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面向21世紀的黨性教育》心得體會

4、共產黨員進行修養的內容

《中國共產黨章程》指出:共產黨員要認真學習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學習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及決議,學習黨的基本知識,學習科學、文化和業務知識努力提高為人民服務的本領;堅持黨和人民的利益高於一切,個人利益服從黨和人民的利益;百折不撓地執行黨的決定;維護黨的團結和統一;對黨忠誠老實、言行一致;密切聯繫民眾;在生產、工作、學習和社會生活中起先鋒模範作用;為保衛祖國和人民的利益而挺身而出等。可見,修養是多方面的。對於我們共產黨員來說,我看主要應當搞好三個方面的修養:其一是政治思想方面的修養,主要是馬克思主義理論方面的修養。其中理論修養是基礎,黨性修養是核心。通過加強這方面的修養,以堅定社會主義、共產主義的信念。其二是道德情操方面的修養,以共產主義高尚的道德情操去處理社會上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以嶄新的精神風貌去影響社會,促進和淨化社會風氣。其三是業務和知識方面的修養,通過掌握先進的科學知識和管理技能,不斷提高自己的業務水平,以更好地在社會主義建設中發揮先進作用。

二、共產黨員為什麼要進行黨性修養

1、從客觀上看,加強黨性修養是時代的要求。

1)國際局勢

世界多極化

冷戰結束後,世界由兩極向多極轉變,這是當今國際形勢的一個突出特點。國際格局走向多極化,使各種力量相互制衡,有利於世界的和平與繁榮。但是,世界多極化是漫長而曲折的過程,而不是現實。現實是美國一超獨霸。所以,要把我們的軍隊教育好,把共產黨員教育好,把人民和青年教育好。中國要出問題,還是出在共產黨內部。”

經濟全球化

經濟全球化是當今世界的第二個特徵。它有力地促進了世界各國經濟的發展。但是經濟全球化是一把“雙刃劍”。對於開發中國家來說也有不利的一面,全球化不僅僅是經濟領域的全球化,而且帶動了政治、思想、文化等領域的全球化(如美國大片不僅僅是驚險、恐怖、色情,還體現著美國的政治理念、價值取向和文化觀念),即“西化”、“分化”。科技進步日新月異科技進步日新月異是世界局勢的第三個特點。19世紀,人類掌握的科學技術是50年翻一番,20世紀初是30年翻一番,70年代是5年翻一番,80年代則是3年翻一番,微機是1·8年更新一代。XX年每天網路外匯交易達15000億美元,是中國外匯儲備的近10倍,占世界外匯儲備的90%;無序流動的資金達3萬億。在現代科學技術條件下,要搞垮一個國家很容易。江澤民同志所說:“這是一場全球範圍的大競爭,任何國家、民族都迴避不了。在這場競爭中,就如同逆水行舟,不進則退。”

這三大特點既給我們學習世界先進的東西、參與世界市場的競爭,提供了機遇,又使我們面臨嚴峻的挑戰。

2)國內形勢

經濟成份多樣化。外資、獨資、合作、私營、股份合作企業等等。到XX年底,我國非公有制經濟占國家GDP的1/3,從業人員占城鎮從業人員的29.3%(近五千萬人)。出現了許多新的社會階層。這給我們提出了新的課題:如何在非公有制經濟領域中把民眾團結在黨的周圍。

組織形式多樣化。在計畫經濟體制下,人們基本上都在政府直接管理的單位中工作,農村人口也全部組織在集體經濟的組織中。如今則不同了,組織形式各種各樣,XX年有社團組織20多萬個,經濟實體更多了。過去那種以機關和單位為依託,通過從上到下組織嚴密的部門和單位來實施黨的領導的傳統做法面臨嚴峻挑戰。

就業方式多樣化。在計畫經濟體制下,國家基本上全部承擔了城市居民的就業要求(承擔不了的,國家統一安排上山下鄉),農村人口也全部有組織的進行生產。現在則不同了,就業不再由政府統一安排了。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出現了許多新的社會階層,有“民營科技企業的創業人員和技術人員、受聘於外資企業的管理技術人員、個體戶、私營企業主、中介組織的從業人員、自由職業人員等,而且,許多人在不同所有制、不同行業、不同地域之間流動頻繁,人們的職業、身份經常變動。這種變化還會繼續下去。在這種情況下,如果還用過去的方式來實施黨的領導顯然不行了。如何擴大黨的領導範圍,是我們必須認真解決的重大問題。

利益分配多樣化。改革開放以來,社會的收入分配再不象以前那樣平均了,並且差距在拉大。據國家統計局調查,東、西部的經濟發展水平差距很大。XX年,東部11省市人均GDP已達1600美元,而西部12省區市人均只有610美元。東部最發達的上海市人均GDP已達4500美元,而最不發達的西部省還只有350美元,相差近13倍。一些學者調查發現,目前城鎮居民對生活狀況不滿者約占全國城鎮人口的22%到45%(農村會更高),國有企業工人和農民這兩個中國社會的最基本群體,均認為和被認為是收益最少的。如果一個社會的最基礎階層產生了相對危機感,那將是十分危險的。國內形勢的這些變化,不僅給黨員隊伍的教育和管理帶來新的課題,而且使黨的領導面臨挑戰。

3)黨內狀況的特點

黨員隊伍變化巨大。黨員的數量大幅度增加。我們黨由一個53人(一大13名代表)的小黨發展成為擁有6600多萬黨員的世界第一大執政黨。黨員的構成發生了變化。改革開放前,工農黨員占絕大多數。進入新時期後,一些非工農職業的勞動者、企業管理人員甚至一些私人企業老闆等,也開始加入黨組織(有的以前就是)。黨員的經濟地位也發生了變化。在高收入和貧困這兩個社會階層中都有許多黨員。幹部隊伍新老交替,一大批年輕幹部走上各級領導崗位。35歲以下的黨員達1480多萬,占黨員總數的22.3%。這給黨的發展帶來了新的活力,但也提出了新的挑戰。江澤民同志指出:40歲上下的這一代年輕幹部,還缺乏馬克思主義理論的紮實功底,缺乏對中國歷史和現實的系統了解,缺乏黨內生活和艱苦環境的嚴格鍛鍊。有學者指出:老幹部浴血奮戰打下江山,有點失誤,民眾能原諒;年輕幹部則不行。因此,能否建設一支高素質幹部隊伍,是我們黨面臨的新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