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子的家長會的體會

確的引導與建議,孩子會很容易接受.當孩子到達了自己的預想目標,家長繼續鼓勵孩子改正小毛病,情緒很高漲,自信心也會相應增加.讓孩子在學中玩,玩中學.

反思三:老生常談的家校配合,實際上已把親職教育提到了很高的層面上.我們都知道一個成長中的孩子在學校是一名學生,同時他也是家庭中的孩子,更是一個社區的人。學校、家庭和社會都在影響著他的成長。教育,學校、家庭和社會都必須承擔責任,因為,我們大家都有不可推卸的責任和義務。一個人從嬰兒——童年——少年——青年——成年,都是誰在影響著他的成長,都是誰在管理和促進他各方面的發展,他的性格、能力和信念及責任心的形成都是在家庭環境中逐步形成和發展起來的.孩子成長中會經歷無數次的挫折與失敗?每個年齡段根據不同的心理身理的變化孩子會伴隨著各種各樣的問題出現等等,這都涉及到我們家長應該怎樣去更新自己的親職教育觀念,如何用技巧性語言打開孩子的心靈,用良好的親子溝通給孩子營造一個有愛和自由的環境讓孩子茁壯成長,幫助孩子順利度過反抗期?怎么幫助孩子通過生活習慣的培養,讓孩子在學習生活中享受自我成長的喜悅,通過對學習習慣的培養來鞏固孩子系列好習慣的養成。通過情感習慣的培養,使孩子自己成為生活中的勇士?如何通過正確的親職教育知識的學習,把隔代教育的不利因素規避到最低,讓孩子在大家庭中健康快樂地成長!當孩子進入青春期時,我們家長又如何在第一時間內解決孩子身理心理上的情緒波動,幫助孩子順利平緩地渡過這一時期等等.這些內容都需要家長們不斷地學習,思考,反思,對比,針對自己孩子的個性特點,靈活運用正確的親職教育知識,真正成為孩子成長的良師益友,是孩子最信任的朋友.

反思四:為了孩子,老師與家長的關係也日漸親密起來,但現實生活中,家長們認為一來孩子不錯,無須去"打擾"老師,二來不知如何與老師溝通,甚至會害怕老師,從而與老師的交談有了阻礙,這樣不利於了解孩子在校的情況,更不了解如何去配合老師,一起去幫助孩子健康快樂地成長.這點我深有體會,原來一直有這種舊觀念存在,自從學習了親職教育後,我逐漸改變了這種想法,我用自己的方式跟老師不斷地溝通,不斷地交談,徵求老師好的建議,根據兒子博文的實際情況加以引用.我用寫信的方式,簡訊交談的方式,qq郵件方式,電話聯繫的方式,也會用參加學校親子活動時面對面與老師交談.博文的語文,英語,數學老師十分盡心盡辦,非常感謝他們辛苦的付出,兒子各方面雖不都拔尖,但兒子按照自己的成長軌跡在向前進,我與老公共同在身後默默著注視著,引導著一起與兒子學習成長.

我與老公經常會互相商量,一起分析兒子目前的現狀.我也會跟指導師不停地溝通,找出自己育兒方面的不足,然後整理自己的思緒,不停地批評與自我批評,比較,對比,反思,反悟,能讓自己的親職教育道路上像兒子班級"小火車"一樣,不停地前進,雖然進步不快,但能堅持不懈,告誡自己不原地踏步,不後退,勇往直前,永不停止腳步.雖然錯過了好多機會,但我不會怨天憂人,因為我一直堅信,世上沒有不勞而獲的事,付出總有回報,機會不是別人給的,而是自己去創造的,永遠掌握在自己手中的.加油吧!家長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