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教學心得體會4篇

一、認真實習、熟悉學生

作為一個語文實習老師,我謙虛謹慎,認真聽取指導老師的意見,並謙虛地向她學習。見習的一周里,我認真聽好她的每一節課,並做好聽課筆記,了解老師的上課風格和學生的課堂反應情況等,學習老師上課的教學方法。指導老師告訴我:初二(7)班(我所任課的班)的學生很活躍,課堂上要注意激起學生的興趣,使學生積極參與到課堂上來,每一節課都讓學生學有所得。

在指導老師的幫助下,我知道了要上好一節課,必須做到幾點:一要明確教學目標,抓住重點、難點、考點;二要理清思路,合理分配時間;三要根據具體情況採用不同的教學方法、教學手段等等。

見習的時候,我不僅通過聽課去了解自己所實習班的學生,還通過自習看班時間和課後的接觸,去了解、熟悉每個學生的性格、愛好,並且通過批改他們的周記、作文,進一步了解他們的語文水平和內心世界。經過細心的觀察和認真研究,得知自己所實習班初二(7)班的整體語文水平還可以,不過有相當一部分學生的基礎還不夠紮實。他們的課堂紀律和學習氛圍比較好,課前預習也比較自覺,更重要的是他們不喜歡傳統的教學,喜歡獨立思考、互相討論。了解了這些情況,我知道,面對這一班學生,講課不能講得太深,要注重基礎知識,只有這樣,才能照顧整體,獲得較好的教學效果。同時,他們上課比較積極發言,氣氛活躍,要注意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創造性,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二、 聯繫生活、認真備課

經過見習,我對組織教學有了一定的把握,更重要的是熟悉了學生的相關情況。我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切合他們的生活實際,開始寫教案,做到“因材備課”,不但注重課內知識和教學方法的傳授,還注重引導他們把語文的觸角伸向廣闊的天地,開拓自己的視野。

我利用學生軍訓一周的時間,認真鑽研了語文教材和翻閱了大量資料。首先,我根據“課標”的理念去觀照語文教學,樹立全新的教學觀念,變“教教材”為“用教材”,結合現代社會的需求和學生的實際需要,研究教材,反覆閱讀、領悟教材,對教材中不合理的內容大膽批判,合理取捨教材內容,做到創造性地使用教材。其次,翻閱大量資料,去偽取精,拓展課外知識,讓學生能多一點接觸鮮活的知識,提高他們的語文學習興趣。

在實習備課過程中,做到備“兩頭”,吃透教材,熟悉學生,認真備好每一環節。第一,根據新課標“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三個緯度”去確定教學目標。第二,理清教學思路。遵循教材的特點和學生語文水平,發揮學生的主體精神和創新意識。第三,精心設計探究的問題。問題是打開思維的鑰匙,是展開合作交流的導索,有問題才有創造、發現、體驗。我根據學生實際情況去尋找切入點,認真設計每一個問題。第四,選擇合適的教學方式。考慮到我所任班的學生比較活躍,喜歡互相討論,我採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學方式,讓學生通過開展多-維的、立體的對話,預測學生可能遇到情況,做好準備,靈活處理。

三、 活躍課堂、注重生成

有了課前的充分準備,信心自然也有了。不過,上好一節課真不容易,既要讓學生學地輕鬆愉快、生動有趣,又要讓學生學有所得。為此,我每一個環節都要考慮學生的反映,靈活調動教學內容。

(一) 活躍課堂

為了上課一開始就抓住學生的注意力,激發他們學習的興趣,活躍課堂氣氛,我採取了多種比較新穎的導入方式。例如,在上《最苦與最樂》的時候,我讓學生齊聲高唱《軍中綠歌》,讓他們振奮精神,然後乘機抓住歌中所表現的軍人職責為切入點,導入課文:現在我們一起來學習《最苦與最樂》,看看梁啓超先生怎樣看待責任的。而在上《記承天寺夜遊》時,我讓學生回顧以前所學詩歌中有關月亮的詩句,他們很快就說出了一大堆,我讓他們嘗到一些甜頭後馬上導入:不同的賞月者有不同的心理感受,我們一起來看看蘇軾在夜遊時看到的月亮寄寓了他怎樣的情感。

為了能與學生進行良好的對話,我精心設計好每一個問題,力求具有可行性、啟發性。只有這樣,才能很好地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活躍整個學習氣氛。總之,儘量使整個語文課堂充滿著生命的活力,讓學生“小眼發亮,小臉通紅,小手頻舉,小口常開”,讓學生在課堂上或“砰然心動”或“豁然開朗”或“浮想聯翩”,使課堂充滿著真誠的對話,熱烈的討論,琅琅的書聲,愉快的笑聲。通過良好的對話,和學生進行心靈的對接、意見的溝通、思維的碰撞,從而實現知識的共同擁有和個性的全面發展。

同時,我還學著去調動自己的熱情與激-情,拉近與學生的距離,藉助幽默的語言,使課堂充滿著輕鬆和趣味,活躍課堂氣氛。

(二) 注重生成

我深深明白:好的語文課應該充滿著個性的氣息,語文課堂不是教師對教案的複製過程,也不是教師把別人的教法在自己的課堂里再現的過程,語文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教學。好的語文課堂應該以學生為主體,在教師的有效組織下自然生成。

我根據學生上課的反映以及他們的心理、情感、知識的需要,隨時作出恰當的調整。同時,我倡導學生採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激發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並且尊重他們的體驗,這有利於課堂的自然生成,收到一些意外的效果。如,在上《紀念白求恩》時,我讓學生分組討論作者寫這篇文章的意圖,有些學生說“號召我們學習白求恩毫不利己專門利人的精神”,這是和教案一致的答案,我滿意地點點頭。不過有些學生卻反對,認為“我們沒有必要向白求恩學習,因為誰也做不到毫不利己專門利人,做到的都是傻子、笨蛋”。我首先肯定了反對意見的合理性,並表揚了提出獨特見解的學生,再聯繫課文的寫作背景、讀者對象去分析,最後讓學生討論在今天的社會應該怎樣看待“毫不利己專門利人”,加深他們的思想認識。只有尊重學生,尊重學生的多元見解,讓學生在自由的天空下放歌,才能實現師生平等對話,才能為學生創設良好的自主學習情景,愛護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慾,開發學生的學習潛能。

四、 認真反思、加強輔導

每上一節課,我虛心地聽取指導老師、同學的意見和接受學生的建議,認真地反思自己教學的每一個細節,發現問題及時改正。通過學生的反映和練習,檢查教學質量,及時發現自己的不足。還通過寫教學後記,不斷地發現問題,總結問題,思考問題,並為彌補不足制定有針對性的行動計畫。

根據學生基礎不夠紮實的實際情況,我注意加強課後輔導。我充分利用自修課、早讀時間,給予他們適當的輔導。針對我們班語文水平兩極分化,差生比較多的現象,我制定了具體的輔導計畫。我將基礎差的學生分為三個組。第一組是有能力提高的,但平時懶動腦筋不學的學生,針對他們,我採取集體輔導,給他們固定的任務,不讓他們有偷懶的機會,讓他們發揮應有的水平。第二組是肯學,但能力不強的學生,針對他們,我適當耐心引導,多鼓勵他們。第三組是紀律鬆散、學習不認真、基礎又不好的學生,針對這些學生,進行課餘時間個別輔導。

總的來說,一個多月的實習,讓我得到了很好地鍛鍊,豐富了自己的理論知識和提高了自己的實踐能力,更重要的是明白了:語文教學一定要深入鑽研教材,確定準確目標,找準切入點,設計好問題。同時,要上好一節課,就要顧及全體學生,而不單是個別學生參與課堂。短短的一個多月,讓我學到了許多書本上沒有的東西,也深切地體會到:只要下定決心認真去做一件事,你就會成功。當聽到指導老師對自己教學工作的肯定,看到學生都樂意聽自己的課時,我心裡有說不出的喜悅,說不出的感動與欣慰。有了這些,即使再苦再累也值得。

語文教學心得體會範文
語文教學心得體會2篇 | 返回目錄

上好課的前提是備好課,而要備好課,不能光依賴於“教參”,要讓學生學好一篇課文,教師先要反覆研讀課文,摸清課文的思路、抓住重點詞語、弄清重點詞語文教學心得體會範文語與所表達的思想感情,要分清段落,歸納出段意,捕捉文章的中心思想,在這方面,我作了如下歸納。

一、設計好教學環節。我認為,在制定教學環節時,教師要像導演一樣,精心設計出層次性清、操作性強、實效性高的引導學生自我實踐的課堂活動程式。要根據教材內容和學生實際,把握住教學必須突出的重點和需要解決的難點,圍繞一個“讀”,做到以問促讀語文教學心得體會、讀必所思,以議細讀、讀能明理。把學生的自讀、教師的范讀、師生的齊讀等形式有機地安排在初讀、細讀、精讀等各個教學環節之中。要精心設計課堂設問,每次讓學生讀書時,都必須帶著問題去讀。杜絕“小和尚念經,有口無心”的讀法。課堂設問要有思維的容量、思考的價值、恰當的深度,著眼點要放在文章的關鍵處、作者的精心構思處、事物的聯繫處、學生的不意處、情感的發展處以及內容的矛盾處。相信,如果能做到這些,將會是一節不錯的課。而實際操作過程中,總有太多的不如意。有時明明是a想法,上課時卻變成b法了。越是想上好,越容易出差錯,不成熟,令我汗顏。 

二、創設良好的課堂氣氛。有人說是一門科學,也是一門藝術。作為語文老師,要想在教學中取得事半功倍效果,創設良好的課堂氣氛也是很重要的。教師是課堂教學的組織者和領導者,其知識,人格和威信是一種巨大的精神力量,具有很大的震憾作用,是影響學生情感、制約課堂氣氛的關鍵要素。教師每上一堂課前應以滿腔熱情的積極狀態,將知識技能傳遞給學生,使學生的心隨著教師的情感而奔騰澎湃。只要我們從內心深處去熱愛學生,關心學生和愛護學生,積極主動地創造條件,這樣學生就會從中潛移默化的受到薰陶和感染,課堂也將不再空乏,學生也將不再是可憐的傾聽者。

三、聯繫學生生活實際。以課堂學習為核心,主動地向學生的學校生活、家庭生活、社會生活等各個生活領域自然延伸和拓展,使課堂訓練與課外行為訓練形成有序、有趣、有力、有效的結合,取得語文教學的整體效益。在新課標的指引下,我們已把語文教學的觸角伸向了廣闊的天地。通過收集與閱讀,為深入理解課文內容奠定了基礎。

國小語文教學心得體會範文
語文教學心得體會3篇 | 返回目錄

作為一名國小語文教師,面對如何教好學生,如何勝任這份使命?我深感責任之重大。在這漫漫之路摸索,不斷前進中,我覺得,要上好課就應該了解教材、理解作者的意圖、錘鍊學生。

開學初,我瀏覽了下新書,根據教材及我班學生情況制定了相應的教學計畫,儘可能的體現編者意圖。在備課時,認真研究課文,根據大綱、編者意圖以及本單元的訓練重點,去追蹤作者的思路,與作者產生共鳴。

上好課的前提是備好課,而要備好課,不能光依賴於“教參”,要讓學生學好一篇課文,教師先要反覆研讀課文,摸清課文的思路、抓住重點詞語、弄清重點詞語與所表達的思想感情;要分清段落,歸納出段意,捕捉文章的中心思想。在這方面,我自認為做的還不錯。

其次就是設計好教學環節。我認為,在制定教學環節時,教師要像導演一樣,精心設計出層次性清、操作性強、實效性高的引導學生自我實踐的課堂活動程式。要根據教材內容和學生實際,把握住教學必須突出的重點和需要解決的難點,圍繞一個“讀”,做到以問促讀、讀必所思,以議細讀、讀能明理。把學生的自讀、教師的范讀、師生的齊讀等形式有機地安排在初讀、細讀、精讀等各個教學環節之中。要精心設計課堂設問,每次讓學生讀書時,都必須帶著問題去讀。杜絕“小和尚念經,有口無心”的讀法。課堂設問要有思維的容量、思考的價值、恰當的深度,著眼點要放在文章的關鍵處、作者的精心構思處、事物的聯繫處、學生的不意處、情感的發展處以及內容的矛盾處。相信,如果能做到這些,將會是一節不錯的課。而實際操作過程中,總有太多的不如意。有時明明是a想法,上課時卻變成b法了。越是想上好,越容易出差錯,不成熟,令我汗顏。

有人說是一門科學,也是一門藝術。作為語文老師,要想在教學中取得事半功倍效果,創設良好的課堂氣氛也是很重要的。教師是課堂教學的組織者和領導者,其知識,人格和威信是一種巨大的精神力量,具有很大的震憾作用,是影響學生情感、制約課堂氣氛的關鍵要素。教師每上一堂課前應以滿腔熱情的積極狀態,將知識技能傳遞給學生,使學生的心隨著教師的情感而奔騰澎湃。只要我們從內心深處去熱愛學生,關心學生和愛護學生,積極主動地創造條件,這樣學生就會從中潛移默化的受到薰陶和感染,課堂也將不再空乏,學生也將不再是可憐的傾聽者。

美國的一位教育家指出:“課堂的外延與課外的外延相等。以課堂學習為核心,能動地向學生的學校生活、家庭生活、社會生活等各個生活領域自然延伸和拓展,使課堂訓練與課外行為訓練形成有序、有趣、有力、有效的結合,取得語文教學的整體效益。”在新課標的指引下,我們已把語文教學的觸角伸向了廣闊的天地。通過收集與閱讀,為深入理解課文內容奠定了基礎。例如在教學《九寨溝》前,我讓孩子在對課文內容有一定了解的基礎上,蒐集有關水鄉的資料。而在上課時,不僅講授課文知識,還訴說了一些課外的知識,激發孩子的興趣,為閱讀打下伏筆。

將近一學期以來,我始終堅持以教學為中心,不斷學習相關理論,積極摸索有效的教學方法。

課前,從點滴入手,了解學生的認知水平,查找資料,精心備課,課上努力創設寬鬆愉悅的學習氛圍,激發興趣,教給了學生知識,更教會了他們求知、合作、競爭,培養了學生正確的學習態度,良好的學習習慣及方法,使學生學得有趣,學得實在,確有所得,向40分鐘要效益。組內每一成員都能扎紮實實做好常規工作,做好教學的每一件事,切實抓好單元過關及單項檢測,真正將考試作為促進學生全面發展、促進教師提高改進教學的手段。 

一份耕耘,一份收穫。教學工作苦樂相伴。將本著“勤學、善思、實幹”的準則,一如既往,再接再厲,把工作搞得更好。

語文教學心得體會
語文教學心得體會4篇 | 返回目錄

語文是一門學科,也是一門藝術。作為語文老師,要想在教學中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應知道課堂教學要注意的關鍵是什麼,現將我在教學中的幾點體會總結如下:

一、設計好教學導語。

導語是新課的引子,是教學一篇新課文的開場白,一段精彩的導語是一節課能否取得成功的關鍵,因此,導語設計是語文教學中必不可少的一個環節。那如何才能設計好課堂教學的導語呢?

1、根據不同課文類型設計不同的形式,設計時並要圍繞教學內容,學習目標來構思,突出教學重點,避免華而不實,偏離課堂教學的主題,讓學生茫然不知所云。

2、注意簡明、概括。導語應力求做到以少勝多,言簡意賅,用一段簡明的導語,抓住課文內涵的要點實質和學習材料的核心內容,有利於概括教學的主要內容,使學生輕鬆掌握有關知識。

3、要生動、有感染力。充滿色彩的生動的導語,能使學生產生學習的興趣,能感染學生,調動學生去領略課文的風采,引起感情上的共鳴。

二、創設良好的課堂氣氛,課堂氣氛直接影響著教學效果。

教師是課堂教學的組織者和領導者,其知識,人格和威信是一種巨大的精神力量,具有很大的教育震憾作用,是影響學生情感、制約課堂教育氣氛的關鍵要素。所以,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對學生要“嚴”不能放任自流。當然,“嚴”也不能嚴得過度,以免給學生帶來心理上的壓力。

教師在課堂教學中還要有“激情”,教師每上一堂課前應以滿腔熱情的積極狀態,將知識技能傳遞給學生,使學生的心隨著教師的情感而奔騰澎湃。只要我們從內心深處去熱愛學生,關心學生和愛護學生,積極主動地創造條件,讓學生從中潛移默化地受到薰陶和感染,良好的課堂氣氛自會形成,從而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

所思:要上一堂語文課難,要上好一堂語文課更難。經歷備課轉折一關的時候,所要做好的工序多而繁,就像上面文章所說,要設計好精而簡的導語,設計好嚴而松的課堂環境,還需要語文教師具備充沛地激情,要牢牢抓住學生的“心”,才能將課堂教學落於實處。語文課雖然難,但是也有收穫成果的樂趣。難並快樂著。

新課程標準中明確指出:小學生要“養成讀書看報的習慣,具有獨立的閱讀能力”。標準中又說:小學生的“課外閱讀總量不少於100萬”。要完成這一任務,光靠課內是不行的,必須藉助課外閱讀來完成。

三、尋求課內外閱讀的結合點

要有效地提高課外閱讀的質量,必須把課內閱讀和課外閱讀當作一個整體來考慮。為此,教師需要經常結合閱讀教學,了解學生閱讀動向。一次,新的語文書發下後,學生新奇,從頭到尾把它讀了一遍。有一個學生問我:“老師,為什麼法國著名昆蟲學家法布爾的衣袋裡塞滿了蟲子?”我翻開蘇教版語文書第九冊,看到了《塞滿昆蟲的衣袋》一文,眼前一亮。原來課外閱讀興趣的根源就在這裡。於是,我讓學生尋找科學家研究科學的故事來閱讀,跟學生一起,在網上觀看

科學家研究科學錄像和影片。這樣,科學家熱愛科學的精神,在學生的課外閱讀中領悟了。

四、形成課外閱讀的氛圍

課外閱讀要講究最佳機會。這一最佳機會,因學生、教師、環境的不同而不同。一句話,教師要根據教學意境來確定課外閱讀的最佳機會。這個意境的一般表象是:學生閱讀興趣應處於高潮、亢奮的時機。每天早晨,我一到學校,就去了解學生的閱讀興趣。一天,我偶爾聽到兩位學生在爭論誰學的古詩多。一個說:“我會背于謙寫的《石灰吟》!”另一個說:“我會背王冕寫的《墨梅》!”一個又說:“我會背王維寫的《鹿柴》!”另一個又說:“我會背李白寫的《早發白帝城》!我豁然開朗:原來,讀書興趣的源泉就在這裡——聽和看。於是,我趕忙從學校的閱覽室里,借來了十多本《古詩集》,發給學生輪流去讀。在幾個禮拜中,全班12位學生,都把十來本《古詩集》看完了。正在此時,我在班級里舉行了一次詩歌朗誦會。結果,同學們爭著朗誦,多的能朗誦三十幾首古詩,還有聲有色。趁此機會,我向全班學生宣布了一個好訊息:從現在開始,同學們可以每周一次,去閱覽室借書看。一時間,班上讀書之氣蔚然成風。

五、教給課外閱讀的方法

課外閱讀也要掌握方法。掌握了方法,就會解決“會學”的問題。通過二十幾年的語文教學,我摸索出了幾種指導學生課外閱讀的方法:

1、編寫提綱法。主要給文章勾出提要,列出提綱。

2、卡片摘錄法。即在閱讀時,把文章的要點或重點句、段摘錄在卡片上。

3、符號代替法。即根據自己的讀書習慣,設計多種符號,在文中圈、點、勾、畫。

4、批語注釋法。即在自己感受最深的地方寫上批註的文。

5、索引法。即用編索引的方法來讀書,記下文章篇名、作者、報刊的名稱期數、頁碼,需要時翻索引。

6、剪貼法。即把好的文章、片斷剪下來,貼在剪貼本上。這幾種方法均以學生“動手、動脈、動口”的實際閱讀訓練為主。

總之,開展語文課外閱讀,其意義、作用是非同尋常的。課外閱讀“天地廣闊”這必將是提高語文素質的又一新篇章。

國小低年級語文教學觀摩活動評課稿
2024年5月語文教學工作心得體會範文1
語言的學習是語文教學的頭等大事——國培學習心得
語文教學觀摩活動學習體會
國小語文教學觀摩學習心得體會
語文教學實習心得
2024年10月語文教學工作心得體會範文2
國小語文教學中的課前預習暑期培訓心得
高中語文教學之我見
國小語文教學觀摩研討會學習心得