會舊制度的厭惡與憎恨。

《家》這部分以“五四”的浪潮波及到了閉塞的內地——四川成都為背景,真實地寫出了高家這個很有代表性的封建大家庭腐爛,潰敗的歷史;用巴金老先生自己的話說:他“所要展示給讀者的乃是描寫過去十多年間的一幅圖畫”。高氏豪門外表上詩禮傳家,書香門第,但掩蓋在這層帷幕之後的,卻是內部的相互傾軋,明爭暗鬥,腐朽齷齪,荒淫無恥。為了維護這個作為封建制度的支柱而又面臨崩潰的家庭,以高老太爺和高克明為代表的那些衛道者,竭力奉持著禮教和家訓,壓制一切新的事物,甚至不惜以犧牲青年為代價。這就又加深了新與舊、當權勢力與被壓迫者的矛盾,並使年輕人遭受巨大的痛若。在《家》中,就有梅表姐的抑鬱致死,瑞珏的悲慘命運,鳴鳳的投湖悲劇,婉兒的被逼出嫁……這些青年女性的不幸遭遇,無不是封建制度以及禮教、迷信迫害的結果。作者通過這些描寫,表現了深切的同情和悲憤,並向垂死的制度發出了“我控訴”的呼聲。

本書向我們充分的展現了封建社會家庭的面貌,封建的思想意識把人們一個個逼上了絕路:大少爺“高覺新”終日思念“梅”;“鳴鳳”因被迫婚自盡;“覺新”的表妹因大人思想保守,有病不能及時醫治,最終死了。當今社會,新的思想意識層出不窮,現在的思想是開放的,並不局限於傳統的觀念,新的資訊通過各種渠道傳送到我們面前,開拓了我們的視野,給我們灌輸了最新的有益的思想意識;變封建為開放,變傳統為創新,變專制為民主,推動了社會的發展。在巴金的《家》中,在那封建社會中,不敢像我們那樣開放,不敢創新,沒有民主;但現在有了,還有了網際網路,有了電視,有了計算機,有了……有了很多可以讓我們了解最新資訊的渠道,這一對比,證明了社會在發展,人類文明在進步,精神境界在不斷的提升著。我們可以向《家》裡面的“覺民”、“覺慧”學習,接受更多的資訊,敢想敢做;還要以《家》中的“覺新”為借鑑,不要一味的盲目的順從,否則到頭來還是苦了自己,要為自己的理想去奮鬥。巴金痛斥了人與人在交往中黑暗、違心和奉承,通過三兄弟間性格的不同和對未來社會的不同看法進行了層層更加深入的分析。

在三兄弟中我最欣賞的是老三覺慧他是一個對前途未來充滿信心,堅定不移的相信舊社會一定會過去,舊制度一定會被捨棄的有志青年,也就是因為他的這種性格使他和老大覺新的性格剛好背道而馳,就像兩條平行線不可能有任何交叉點一樣,也就注定著他們走的是截然不同的路,老大覺新的性格用現在的話來說就是懦弱到極點的那種人,在以前就稱他為“無抵抗主義”,也就是因為他的這種性格導致他身邊最親的人死的死,走的走。雖然他感到無比的痛苦,但這種痛苦卻並沒有讓他改變自己的性格,只是在思想上有了些許轉變,但這種轉變並不足以讓他有所行動,他還保留著那分懦弱。而三兄弟中的老二覺民則是站在覺慧那邊,但他並不象覺慧那樣衝動,有著沉穩的性格,在必要的時候也回積極主動的爭取幸福,從這點上來說我還是很欣賞他的。因此在整個大家庭中,只有覺民和覺慧站在同一陣線上的,其他人則全是舊社會,舊體制的擁護者,可見覺民、覺慧和這個大家庭的隔閡有多么深,所以覺慧除了恨透了這箇舊社會、舊體制外,也恨透了這個只有舊體制和舊制度的大家庭,一氣之下離家出走了!以此表明他抵抗這箇舊社會的決心。

而今天我們的家,家裡面我們成為了中心,父母長輩為我們而日益忙碌操勞,我們經常是坐享其成。更有的孩子連家務活都不懂得做,不懂得為父母分憂,甚至還常常抱怨父母“沒有給最好的條件”。但是事事父母徵求和尊重我們的意見,寵愛並且溺愛我們,我們衣來伸手,飯來張口,即便在如此幸福的生活中,我們並沒有意識到應該滿足,應該回報他們。看了《家》以後,我們為之反思,我們生活在如此幸福的今天,是否應感覺到慶幸,感到快樂,感到幸福,並不斷努力,用自己最完美的成就來回報父母長輩們為我們的付出呢?不管怎樣,今天的我們比過去的他們要幸福,我們的生活中沒有硝煙、沒有戰爭、沒有奴役、沒有飢餓……儘管生活中還有這樣那樣的不如意,但是我們已經比他們原來的生活狀態好了很多,很多,我們應該好好珍惜這如此不易的幸福生活!

美好的生命的毀滅控訴了封建家庭的腐朽的黑暗,而先進的青年一代的覺醒和反抗,為新時代的青年點亮了前行的明燈。太陽普照大地,總有黑暗的角落:社會再文明,總有迂腐的潛伏。倘若處在陰暗迂腐的現實之中,那么時代的新青年就應該繼承和發展那永不退色的五四精神,用他的光芒驅散現實的黑暗。

閱讀心得體會 篇9

陋室不陋,只因其主人德馨也。此觀點大抵多數人都已認同。然余以為劉公之高尚非自吹可定。二十三年的無人問津,大概讓劉公長了不少憤世嫉俗的心眼。被貶之後還要遭人踢打,換誰誰都受不了,又無法改變現狀,懷才不遇,虎落平陽啊!可嘆可悲。

余以為,劉公之被貶,何其幸哉!陋室一銘名天下,從此文名萬古傳。劉公乃中國古典哲學大師之一也,何故如此斤斤計較呢,人家整你就整你吧,還要寫什麼銘文以明心志。無絲竹之亂耳姑且可以說明清廉、不貪圖享樂;無案牘之勞形則有點不作為了。這是吃不到葡萄說葡萄酸吧!給他個宰相干興許就不會有此一說了。想當年孔子周遊列國,遊說諸侯,終因思想太前衛而不被列國統治者所採納,心灰灰焉,於是退而講學授徒,後人才有了“孔子弟子三千,七十二賢”的說法。孔子也因此名聲大震,成了中國文化史上第一人了。“失之東隅,收之桑榆。”看來真箇是“塞翁失馬,焉知非福”啊!

列位看官,劉公要寫陋室銘我也沒辦法,咱沒有穿越時空的能耐呀,阻止不了。就是覺得那句“往來無白丁”讓人看了有些生氣。沒文化的普通百姓就不屑來往啦,像劉公這等地主出身的貴族哪個不是吸百姓血榨百姓汗的主啊,吃水還不忘挖井人呢!連他們的衣食父母都要鄙視,其人格品德果真非同小可呀!沒老百姓,喝西北風去吧!餓著肚子去調素琴、閱金經吧!等到肚子唱空城計了您就知道什麼叫德馨了。

唉!跟死人我叫什麼勁兒啊,幸虧我不敢自稱品德高尚,要不對劉公這番質疑就砸自己的腳咯!俗話不是說了嗎?所謂“金無足赤,人無完人。”以上言辭純屬個人對文中的一些不敢苟同之處發點牢騷而已,上課時可不敢這樣放肆。被某些領導聽了豈不上綱上線,師德師風就有大問題了。

閱讀心得體會 篇10

也許你會認為未來的歲月相當漫長。不,你錯了。朱自清的文章《匆匆》,字裡行間透露著我們要珍惜時間。

“洗手的時候,日子過得盆滿缽滿;吃飯的時候,日子從飯碗裡過去了。”讀到這裡,突然有一種難過的感覺。是的,時間過得太快了,一去不復返。然而,有些人不這么認為。他們覺得人生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就這樣把時間白白浪費了。這是多么壞的習慣啊!

看完這篇文章,我反思了自己。我浪費時間了嗎?是的,我真的浪費了時間。我很喜歡看電視,一看就是兩三個小時。如果我用這段時間看一些書,會收穫多少!當我看完這篇文章時,我不禁對自己的行為感到後悔。現在,我正在努力克服這個壞習慣。莎士比亞曾說:“時間最公平,給每個人24小時,時間最不公平,不給任何人24小時。”當然,我想做最充實的24小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