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醫德醫風心得體會(4篇)

【篇一】

所謂醫德指的是醫護人員應有的職業道德,而醫風則說的是整個醫護行業里應有的良好的行業風氣,醫生的一切作為直接關係到患者的健康生命。醫德醫風作為一種職業道德,不僅關係著病人的疾病與痛苦,也是醫務人員的行為準則與規範。古人云:“夫醫者,非仁愛之士不可托也;非聰明答理不可任也,非廉潔淳良不可信也”,指的就是醫生,就要有仁愛之心,要聰明,要廉潔淳樸忠良。

廣大醫務人員站在救死扶傷的第一線,為保障人民民眾的身體健康做出了貢獻,一直以來受到了社會各界的好評。近些年來,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一些負面的效應,比如片面追求經濟效益、計較個人利益使得一些醫生的人生觀、價值觀發生了轉變,在履行自己崗位的職責上有所偏離,對病人診療不認真,缺乏責任心,服務意識不強,行醫不廉,收受紅包,為了完成創收任務,開大處方,用昂貴藥,在一定程度上損害了醫生的形象,加重了患者的負擔,使醫患關係日趨嚴峻,隨著醫改的深入,醫德醫風建設面臨更多的問題,南京兒童醫院的徐寶寶事件,仙桃市醫院左右不分手術開錯部位的事件,以及發生在本院的拆線門事件,醫療衛生行業的不正之風已經引起了全社會的關注,雖然這是少部分人的事情,但是加上媒體的渲染、醫鬧的參與,使醫患之間互相不信任,影響了醫務人員的形象,對社會的發展也造成了不良影響,最終影響的還是老百姓自己的身體健康。所謂未行醫而先學德,這都需要加強醫務工作者的醫德醫風建設,建立完善的法律法規來規範醫療活動,推廣法律知識和教育,保護患者也保護醫務工作者自己。

醫療衛生行業的發展不僅要依靠先進的醫學科學技術和醫療器械,更需要高素質的人才隊伍。把二者融為一體,在黨的正確路線方針政策的指引,醫療衛生系統才能的到健康的發展。我們應該明白在大力發展經濟建設提高生產力,創收益的同時,還必須高度重視精神文明建設。醫德醫風是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重要組成內容之一,加強醫德醫風建設不僅僅是一個行業的作風建設問題,而且還是社會精神文明建設的基礎工程。國務院、衛生部多次召開會議,學習白求恩、趙學芳等優秀醫務工作者的先進模範事跡,此次醫德醫風學習活動中,市衛生局還組織我們參觀了白求恩同志的紀念館,館內展示了白求恩同志當年的生活的照片和工作的醫療用具、發明等等,使我們更直觀全面的了解了白衣天使的職責和義務。作為一名普通的共產黨員,我們要充分認識到加強醫德醫風建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認真學習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學習xx八榮八恥的重要思想,認真貫徹和執行黨的重要方針、政策,牢固樹立全心全意為人們服務的思想,一切以病人為中心,一切為病人服務,同時堅持反腐倡廉教育,為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貢獻自己的力量。同時為了緩和醫患矛盾,燈和政府應當有目的、有計畫、有組織地形成醫德醫風宣傳和輿論監督氛圍,表揚先進,批評不良行為,在導向上起著重要、積極的作用。醫院領導人要及時發掘醫務人員中的好人好事,在媒體上進行報導。對於媒體的批評,只要事實存在,就要持歡迎的態度,積極配合整改,以保證醫院的生存發展與和諧醫患關係的建立。

醫生作為高需求學歷職業之一,智慧是必要的,但是德行也是比不可少的,醫德與醫風與人道主義密不可分,孟子曰“仁者愛人”,只有充滿慈愛之心、滿懷愛意的人才是具有大智慧、人格魅力的仁者。在實際工作當中,我們必須認識到做好醫德醫風建設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工作。作為一名剛踏入工作崗位的新進醫務工作者,應當自覺遵守社會主義醫德醫風的規範和準則,不斷加強專業技術學習,在平凡的崗位上兢兢業業,履行白衣天使的職責,以高尚的醫德醫風和熟練的醫療技術救死扶傷,為保障廣大人民民眾的身體健康無私奉獻。

【篇二】

千百年來無論是希波拉底宣言還是孫思邈《大醫精誠》都強調了醫德醫風對醫療工作者的重要性,而明確提出,要“加強醫德醫風建設,提高醫療服務質量”。把加強醫德醫風建設寫進黨的全國代表大會報告,這在黨的歷史上還是第一次,醫德醫風已經關係到政治大局。這次醫德醫風集中教育活動,讓我深刻的知道作為醫務工作者不光要有精湛的醫術,更要有高尚的醫德醫風,高尚的醫德醫風就需要時時處處以病人為中心。

一、樹立良好的醫德醫風,要深刻認識醫德醫風的重要性,大力弘揚和繼承抗震救災精神

醫療衛生事業是造福人民的事業,加強醫療衛生隊伍的醫德醫風建設,關係到人民民眾的切身利益,關係到黨的衛生工作方針的貫徹落實,關係到千家萬戶的幸福安康,關係到經濟、社會和諧發展和海峽西岸經濟區建設,關係到黨和政府在人民民眾中的形象。在中央政治局第35次集體學習會上殷切叮囑:“要積極推動醫德醫風建設,深入開展社會主義榮辱觀教育,使廣大醫務衛生工作者恪守服務宗旨、增強服務意識、提高服務質量,維護醫療衛生行業的良好形象。”表明了醫德醫風建設已經不只是醫療衛生行業的工作,而是上升到全黨全國工作大局的一項重要工作,足見醫德醫風的重要性。

回顧本院近年的發展,除了有高素質的領導層,還得有一支技術優良、職業道德高尚的職工隊伍。正是上下一心堅持不懈的“以病人為中心”,這種良好的醫德形成醫院強大的精神力量,形成良好的醫院風貌。只要醫院職工繼續從崇高的道德信念出發,自覺抵制各種不正之風,以病人為中心,醫院就能在優勝劣汰競爭中取得生存發展。

良好的醫德醫風是醫療質量、醫療安全的保證工作中大量事實證明具有良好醫德的醫務人員,責任心強、服務態度好,虛心求教,對病人採用的每項治療措施深思熟慮,治療效果好,漏診、誤診少,醫療糾紛少,甚至沒有。反之,醫德不良的醫務人員責任心不強,服務態度差,敷衍塞責,即使技術水平較高,也常常出現責任性差錯和事故,給病人增加痛苦,甚至造成傷殘、死亡。

氣壯山河的抗震救災鬥爭中,廣大醫務衛生人員譜寫了白衣天使團結奮鬥、無私奉獻、救死扶傷的壯麗詩篇,使白衣天使的稱號再次響徹了中國大地。這種精神正是他們良好的醫德醫風,高尚的職業操守的寫照,我們應該把這種抗震救災的精神融入到我們日常的工作中來,繼往開來,百尺竿頭、更進一步,無愧於“白衣天使”美譽。

二、樹立良好的醫德醫風,要重視思想教育

良好的醫德醫風要牢牢的紮根在每個醫務人員中,就必須重視思想教育。要通過職工大會,院周會、科室、班組會議學習,宣傳灌輸衛生改革的精神,樹立無論改革如何深化,形勢怎樣變化,為人民服務的宗旨不能變;醫務人員救死扶傷的人道主義的道德觀念不能變;以病人為中心的思想不能變;醫療質量、醫療安全、誠信第一的位置不能變。同時要開展先進典型示範教育和醫院文化建設。要利用櫥窗、標語、院內刊物、院周會等形式,大力宣傳先進典型事跡,以榜樣的力量感召人,教育人。加強醫院文化建設,開展經常性的寓教於樂的文藝、體育、專業知識、技術操作等競賽,既豐富了職工的文化生活,又弘揚了正氣,增強了職工之間的溝通和凝集力,增強抵制不正之風的能力。

三、樹立良好的醫德醫風,從小事細節做起

從古至今,醫生都把“大醫精誠”奉為圭臬,然則,現階段我業務水平雖不能達到“精”,但是應該要做到“以病人為中心”,對病人要有愛心、關心、耐心,從容易忽略的小事做起,把服務做的更細緻更實在,堅持服務無小事。改善服務態度,改善服務用語,儘量避免因言語不當引起的誤會,讓病人在本院有回到家的感覺,讓病人進醫院時的愁容滿面,到回家時的眉開笑意。一句不經意的問候,一個真誠的微笑,就可以溫暖患者的心房,給他們以戰勝疾病的信心,“以病人為中心,想病人之所想,急病人之所急,做病人之所需”,敬業愛崗,取信於患者,沒有豪言壯語,只有無私奉獻,用溫馨的微笑恪守那個神聖的誓言,構建和諧醫患關係,締造人間愛的真諦,而我們的工作,也在平凡中得到了升華!

四、樹立良好的醫德醫風,要遵守衛生醫療行業的“八不準”。

如果醫生忽略自身的職業道德和修養,不能嚴格約束自己,收紅包、吃回扣,搞開單提成;亂收費、濫檢查,過分使用價格昂貴的藥品、耗材;醫務人員把醫療服務作為牟利的手段,責任心不強,服務質量不高,漠視患者利益,甚至頻發醫療責任事故。這樣的話何談救死扶傷,何來醫德醫風何來得到病人的信任。所以要樹立良好的醫德醫風,就必須遵守衛生醫療行業的“八不準”,以此為準繩,時時“以病人為中心”,堅持抵制不正之風。

總之,從政治和全局的高度,深刻認識加強醫德醫風建設的極端重要性和緊迫性。進一步增強責任意識、憂患意識,牢記黨和人民的囑託,恪守全心全意為人民健康服務的宗旨,以對人民滿腔熱情、對技術精益求精的精神,從自身做起,從現在抓起,樹立良好的醫德醫風,用自己的行動來兌現醫院“以病人為中心,想病人之所想,急病人之所急,做病人之所需”的諾言,維護杜皮人民醫院良好的醫療服務形象。

學習醫德醫風的心得體會
2018醫德醫風心得體會(2篇) | 返回目錄

誠信是一個重要的社會道德範疇。我國古代思想家對誠信道德的闡述和強調不絕於史,在傳統理論中,誠實守信被看做“立身之本”、“舉政之本”、“進德修業之本”。當今社會,誠信更進一步發展成為我們中華民族的深層道德意識,並體現在日常生活的各個方面。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南京大學校長蔣樹聲代表呼籲:“國家應以誠信為突破口,在依法治國的基礎上強化公民道德建設,逐步建立起誠信社會、道德社會。”他還說:“公民道德建設千頭萬緒,誠信應該成為整個公民道德建設的突破口。一個人只有誠信做人,誠信地對待工作、家人和社會公眾,才可能建立和完善職業道德、家庭美德和社會公德,中華民族傳統文化中的精華才能得到繼承,道德社會才能真正建立。”

醫療機構是衛生系統的主要視窗,也是社會的重要視窗。醫德、醫風的好壞是社會風氣好壞的反映,也是全民族整體道德素質的重要表現。因為醫療行為關係到人的健康與生命,所以,醫德、醫風一直受到社會各界、輿論的經常關注和很高的要求,常常形成一時的熱點。由醫德、醫風惡劣造成的事故儘管不多,但是影響大,格外遭人痛恨和譴責。因此,醫德、醫風建設是社會道德建設的重點之一。

隨著市場經濟體系的建立和不斷完善,醫院建設和發展由依賴型向經營服務型轉軌。由於多方面的原因,造成目前市場經濟環境下醫德存在多面性的特點:

1、受利益驅動,醫德出現失衡。隨著人們物質生活條件的不斷提高,傳統醫德發生了變化,受利益驅動,部分醫務人員的是非觀、利弊觀、尊卑觀也隨之發生了變化。本來,醫院的服務宗旨是減少疾病、救死扶傷,不能單純以營利為目的,但在市場經濟條件下醫院是以自主經營的醫療衛生服務為主體,既求社會效益,又要講求經濟效益,二者處理不當,就導致了有些單位和醫務人員見利忘義,醫德失衡現象的發生。具體為亂檢查、亂收費、亂用藥、收紅包、從事第二職業搞“創收”等,由此擾亂醫療秩序,敗壞了醫德醫風。

2、價值背向,導致醫德失去規範。國家對醫院實行差額補貼的同時又使醫院物資市場化,價格的漲跌使市場供求關係發生變化,在個人利益與集體利益發生衝突時,受市場經濟體系和社會不良風氣的影響,個別醫務人員在遇到通過正當途徑而利益得不到實現時,就可能尋求非道德補償。更有甚者認為,為病人看病、做檢查、做手術、受病人吃請、收病人紅包和禮品是等價交換,合情合理。這反映了市場經濟所引發的市場價格和價值的距離,導致了醫德失去規範。

3、效益碰撞導致醫德失調。在國家補償不足的情況下,為謀求發展,醫院在考慮社會效益的同時也必須重視經濟效益,由此在重視醫療服務的同時也十分重視醫療服務效益。但是,醫療服務的價值無法用金錢來直接衡量。面對患者,醫院有擇優治病救人和救死扶傷的道義,同時又有維持醫院勞動力再生產的責任,在具體實施中難免使二者產生碰撞,導致醫德失調。

由此可見,市場經濟不僅體現在以法律為手段的制度約束性上,還體現在以信譽為基礎的道德約束性上。在市場經濟條件下,醫院既擔負著保障人民民眾健康的任務,又要為自身生存和發展參與市場競爭。加強醫德醫風建設,建立一套科學、合理、有效可行的管理體制,是醫院在激烈的醫療競爭中保持旺盛生命力的重要環節。那么,醫院該如何以“誠信”教育入手,抓好醫德醫風建設呢?

我認為可以從以下兩個方面入手做文章。

1、以“誠”人為本,做好醫務人員的思想教育。一是抓好理想信念的教育。這是思想道德建設的核心,也是醫德醫風建設的核心。要教育職工正確對待市場經濟條件下出現的困難、利益調整及一些問題,堅定全心全意為病人服務的決心,為醫院的生存和發展貢獻力量。二是對職工進行“三觀”教育。即對職工進行新型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的教育,通過教育使職工正確看待物質利益,正確對待個人、集體與國家的關係,把個人利益融入集體利益之中;教育醫務人員樹立正確的人生觀,把治好病人,減輕病人痛苦作為實現人生價值的最高目標。三是對職工進行全心全意為病人服務的教育。教育職工樹立起病人是醫院的“客戶”,病人是醫院職工的衣食父母的理念,正確認識醫務工作者和病人的關係,教育職工經常進行換位思考,把病人的利益放在第一位。

2、以“信”為本,切實履行對服務對象的承諾。一是要把醫德醫風建設同各項制度結合起來。要制定和完善醫德醫風規範,使醫德醫風同職工的利益緊密掛鈎,嚴格考核落實,建立競爭機制,優勝劣汰,全面提高醫護人員的服務水平,提高其醫德醫風水準,讓病人滿意。二是要堅持落實好醫療服務和醫藥收費價格公開制度和住院病人“日清單制”,讓患者明明白白消費,把“醫不二價”、“童叟無欺”作為行醫道德的根本要求。只有心擺正了,才會對病人堅守誠信,才能兌現全心全意為病人服務的諾言。

醫德醫風培訓班學習心得體會
2018醫德醫風心得體會(3篇) | 返回目錄

醫德醫風培訓班學習心得體會 

今天,局直屬單位在武漢市第五醫院開展了醫德醫風的培訓班的學習今天是第一天,總共為其四天時間的學習到會的有局領導及衛生系統的眾多專家,開班儀式由局紀委書記以及局長主持,到會的有局直屬的15家醫療機構。局長在會上作了重要講話,這樣的培訓班在武漢市是首屆在全國來講也是很少開展的。其中也請到了很多的領導與專家以及在衛生行業中的優秀人員,比如漢口醫院的王爭艷主任以及協和醫院的孟浦教授等等。會議感言如下:

我們要以白求恩大夫為楷模,作“一個崇高的人,一個純粹的人,一個有道德的人,一個脫離了低級趣味的人,一個有益於人民的人。”

愛心就像沙漠中的一泓清泉,可以使身處絕境的人重新看到希望,愛心就像冬日的一片陽光,可以使饑寒交迫的人感到人間的溫暖;愛心就像一首飄蕩在夜空里的歌謠,可以使孤苦無依的人得到心靈的慰藉,愛心像灑落在久旱土地上的甘霖,使心靈枯竭的人感到情感的滋潤。

對醫務人員來說,從容瀟灑的動作,會給患者以信心,端莊含蓄的行為,會給患者以深沉穩健值得信賴的映像;坦率的微笑,則能給患者以賞心悅目的親切形象。

不能為了錢而喪失做人起碼該有的良知和底線。要為患者負責要為自己的品德負責。“蒼生大醫”“大醫者,仁愛之士,不可托也”

希波克拉底“我之唯一目的,為病家謀幸福。”

武漢市衛生局長的話:①好的醫德醫風是衛生髮展的需要

②好的醫德醫風是醫改發展的需要

③好的醫德醫風是培養一批優秀醫務人員的需要

我們的職業要求我們以我們的智慧來撫平病人的創傷。

漢口醫院王爭艷主任:打造社區醫療中心:抓社區醫療要做好:方便問題,更重要的是方心問題。

小病進社區,大病進醫院,雙相轉診。

醫改國際難題:五項政策↔人。公平正義比太陽更溫暖,人人享有基本醫療。

怎樣構建和諧的醫患關係?

協和醫院孟浦教授:德不近佛不可為醫,術不近仙不可為醫。裘法祖

不斷提高業務水平,

多跑腿,與患者建立良好的溝通,細心多匯報少決定。多請教同事同學同事之間交流,工具書隨身帶。遇事謹慎不慌亂。

1、客觀事實≠法律事實,法律事實等於經過證明的客觀事實。

2、救死扶傷不等於法律條款

3、強調服務態度不等於犧牲醫療原則

4、病人及家屬簽不等於醫院無責任

總結:對於我們的工作而言我想應該是這樣的:㈠我們接觸的是基本上是社會中下層的基層群體文化素質都不很高個人自我保健的意思也不高這就要求我們的工作起到一個衛生宣教的作用。讓不同工種不同的群體了解怎樣加強個人防護以及自身健康監護。

㈡對於本院工作而言本身就是一種預防性質的工作,工作的重點依然是做到對疾病的早期發現,而後提出合理的建議。

㈢工作必然有我們自己的特殊性每天體檢量大不像綜合醫院看病相對而言我們的工作比較粗糙也就是基本的篩查雖粗尤其要講求細,為什麼呢?對疾病而言我們沒有做出診斷足夠依據,不像綜合性醫院有這樣那樣的精密儀器與高端設備,更多的是我們要做出對一些客觀依據的描述,比如五官的一個鼓膜充血,我們就不能武斷的下中耳炎的診斷,因為依據不夠,沒有和其他疾病鑑別的客觀依據像影像學檢查等等一些醫療檢查我們不能實施,具體原因也不清楚。即使有的時候能下診斷也要考慮到綜合各方面的因素:病人本身願不願意你為他蓋上這個有病的帽子(有的時候意味著他將失去這份工作等等一些個人因素)工廠主願不願意你為他做出這樣的診斷 ,作為一個醫生不管怎樣我們都要保持中立的態度不能偏袒任何一方,所以要對我們所掌握的客觀事實做出客觀的描述,具體找原因那需要進一步的研究與調查,其實這本身就是對我們工作過程中的自我保護,也是對受檢者以及委託受檢企業的負責。

㈣愛崗敬業樂於奉獻,吃虧是福,建立和諧的醫患關係,人格上都是平等的,只是醫療信息上的不平等,尊重病人,人文關懷,學會傾聽,耐心解答病人的疑惑。

學習醫德醫風心得體會
2018醫德醫風心得體會(4篇) | 返回目錄

【篇一】

參加了衛生系統貫徹十八大精神學先進爭優秀動員大會,會後醫院又組織了向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學習的活動。通過學習,感觸頗深。

縣疾控中心在11月20日全省疾病預防控制機構大比武決賽中取得縣級現場流行病專業組一等獎和實驗室專業組三等獎的優異成績,6名參賽對員中有5名為孩子的母親,這說明他們注重能力建設,克服困難,不斷提升服務水平,說明他們銳意進取,精益求精,不斷提高自身素質。

醫療衛生事業是造福人民的事業,關係到人民民眾的切身利益,關係到黨的衛生工作方針的貫徹落實,關係到千家萬戶的幸福安康,關係到經濟、社會和諧發展和海峽西岸經濟區建設,關係到黨和政府在人民民眾中的形象。黨的十八大報告有關醫療衛生工作中明確提出,要“提高醫療衛生隊伍服務能力,加強醫德醫風建設”。讓我深刻的知道作為醫務工作者既要有精湛的醫術,又更要有高尚的醫德醫風。要恪守服務宗旨、增強服務意識、提高服務質量,維護醫療衛生行業的良好形象。繼續從崇高的道德信念出發,自覺抵制各種不正之風,以病人為中心,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

良好的醫德醫風是醫療質量、醫療安全的保證。工作中良好醫德的醫務人員,責任心強、服務態度好,虛心求教,對病人採用的每項治療措施深思熟慮,治療效果好,漏診、誤診少,醫療糾紛少,甚至沒有。反之,醫德不良的醫務人員責任心不強,服務態度差,敷衍塞責,即使技術水平較高,也常常出現責任性差錯和事故,給病人增加痛苦,甚至造成傷殘、死亡。同時,醫德好,責任心強,就會不斷學習,精益求精。不懂就問,不會就學,自然技術水平就會提高。難怪王局長說修醫德要在強醫能之前,真是這樣。現階段我業務水平雖不能達到“精”,但是應該要做到“以病人為中心”,對病人要有愛心、關心、耐心,從容易忽略的小事做起,把服務做的更細緻更實在,堅持服務無小事。改善服務態度,改善服務用語,儘量避免因言語不當引起的誤會,讓病人在本院有回到家的感覺,讓病人進醫院時的愁容滿面,到回家時的眉開笑意。一句不經意的問候,一個真誠的微笑,就可以溫暖患者的心房,給他們以戰勝疾病的信心,“以病人為中心,想病人之所想,急病人之所急,做病人之所需”,敬業愛崗,取信於患者,沒有豪言壯語,只有無私奉獻,用溫馨的微笑恪守那個神聖的誓言,構建和諧醫患關係,締造人間愛的真諦,而我們的工作,也在平凡中得到了升華!

總之,從這次活動中,本人深刻領會了“修醫德、強醫能、鑄醫魂”的真諦,,將以對人民滿腔熱情、對技術精益求精的精神,從自身做起,從現在抓起,樹立良好的醫德醫風,用自己的行動來兌現醫院“以病人為中心,想病人之所想,急病人之所急,做病人之所需”的諾言,維護我院的良好醫療服務形象。

【篇二】

護士的工作崗位神聖而崇高。身穿白大褂在崗履責,應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方才能夠做好方方面面的事務。不僅講究工作效率,更要講究工作質量,注重工作效果。我認為,護士工作看上去容易,其實真正做好卻又不是件易事。這項工作有其自身的職責和內在的標準,各位護士做起來因自己年齡大小、工作經驗、履責態度、個人性格等因素,雖然也能在工作職責和工作標準範圍內完成任務,但效率和質量卻是千差萬別,而且高效率、高質量的工作標準是沒有頂的。有的護士完成了硬體工作(如量體溫、打針、發藥等)之後,安心無事地歇之辦公室;有的護士做了硬體工作之後,又做了大量軟體工作(如給病員以更多的真、善、美的精神性東西)。“硬”有範圍有尺度,“軟”則沒有指令性的規約。那么,護士在崗履行職責,怎樣能夠做到高效率、高質量、創造性的完成各項工作任務,達到最佳工作效果,讓病員安心、放心,並積極配合醫院治療?雖然沒有千篇一律的格式,但有規律可循。通過這次醫德醫風的學習,引發了我對護士崗位意識的確立,對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質量的促進作用問題的思考!

1 責任意識

責任心才是做好工作的前提。這“責任心”的“心”,早被中國古代哲學家喻指思想、精神,即今日廣義的哲學範疇“意識”,與醫學上稱身體某部位的那個“心”有別。工作上的“心”(責任心)到位,即捧著一顆心來,在班用心去做,不夾私心離班,這樣專“心”之致,就能做好護理工作。身為年青的護士,對剛接手的工作有時是“心有餘而力不足”,但只要有這份心,相信自己定會早日勝任此項工作。如果缺乏責任心,無論是新護士,還是老護士,都不會做好護理工作的。事物有因果關係,即有因才有果,護士工作也存在因果性的一面。工作是靠人做的,護士工作要達到良好的效果,甚至最佳效果,必定要求護士本身要有良好的心理狀態,有正確的意識指導自己去履行職責。有好的開端,才會有好的結果。歪打正著的事是有,但不具有普遍性。護士工作切忌不能有絲毫麻痹大意之念,“差之毫厘,失之千里”,歪打是不會正著的。加強責任意識才是良好的動因,也是最佳出發點。當然,工作中也會有好心辦錯了事,這屬正常範圍,世界觀方面是沒有問題的,有其正確的意識,只是世界觀轉換成方法論的環節上出現了失誤,或是方法的運作上出了差錯。“好心辦錯了事”是方法問題,而不是思想問題。方法問題很複雜,也很有講究。對護士來說,護理工作有個業務水平、經驗多寡、病員配合、他事阻礙等,使之方法不得力,或者不到位。這些屬外在原因,是客觀造成的,非主觀所致,這種“錯”容易被防止和克服。如果不該出錯而因責任心不強出了錯,性質就變了,就不屬正常範圍,也就不能用“出錯”來塘塞,那要追究其責任。所以,責任意識對護士來說不是可有可無的,而是必須自我內修、點滴養成這種意識。責任意識與工作職責的要求是緊密聯繫的,有時能合二為一,但區別是顯然的。前者屬自我意識、自我要求,強調個體的內控,具有軟性的一面;後者屬外在規約,強制要求,具有硬性的一面。“硬性”是工作職責、標準,“軟性”是個體工作的靈魂,“硬性”好比骨骼,“軟性”恰似血肉。

2 平等意識護士加強責任意識是做好本質工作必不可少的,但僅僅有責任意識還不夠,應該在責任意識的基礎上,並緊緊圍繞責任意識創造性地拓展工作。這個“拓展”就是由護士單方面努力,一廂情願的工作,變成護士與病人之間的相互配合和相互協調。而護士與病人之間的密切協作的主動權、選擇權在於護士這方。護士工作如何才能適應、迎合併受到病人的支持,確立平等意識是其關鍵,即護士對待病人採用平等的觀念,不僅對待所有病人一碗水端平,而且時時處處與病人平等相處,護士不能有居高臨下之感。在病房裡護士是相對固定的,病人是流動的,選擇住院的權力在病人手裡,若把護士比作主人,那么病人就可比作客人。護士與病人彼此之間的關係就應該是“主便客勤”。主人怎樣接待客人,方便客人呢?首先要尊重病人,重視對方的存在,象招待客人一樣熱情地招待每一位病人,力爭使病人感覺到主人待客熱情、隨和,服務周到。做到這些,主要體現在護士的服務態度上,護士應該做到“說話輕,走路輕,操作輕”,

護士的工作對象是一個活生生的生命,平等意識也應包含對生命的尊重。病人在生理上與健康人有區別,但在人格上與健康人是一樣的、平等的。如果護士在思想上確立了這種意識,那么在對待病人的態度上就不會有居高臨下的表現,代之的是說話和藹可親,做事輕巧靈敏。但有時也會有這樣情形的發生,當護士好聲好氣地對病人說話,回報的卻是惡言惡語或是不理不睬,從現象上來講就是用平等沒有換來平等,這是什麼原因呢?很顯然這是因為病人的心理狀態發生了改變。當人受到疾病侵擾時,機體的正常組織細胞受到損傷,影響人的正常活動,打亂了多年的生活規律,從而產生煩躁情緒,這時病人也許正沉浸在痛苦和煩惱之中,所以也就不會對護士的好聲好語給予應有的重視和回報。如果我們能夠想到,當我們護士自己遇到不愉快的事時,也會有這種表現,也許比他表現還差呢,那么我們也就能夠理解他們了。這就要求護士有了平等意識,還要有同情心和寬容心。現在病人到新聞媒介投訴我們護士的主要理由是態度問題,占85%以上。從中說明病人對護士的態度是非常在乎的,也說明護士的態度對病人病情的發展和轉歸起著重要的影響。

以平等的態度對待病人,並不降低護士身份,相反能夠促進護士與病人之間的協調工作,相互交流,相互溝通,使病人信任護士,積極配合醫護人員治療疾病。同時,病人得到了平等相待,受到了尊重,減少了因病而帶來的失落感,本身就是自我的生理、心理乃至精神狀態的有益調理,極大地增強了自覺抵制疾病侵蝕的信心。因此,我們認為,護士在責任意識的基礎上確立平等意識是高質量完成本職工作的重要一環,也是護士創造性工作的一個重要方面。

3 朋友意識

有了平等意識,避免與病人產生不必要的衝突和不協調,達到了護士與病人之間的初步溝通的目的,彼此有相敬如賓之意,但相互間似乎還有距離感,即主人與客人界線分明,在彼此心目中未能融為一體,即尚未達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這種溝通仍須拓展、升華。在平等意識的基礎上,護士還應確立朋友意識。有了朋友意識,就可以縮小護士與病人之間的距離感。護理工作中的朋友意識,是指護士在工作中把病人和他們的親人象朋友一樣對待,與病人相處的過程中投入一定的感情(當然這種與男女之間的異性感情是不相同的),這種感情表現在為病人病情好轉而高興,為他們的心情舒暢而共同愉悅。護士有了朋友意識,在主觀上確定了這個朋友目標,就能主動地與病人交朋友,在對病人治療和相處中就能仔細地了解和觀察病人:他是什麼樣的個性特質的人?他的家庭成員對他怎樣?他的職業是什麼?這種職業對他的性格有什麼影響?他熱愛他的職業嗎?等等。在關心病人疾病的同時,還要關心一個個性格相異的人。我們常常聽到這樣的議論:“這個病人好”,“那個病人不講理”,“這個病人本人倒不錯,可他的家屬太夾生”。這就是護士與病人相處中滲透的感情色彩。有些病人入院前位於領導崗位。平時呼風喚雨,唯我獨尊,到了醫院對待護士也象對待他的下級一樣,呼來喚去,發號施令,擾亂了正常的護理工作程式,也有些病人自己很有錢,認為錢能買到一切,他們對護士的要求特別多,有時超出了護理的範圍,遇到這樣的病人,確實令護士頭痛。如果有了“朋友意識”,我們護士就會這樣想:“這位朋友有點傲氣,我可要勸勸他,要他知道醫院有醫院的規矩,不可以隨心所欲。”“這位朋友觀念上有問題,我要開導他一下,讓他學會尊重別人”。當然,朋友意識不是讓我們放棄原則,放棄嚴格的操作規程,相反,為了朋友的安全和康復,我們更應該小心謹慎。以朋友之心去待人,也一定能夠得到朋友之心的呼應,病人一定能夠遵守醫院規章制度,理解護理工作的艱辛,默默地提醒自己:應給朋友增光添彩,不給朋友添亂抹黑;應主動配合治療,而不消極、作梗;願把朋友之心作我心,定不負醫護人員的義。

以朋友的態度待病人,不是護理工作上的庸俗哲學,而是處理好護士與病人之間關係的高層次溝通,我們日常護理工作能夠做到,卻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很少有護士能真正做到待病人如朋友,也很少有人能真正領悟到護理工作中的“朋友意識”的價值所在,即使是領悟到其中的意義,也因與“不能增分文酬金”而棄之。我們認為,護理工作中的朋友意識不是可有可無的,它是高質量護理的不可忽略的一環,有了這種意識並在這個意識驅使下工作,不僅工作效果好,使病人放心,還能做好“令人頭痛”的病人的思想工作。這是現代整體護理的內在要求,是新形勢下護士應備的素質,因為人是有感情的動物,朋友意識就是感情的凝鍊、升華。

4 親人意識在朋友意識的基礎上,護士與病人之間的關係再升華,就會形成親情感,彼此都會萌發出親人意識。這種親人意識是護士與病人工作關係上溝通的最高層次。一般來說,與自己有血緣關係的人稱之為親人,親人之間的感情是不同於其他的感情,據調查,海外華人在經營活動中,財團的最高機構是由親人們組成的,這說明中華民族有著根深蒂固的“血永遠濃於水”的親緣觀念。對親人的依賴和信任是無價可比的。護士與病人沒有血緣關係,但如果護士把病人看作是自己的親人結果會怎樣呢?護士在思想上樹立親人意識,把年紀大的病人看作是自己的長輩,把年齡與自己相仿的病人看作自己的兄弟姐妹,把年齡幼小病人看作自己的孩子,護理時感覺就不同,操作中每一具體細小的動作都會考慮到是否對病人有利,對操作技能的要求就會更高,因為“我”是在為親人做治療,一定要把痛苦降到最低點,把舒適提高到最高點。如果說明朋友意識具有感情色彩,那么,親人意識則具有親情色彩。當一位長久臥床的病人離開人世的時候,護士和病人親屬一起傷心落淚,這就是親人意識的體現。當看到一位病人痊癒出院,與護士依依不捨千恩萬謝的道別場面時,人們一定覺得護患之間的關係是非常融洽的。我們在給病人打靜脈針的時候,常常會遇到這種情形,在為一位熟悉的、關係融洽的病人打針時,往往能夠“一針見血”,一次進針的機率很高,而為一位新病人或是與護士發生過糾紛的病人打針時,心裡總有些緊張,這時一次進針率就低。同樣的操作手法,在為護患關係好的病人做肌肉注射時,他們不覺得有多疼,而為護患關係緊張的病人做肌肉注射時,他們就覺得疼得不得了,而且會感到一次更比一次疼,而當他們與護士的關係改善以後,又不覺得打針有多疼了。這種現象告訴我們一個道理:當人與人之間有了良好感情時,大事可以化成小事;當人們之間有憎恨之意時,小事也能變成大事。護理工作的操作中,有很多種是會為病人帶來不適甚至疼痛感,如果我們把病人當作長輩、兄弟姐妹、孩子的話,那么在操作中不但會嚴格按照操作規程去做,而且還會想方設法使自己的技術熟練,效率更高,減少對病人造成不適和疼痛的時間和次數。另一方面,“以心換心”也得到病人的真誠相待,他們會把護士當做親人,“有這么好的孩子、姐妹、阿姨為我做治療護理,這點疼又算得了什麼呢?!”這樣護患關係就進入了良性循環的軌道。因此,親人意識是為達到高質量、高效率、好效果的護理工作鋪平了道路。當病人帶著美好的回憶出院時,他自身的生命得到了延續,他的社會生命同樣也得到了延續——這就是“親人意識”的魅力和價值所在;當一個病人帶著生離死別即將辭世之際,醫護人員在他心目中作為“親人”的成員,對他的病情治療已經傾注了“親人”的情感,盡到了“親人”應盡的職責(義務),他在感謝“親人”的同時,留念生命最後的一刻,應該是無憾於“親人”的盡心。

親人意識作為護患關係溝通的最高層次,比朋友意識更難做到,我們認為,“更難”並不意味著就不能做到。戰爭年代裡,後方醫治戰場上負傷的官兵,醫護人員和廣大人民民眾把傷員當作親人,全心全意為傷員服務,唱出了可歌可泣的親情戰歌,這優良傳統難道說沒有普遍意義嗎?難道說不應該普遍推廣嗎?醫院是救死扶傷、實行人道主義的場所。這種場所應該是潔白無瑕,一塵不染,應該把能夠使的力量全部用於救治病人,不藏半點私心雜念。我們所倡導的親人意識,說到底就是發揮護士最大的技能和智慧型為病人服務,技能是硬性,是靠訓化產生並形成的。而智慧型往往滲透著更多的知識、人品、人格等修養成份。與病人產生了親情感,就能象待親人一樣來善待病人,將自我的技能與智慧型融為一體用於工作,使工作錦上添花,取得最佳效果。

總之,護士工作千頭萬緒,歸根到底就是一句話:“全心全意為病人服務”,這“服務”思想的確立,就是護士崗位意識的形成,而崗位意識的具體內容就是責任意識、平等意識、朋友意識、親人意識。這內容的四個方面層層遞進,步步深入,環環扣緊,形成一個綜合的、立體的意識網路,指導護士工作。真正將這四個方面創造性地運用於護理工作中去,則完全體現出真、善、美,力避護理工作中的假、惡、醜。因為護士確立責任意識在工作中就必然求真務實;確立平等意識,尤其是確立朋友意識、親人意識,在工作中就必然善待病人,與同事相互協作,與病人和睦相處,整個病區(病房)不是家庭,甚似家庭氛圍;在“和睦的家庭”氛圍中,護患之間彼此配合默契,心心相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心靈必然湧現出美的和諧,升華出人間真情。我們說,護士工作千萬件,件件連著病人的“臉”,這並不是意旨要看病人的臉色做事,“臉”牽繫著病人的健康狀況;牽繫著病人的心情是否愉快;牽繫著病人對護士工作的滿意程度;牽繫著護患之間關係是否和睦;牽繫著“家庭”氛圍是否溫馨。畫“臉”的主動權在護士,畫得好不好的關鍵也在護士。我們要牢牢記住“畫狐不成反成狗”的訓道,真正去加強崗位意識,才是畫好“臉”譜的要則,這個“臉”譜中也滲透著護士自我的臉譜。

學習醫德醫風的心得體會
最新醫德醫風心得體會
護士醫德醫風心得體會
軍隊醫院醫德醫風心得體會
醫務人員醫德醫風心得體會
優秀醫德醫風心得體會
醫德醫風學習心得體會
醫德醫風教育心得體會
關於醫德醫風心得體會
醫德醫風心得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